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鄉(xiāng)”婺源,文化絢麗多彩
“山間茅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睍l(xiāng)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薈萃,歷代名人遺跡較多,有“吳楚分源”界碑、春秋吳太子鴻墓、漢長沙王吳芮墓、南宋岳飛吟詩的花橋,還有李白、黃庭堅等名人游覽時留下的遺跡。走進書鄉(xiāng)婺源,就像行進在久違了的歷史風塵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經意中,一處年久的殘壁斷碣,一段彎曲的青石驛道,一棵蒼翠的名木古樹,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個傳說、一個典故。其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樹群、古洞群為主的“四古風韻”著稱。
古文化——“古來存圣跡,從此識前賢?!辨脑礆v代文才輩出,代有名家。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明代愛國將士汪鋐,清代音韻學家江永,科學家齊彥槐,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現(xiàn)代醫(yī)學家程門雪……自宋至清,全縣考取進士552人,仕宦2665人,歷代文人學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進入《四庫全書》,7位名人入選《辭?!?。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稱的婺源博物館,珍藏商至清各類文物1萬余件。儺舞、徽劇、茶道、抬閣、地戲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
古建筑——境內獨具徽派風格的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橋、亭閣等遍布鄉(xiāng)野掩映在山麓水畔,點綴于古木幽篁之間,為我國明清古建筑保存得最多、最完整的縣之一。其中木雕、石雕、磚雕精美絕倫堪稱“三絕”。著名的“俞氏宗祠”“百柱祠堂”氣勢恢宏、工藝精巧被專家譽為“藝術殿堂”。
古樹群——婺源現(xiàn)有古樹名木2000余株。漢代苦櫧、唐代銀杏、宋代紫薇等古樹名木,雖歷經千年風雨,依然蔥蘢秀拔。其中,以“江南第一樟”——虹關古樟和“江南杉王”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