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凸顯精氣神
炎炎七月,正逢小暑節(jié)氣,筆者如約來到北京市朝陽區(qū)著名書畫家劉勝英先生的工作室。20多平方米的畫室四壁掛滿了他近年來頗為滿意的經(jīng)典作品:有氣勢磅礴的山水,呼之欲出的花鳥,栩栩如生的人物,還有蒼勁有力的書法。五米多長的畫案上各種顏料、墨汁、筆璽、鎮(zhèn)尺等一應俱全,精致的筆架上掛滿了獨具特色的藝術畫筆。
1970年,劉勝英出生在雜技之鄉(xiāng)河北省吳橋縣,受家庭和環(huán)境影響熏陶,五六歲就喜歡寫寫畫畫。煙盒紙的背面、報紙的空白處、作業(yè)本的皮上,只要有空,他就不停的寫畫。那個年代劉勝英家鄉(xiāng)流行家家屋里掛年畫,他就照著年畫臨摹,上山虎、下山虎、老壽星他都畫得有模有樣。
劉勝英的爺爺是有名的京劇演員,建國前期經(jīng)常在北京與梅蘭芳、馬連良、李萬春等名家同臺演出,這些老藝術家都喜歡書法字畫,而且大家也經(jīng)常在一起交流。劉爺爺在這方面盡管不是專業(yè),但書法繪畫也小有成就,言傳身教,甚至手把手地教劉勝英描紅,講解繪畫的要領,使他從小與書法繪畫結(jié)緣,為日后叩開藝術殿堂的大門,在畫壇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1987年,劉勝英應征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zhàn)士。在綠色軍營里,他不僅刻苦地進行軍事訓練,而且休息時還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主動寫黑板報、宣傳欄,鼓舞戰(zhàn)士們的士氣,宣傳好人好事,圖文并茂,字跡清秀優(yōu)美,繪畫有聲有色,為部隊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一年后,劉勝英被破格調(diào)到部隊團政治處當了一名宣傳員,后來又晉升為宣傳干事。專門負責部隊訓練宣傳,事跡報道。下部隊基層采訪拍照,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書法和繪畫的學習。工作之余,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劉勝英把全部經(jīng)歷用在習字作畫上,沉浸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之中。
部隊當時駐地在河北省保定市,領導十分重視對劉勝英的培養(yǎng),1989年專門推薦他拜河北大學藝術系張文元教授為師,學習中國畫,啟蒙老師張文元見劉勝英是可塑之才,而且很有潛力,又把他介紹給自己的好友,著名畫家劉志義、薄浪、趙蓬明、熊任望等人系統(tǒng)地學習中國畫。小寫意山水、花鳥、人物等繪畫基礎、理論和技法。劉勝英得到了各門派名家高手的真?zhèn)髦更c,繪畫水平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和提高。再加之他認真學習《唐詩》、《宋詞》、《元曲》、《芥子園畫譜》,大量臨摹顏、柳、歐、趙及歷代名家字帖、古代碑林,文化底蘊也越來越深厚,達到了詩、書、畫全面發(fā)展。
劉勝英的小寫意創(chuàng)作,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他的作品小寫意兼具大寫意的意境和工筆畫的細膩,形象、神態(tài)、形體把握嚴謹,結(jié)構(gòu)準確,筆墨技巧講究。
畫好小寫意,非繪畫基礎扎實者不可勝任,關鍵是小寫意要用生宣紙,這種紙滲透性強,易渲染,所以繪畫的線條要以線形為主,用墨韻給人們以想象的空間。劉勝英深刻地感悟到:歷代名家作品雖然風格不一,但筆墨形式大同小異,師承脈絡清晰可辨,千變?nèi)f化不離其宗,所謂氣韻生動就是以筆墨形式達到對自我的超越,在出神入化的空間世界中達到人與自然的融合。長期以來,劉勝英憑借著悟性,苦練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并在扎實的基礎上,隨心所欲地發(fā)揮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激情,這也是他經(jīng)過艱苦磨礪后的成功所在。
