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博誠
今天語文課上,同學們比賽背誦唐詩。十分鐘過去了,大家都把幾首古詩背會了。老師開始提問:“誰來背一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張一村個子小,舉手速度快。他站起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他正要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往下倒時,語文老師做了個“?!钡氖謩?,“作者?”
張一村一屁股坐了下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老師不高興了:“起立!”張一村看了看老師,疑惑地站起來,“遙知兄弟登高處……”老師再次以重音一字一頓地強調(diào):“作——者?”
張一村撓撓頭,一臉茫然地又坐下了。他大概納悶兒,老師究竟是讓他站著還是坐著呀?可班里的同學們已經(jīng)明白了老師的提示,有幾個同學已經(jīng)忍不住笑出了聲。老師的臉更黑了,“我說作者!”張一村小聲嘟囔著:“老師,我不就是在坐著嗎?”老師終于忍不住“噗——”地笑出了聲。“你呀,你呀,我的普通話有這么不標準嗎?我問的是這首唐詩的作者是誰?不是讓你坐著?!蓖瑢W們再也忍不住了,都把憋了一肚子的笑狂噴而出。
張一村這家伙,是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