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梅
2016年6月21-24日,我們走進了貴州畢節(jié)市后寨鄉(xiāng),給麻窩寨小學、坪寨小學、三壩民族小學、街上小學等6所小學的孩子們送去2186雙愛心鞋。這是我們愛心鞋第46站。
待建的校舍與破爛的桌椅
在走過一段水坑奇多的碎石路后,我們把視線落在了“織金縣三壩民族小學”白底黑字的校牌上。
藍色的鐵質(zhì)校門,有部分鐵柱已經(jīng)掉漆,留下深淺不一的銹跡,走進去,旁邊是一棟破舊的兩層平房,部分墻體已經(jīng)剝落。“小時候,我就在這里上課?!彪S行的當?shù)刂驹刚吡_振說。
操場右邊,綠絲網(wǎng)隔開的是一棟待建的校舍,竹子搭建的架子還沒有撤掉,一塊“施工重地,閑人免進”的牌子就釘在竹子上?!耙呀?jīng)中斷一兩年了,一直沒有人來施工?!绷_校長說,“我們天天擔心孩子們的安全?!?/p>
教室里,木質(zhì)的課桌椅大多殘破不堪。桌面凹凸不平,有的甚至穿了一個大窟窿;桌子的抽屜也是各種壞,一不小心,書包就掉了出來。孩子們坐的椅子,搖搖晃晃,坐不平穩(wěn)。
后寨鄉(xiāng)的其他幾所學校,無一不是這樣的桌椅。
清晨的讀書聲
8:40上課,大多數(shù)孩子七點左右就到學校了。以前,孩子們總是在校園里玩耍、嬉戲,后來志愿者溫老師便組織孩子們回到教室里,讓班長帶讀。現(xiàn)在,校園里書聲瑯瑯,洋洋盈耳?!昂⒆觽兤鋵嵑軔蹖W習,慢慢地自發(fā)形成這樣的讀書氛圍就好了?!睖乩蠋熛Mㄟ^這樣的方式,正面引導孩子們重視學習,畢竟在校時間就那么點,“在家里他們都要干農(nóng)活,到學校里,便讓他們多學習一下吧?!?/p>
近年來,國家與貴州省委對留守兒童都高度關懷,出臺了不少相關的法規(guī),落實到學校教師的具體要求是:“一人一卡、一戶一策”開展留守兒童排查建檔工作。為此,老師們每個月要至少走訪三次留守兒童家庭。
但常常,老師們跟著學生走一兩小時山路去到家里,卻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外出干活了,天黑前也等不到他們回來;老師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卻總沒人接聽。
為此,學校設立了“陽光少年之家”,就算是寒暑假,孩子們也可以在這里學習、玩耍,老師們則輪流值班陪伴孩子。
在這里,老師與孩子的聯(lián)系,遠比其他地區(qū)要緊密。老師是孩子的學習引導者,也高度關懷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成長。
那些背影
薄暮時分,山路上走著兩個孩子,他們都背著一個大背簍,背簍里是滿滿的豬草。在這里,孩子們放學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背上背簍,出去打豬草或者做農(nóng)活。一個男孩實在走不動了,便招呼伙伴一起坐在路邊休息。不一會兒,他們起身,又繼續(xù)往山上走。 我在羅老師家的樓上,看著他們被壓彎的瘦小背影,漸行漸遠,終于不見。
男孩們的身影剛消失,一對祖孫的身影又出現(xiàn)在山路上。奶奶和孩子背上的背簍里都是滿滿的土豆,奶奶的背簍上還加了一麻袋土豆。這里的老人和孩子,無一不負擔著繁重的農(nóng)活。
我想起這里四五年級的孩子跟其他地區(qū)一二年級孩子差不多的身高,再看著眼前山路上的身影,心里漲疼,欲說卻已經(jīng)忘言。
求學路上手牽手的姐弟
6月 23日,清晨 6:30,天剛剛亮。在這平均海拔1680米的貴州畢節(jié)市織金縣后寨鄉(xiāng),孩子們身披厚厚的外套,背著書包,成群結(jié)隊地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我們一路相隨。
爬坡的時候,看見一對姐弟,他們手牽著手。姐姐低著頭,弟弟看見我在拍照,便羞澀地用左手撓撓頭。
“他讀學前班的時候,經(jīng)常走不動路,老遲到?!苯憬懔_光佁說。那時弟弟太小,身體弱,每天長時間體力透支,山風又大,便時常感冒生病。不僅弟弟,羅光佁剛上學那會兒每天都筋疲力盡,“但是走得久了就不累了”羅光佁笑著說。
一不小心,羅光佁在下坡路滑了一下,我抓住她。再往前走,有一段坑洼積滿了水,小心翼翼踏過泥濘的通道,羅光佁白色的鞋子和弟弟黑色的鞋子都粘上了泥巴。“臟了,我就和弟弟的一起洗。 ”
如果下雨,山路會更難行,走一回,鞋子臟得不行,衣服也常會淋濕?!胺凑痛蛑鴤愕綄W校,管它濕不濕呢!”聰明的羅光佁,在幾次大風吹翻手中的傘后,就學會了風從哪邊吹來,傘就打向哪一邊。她把這個技巧傳給了弟弟。
路很長,山風很冷,云層很厚,但是眼前姐弟倆臉上的笑容,緊緊相牽的手,讓我分明看見,陽光正灑在這塊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