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
【解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文化自信,其語境更為莊嚴,觀點更為鮮明,態(tài)度更為堅決,傳遞出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導思想,使文化自信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政黨對自身稟賦和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堅定的信心和發(fā)展的希望。從內涵上可解構為三個層面:一是民族、國家以及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強烈認同與自豪感;二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有著堅定信念,從發(fā)展實踐中把握文化發(fā)展前景;三是對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合理的揚棄??梢娢幕孕疟举|上是一種價值觀導向,是其他三個自信的必然結果與目標所在。對中華文化的自覺、自信與自強,根本上推動了對中國理論、道路、制度的自覺、自信與自強。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論自信更富有引導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動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
欄目責編: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