遲家俊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黑龍江大慶163411)
塔東古城區(qū)塊鉆井提速配套技術及應用
遲家俊*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黑龍江大慶163411)
塔東古城區(qū)塊目的層埋藏深,巖性致密、可塑性強、韌性大,PDC和牙輪鉆頭可鉆性差,機械鉆速低,壽命短。通過鉆頭優(yōu)選形成的鉆頭序列、直螺桿與PDC復合鉆井提速技術與新型井下工具(扭力沖擊器或液動旋沖工具)配合專用PDC鉆頭提速鉆井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夠大幅度提高機械鉆速,縮短鉆進周期。提速技術在古城7井、城探1井和東探1井等3口的綜合應用,提速效果非常明顯,3口井平均機械鉆速3.71m/h,平均鉆進周期184.8d,同比鄰井古城4井和古城6井平均機械鉆速提高95.26%,平均鉆進周期縮短133.5d。鉆井提速技術的綜合應用為塔東古城區(qū)塊深井鉆井提速提供了技術保障。
新型井下工具;提速;塔東區(qū)塊;現(xiàn)場試驗
塔東地區(qū)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塔東庫魯克塔格斷隆與車爾臣斷裂之間,西為中央古隆起的東界古城4井一線,南達車爾臣斷裂,北至孔雀河斜坡,東為阿爾金山,面積約12.57×104km2。塔東區(qū)塊油氣資源豐富,將成為大慶油田天然氣勘探的戰(zhàn)略接替區(qū)。該區(qū)塊勘探程度低,鉆井速度緩慢。古城區(qū)塊主要目的層平均埋深超過5000m,礫石層及高硬度、高研磨性砂泥巖發(fā)育、可鉆性差,機械鉆速慢,嚴重制約鉆井速度。經(jīng)過對該區(qū)塊底層巖性分析,通過一系列技術措施,先后在古城7井、城探1井和東探1井等3口井在鉆井提速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在塔東古城區(qū)塊初步形成了一套可行的鉆井提速技術。
古城地區(qū)下古生界厚度巨大,基本在5000m以上,志留系、泥盆系分布局限,主要發(fā)育在古城鼻隆北部傾末端,石炭系基本全區(qū)分布,缺失二疊系;中生界厚約1000m,三疊系向東南減薄缺失,侏羅系—白堊系由西向東、由南向北增厚,并不整合在三疊系、石炭系和奧陶系不同地層之上。根據(jù)實鉆資料總結鉆井提速難點有以下幾點:
(1)上部地層(第四系和第三系上部)巖性疏松,成巖性較差,易塌、易漏;
(2)三疊系底部礫石層發(fā)育,可鉆性相對較差,不適合使用PDC鉆頭,只能應用牙輪鉆頭鉆進;
(3)奧陶系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泥巖發(fā)育,研磨性強、可鉆性差,常規(guī)鉆進機械鉆速較低,在鉆井提速上為重點需要攻關井段;
(4)目的層(奧陶系下部和寒武系)為碳酸鹽地層,對于高硬度、高研磨性的灰?guī)r及白云巖,需要做好相應的鉆頭選型工作。
綜上可知提速難點主要為地質(zhì)條件復雜,上部地層松軟成巖性差,鉆進過程中易塌、易漏;中部地層奧陶系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為提速難點,泥巖發(fā)育,研磨性強,可鉆性差;下部地層碳酸鹽地層高硬度、高研磨性,導致機械鉆速低,鉆井周期長。
通過理論和現(xiàn)場應用分析,實行鉆頭優(yōu)選,并在第二、三和四次開鉆井段分別配合相應的提速措施實行提速,具體為:二開井段提速技術措施為直螺桿配合PDC鉆頭復合鉆井提速;三開井段上部井段施工采用直螺桿配合PDC復合鉆進提速,下部井段奧陶系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采用新型井下工具進行提速;四開井段由于井深較深及井眼尺寸相對較小的實際情況,提速工具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均采取常規(guī)鉆進方式。
2.1鉆頭優(yōu)選提速技術及應用效果
2.1.1鉆頭優(yōu)選提速技術原理
