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飛船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開展了為期30天的駐留,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最長新紀錄,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tài)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評論精選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軍委裝備發(fā)展部副部長張育林:
神舟十一號的發(fā)射,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將完成探索試驗階段,并在將來轉入空間站階段的常態(tài)化運行。我們將建造一個具有時代技術特征和中國特色的空間站,這是一個比國際空間站運行經濟性更好、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
此次任務的圓滿完成,再次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連戰(zhàn)連捷,為空間實驗室階段的載人飛行任務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奪取空間實驗室階段的全面勝利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進一步奠定了空間站建造運營的堅實基礎,將有力助推中國邁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這次任務鍛煉和提升了航天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讓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積累了相關經驗,包括航天環(huán)境的耐力和適應性、知識的儲配、生活照料、防護鍛煉、工作安排、醫(yī)學檢查各項操作,人機協同和天地協同等能力和經驗,為未來我們空間站長期飛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