表層井段(井深500~800m)巖性疏松,成巖性差,因此優(yōu)選牙輪鉆頭和PDC鉆頭;二開井段(井深3200m左右)上部和下部地層適合PDC鉆進,中部地層三疊系底部礫石層發(fā)育需要使用牙輪鉆頭,因此PDC鉆頭優(yōu)選5刀翼?19mm復合片鋼體鉆頭,配合直螺桿進行復合鉆進提速,牙輪鉆頭選擇使用517級別的鉆頭;三開井段(井深5500m左右)提速重點主要是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該地層巖石可鉆性中等(圖1),但由于碳晶泥巖的存在,巖石抗壓強度增加,塑性增強,PDC鉆進“卡—滑”現(xiàn)象嚴重;以往常規(guī)鉆頭機械鉆速較低、鉆進施工緩慢,為此優(yōu)選阿特拉配合扭力沖擊器工具使用的U系列PDC鉆頭、配合鉆井研究院液動旋沖工具使用的國產(chǎn)Q系列PDC鉆頭、進口PDC及牙輪鉆頭,用以攻克“黑被子”地層,其上部地層施工國產(chǎn)PDC鉆頭配合直螺桿采取復合鉆進提速;四開井段(平均井深6700m左右)目的層(奧陶系下部和寒武系)為碳酸鹽地層,對于高硬度、高研磨性的灰?guī)r及白云巖,上部井段選擇使用國產(chǎn)PDC和牙輪鉆頭,中下部井段選擇使用進口高效PDC和牙輪鉆頭,由于井深較深及井眼尺寸相對較小的實際情況,提速工具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均采取常規(guī)鉆進方式。
圖1 “黑被子”地層巖性指標
2.1.2應用效果與分析
通過古城7、東探1和城探1井3口井的現(xiàn)場試驗,完成了鉆頭優(yōu)選工作,鉆頭使用數(shù)據(jù)見表1。
3口試驗井平均完鉆井深6704.7m,同比古城4和古城6井完鉆井深增加345.2m的情況下,平均鉆頭用量減少21只、平均機械鉆速提高了95.26%。
表1 3口井整體鉆頭使用數(shù)據(jù)表
通過3口試驗井的鉆頭優(yōu)選和現(xiàn)場試驗,基本固化了古城區(qū)塊的鉆頭使用序列(表2),對于后續(xù)鉆井施工起到了指導作用。
2.2直螺桿與PDC鉆頭復合鉆井技術
2.2.1螺桿復合鉆提速原理
螺桿與轉(zhuǎn)盤復合鉆進時,PDC鉆頭轉(zhuǎn)速等于轉(zhuǎn)盤與螺桿轉(zhuǎn)子轉(zhuǎn)速之和,從而能夠高轉(zhuǎn)速切削巖石,提高破巖效率和機械鉆速;同時螺桿+PDC鉆頭高轉(zhuǎn)速復合鉆進時,由于鉆壓相對較小,減少鉆柱的彎曲程度,達到防斜打快的目的。
2.2.2應用效果與分析
通過古城7井和東探1井等2口井在二開和三開上部井段進行了直螺桿和PDC復合鉆井的應用,應用地層為三疊系和石炭系,提速效果過明顯(表3)。
古城7井和東探1井的應用直螺桿配合PDC鉆頭鉆井提速效果顯著,2口井在二開和三開井段平均單只鉆頭進尺分別為1357.59m和194.05m,平均機械鉆速分別為13.19m/h和2.71m/h,與鄰井相比在二開井段單只鉆頭進尺提高了338.43%,平均機械鉆速提高了233.08%;三開井段單只鉆頭進尺提高了271.47%,平均機械鉆速提高了230.49%。直螺桿配合PDC鉆頭復合鉆進技術對于塔東地區(qū)古城區(qū)塊三疊系和石炭系地層提速效果好。
2.3新型井下工具與專用PDC鉆頭提速技術
2.3.1新型井下工具原理及優(yōu)點
為了攻克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鉆速慢的難題,優(yōu)選新型井下工具(引進國外的扭力沖擊器和自主研發(fā)的液動旋沖工具),2種工具具有相同工作原理和優(yōu)點。在正常鉆井條件下,PDC鉆頭能夠連續(xù)的剪切地層(圖2-a),而PDC鉆頭在鉆堅硬的地層時,鉆頭時常由于扭矩不足憋停(圖2-b),扭矩能量就會聚集在鉆柱上,導致鉆柱像發(fā)條一樣打卷扭曲(圖2-c),當所需扭矩能量達到剪切破碎地層的能量,鉆頭將以高于正常轉(zhuǎn)速破巖(圖2-d)。這種猛烈變化運動即“卡—滑”現(xiàn)象,會導致鉆頭使用壽命降低,下部鉆具事故增加。
表2 塔東古城區(qū)塊鉆頭使用序列
表3 螺桿+PDC鉆井與鄰井對比表
圖2 井底鉆頭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新型井下工具將鉆井液的流體能量轉(zhuǎn)換成高頻(680~2400次/min)、均勻穩(wěn)定的扭向機械沖擊能量并直接傳遞給PDC鉆頭實現(xiàn)瞬時破巖,此時PDC鉆頭上就有2個力在切削地層,一個是轉(zhuǎn)盤提供的扭力,一個是工具提供的扭向沖擊力,相當于每分鐘額外680~2400次切削地層,鉆頭不需要等待積蓄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切削地層,消除了“卡—滑”現(xiàn)象,保持鉆頭對地層切削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圖2-e),因此能夠大幅度提高機械鉆速,延長鉆柱壽命,提高鉆井效率。
新型井下工具的優(yōu)點:消除“卡—滑”現(xiàn)象,減少反沖扭力和扭力震蕩;高頻扭向沖力能夠提高破巖效率和機械鉆速;工具為純機械構造,無橡膠件、電子元件,失效后不影響正常鉆進;能夠延長鉆頭的壽命,減少起下鉆次數(shù),減少下部鉆具組合的復雜程度及降低鉆桿的疲勞度。
2.3.2應用效果與分析
在古城7井奧陶系“黑被子”地層使用引進阿特拉扭力沖擊器進行現(xiàn)場試驗,總進尺1727.79m;平均鉆速4.36m/h,使用扭力沖擊器鉆進井段同比鄰井古城6井的機械鉆速提高170.80%,平均單只鉆頭進尺提高896.79m,節(jié)省鉆頭4只(表4)。
表4 扭力沖擊器使用情況
在城探1井奧陶系“黑被子”地層,應用?196mm型液動旋沖工具與Q635PDC鉆頭,機械鉆速比古城8井使用扭力沖擊器提高了45.99%(表5)。
由以上2個表可以看出,新型井下工具+專用PDC鉆頭提速技術對塔東古城區(qū)快奧陶系“黑被子”地層提速效果顯著。
2.4綜合應用效果
通過鉆頭優(yōu)選、復合鉆進技術和新型井下工具鉆進技術的綜合應用,尤其是突破了“黑被子”地層鉆速慢的難題,整體上鉆井提速效果顯著,現(xiàn)場應用3口井見表6。
表5 城探1井液動旋沖工具使用數(shù)據(jù)與鄰井對比表
表6 試驗3口井鉆進周期同鄰井對比表
3口井在平均完鉆井深增加345.1m的情況下,平均鉆速同比提高了95.26%,平均鉆進周期同比縮短了133.5d,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提速效果。
(1)針對塔東古城區(qū)塊提速難點,通過古城7井、城探1井和東探1井共計3口井試驗優(yōu)化組合配套提速技術,即鉆頭優(yōu)選、復合鉆井、新型井下提速工具等三方面技術?,F(xiàn)場應用表明配套提速技術能夠滿足鉆井施工提速的要求,其提速效果顯著,實現(xiàn)了大幅度提高機械鉆速,縮短了鉆進周期的目的。
(2)建議在塔東古城區(qū)塊提速配套技術中嘗試應用復合鉆頭及渦輪鉆具進行提速,進一步完善提速配套技術措施。
[1]張云連.沖擊旋轉(zhuǎn)鉆井工具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應用研究[J].石油礦場機械,2001,30(5):12-14.
[2]陳志學,于文化,朱進祖,等.液動沖擊鉆井技術在青藏地區(qū)的試驗與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6,28(5):19-21.
[3]李萌,于興勝,羅西超,等.螺桿鉆具的前沿技術[J].石油機械,2011,39(9):19-22,46.
[4]劉偉,李麗,胡大梁,等.鉆井新技術在川西中深層的應用[J].鉆采工藝,2008,31(2):120-122.
[5]滕學清,白登相,楊成新,等.塔北地區(qū)深井鉆井提速配套技術及其應用效果[J].天然氣工業(yè),2013,33(7):1-6.
[6]宋建偉,何世明,龍平,等.國內(nèi)深井鉆井提速技術難點分析及對策[J].西部探礦工程,2013(12):73-77.
[7]辛建華.玉北9井扭力沖擊器鉆井提速技術[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13,3(1):65-68.
[8]李秋杰,王春華,李玉海,等.液力衡扭旋沖提速工具及其在達深16井的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5,42(1):31-33,37.
TE242
B
1004-5716(2016)01-0020-05
2015-11-20
遲家俊(1982-),男(漢族),吉林德惠人,工程師,現(xiàn)從事深井鉆井技術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