藝術來源于生活,為了畫好小寫意山水和花鳥,劉勝英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貼近自然,感悟自然,寫生不輟。三山五岳灑有他的汗水,大江南北留有他的足跡,田間果園可見他的身影,他盡情地擷取大自然中的素材,附以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的靈感,恣意揮灑。
小寫意山水在筆墨技法上講究創(chuàng)新,欣賞劉勝英的四條屏《春暉》、《夏意》、《秋韻》、《冬雪》就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在氣勢蘊含中的畫之空靈,其氣韻生動完美構(gòu)成空靈境界,筆墨情趣揮灑,意到天成。畫面有宏大擴張感,藏潤雄渾感、滲透厚重感、視覺新穎感及空靈和諧感。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都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心神怡然,流連忘返。
劉勝英的《山水蕩舟》、《溪聲無盡圖》、《聽泉》等作品讓人百看不厭。群山峻嶺,煙云繚繞;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瀑布山川,青松翠柏,水波蕩漾間,幾只小船緩緩駛來......作品中水為平面,云成立體,云間相向,奇趣相生,表現(xiàn)手法繁簡各異:云之勢氤氳勁勃,水之勢瀅回曲折,或緩或急,線條繁復;水色清幽,用筆繁細。形成了畫面極富活力的動態(tài)之勢,使其畫面瞬間鮮活起來,構(gòu)成了一種特殊的動態(tài)之美。
劉勝英的小寫意花鳥作品清新秀麗,品位高雅,靈性灑脫,令人在對美的欣賞中獲得情感上的慰藉。他筆下花鳥作品的本質(zhì),就是回歸到最自然的美麗;所描繪的對象是花、草、魚、蟲、鳥、獸,以及相關的自然界。其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過對物象的描繪,表現(xiàn)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和真情實感,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精神世界。
縱觀劉勝英的小寫意花鳥作品《圣賢一生正氣,君子兩袖清風》、《花開富貴》、《秋思》、《四君子圖》、《和諧福壽圖》等,既有傳統(tǒng)的筆墨又有現(xiàn)代色彩技法。他筆下的作品,用墨極其精致又富于活力,充滿彈性,仿佛飽含生命的力量。同時根據(jù)不同需求,又變化出多種高風雅致的畫面:搖曳生姿的月季、亭亭玉立的荷花、挺拔的竹枝、飽滿的石榴、鮮嫩欲滴的桃子、展翅飛翔的雄鷹、活蹦亂跳的麻雀、暢游的魚兒、辛勤的蜜蜂......幅幅作品讓人印象深刻。
劉勝英的小寫意人物,繪畫風格更是獨具匠心,藝術神韻飄渺不絕。
在當今畫壇,人物畫家相對來說很少,這是因為人物難畫,畫人物,失之毫厘謬誤必現(xiàn),畫的不像不好,畫的太像也不好。人物畫貴在處理好似與不似,把握好“形似”與“神似”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這就要求畫家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清楚熟知人體骨骼、肌肉、形體比例。而對劉勝英來講,就是十分輕松之事了,因為早在2004年他就拜王學發(fā)教授為師,學習油畫。王學發(fā)大師1958年就是中央美院領袖畫室成員之一,曾三次參與天安門城樓畫毛主席巨幅畫像的創(chuàng)作,在油畫界很有名氣。劉勝英向王教授系統(tǒng)地學習了油畫理論和技法,從素描、速寫、幾何形體、石膏肖像、靜物寫生畫起,苦練基本功,熟練地掌握了人物的色彩、光感、比例,并從那個時候開始主攻小寫意人物。
劉勝英創(chuàng)作了許多表現(xiàn)古代名人和現(xiàn)代工農(nóng)兵人物的作品。筆下的人物筆墨飄逸,造型準確、適度夸張、神態(tài)感人、栩栩如生。代表作《忠義千秋》、《武圣神威》、《竹林七賢》、《八仙過?!返仁艿搅藦V大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諸多作品被視為珍品,欲先得之而后快。
眾所周知,許多畫家作品畫的有韻有味,但是落款提名與精美的畫面相配很不和諧,就是毛筆字寫的不好。但是劉勝英從小就刻苦練習書法,幾十年來從不間斷,他以顏體《多寶塔》等眾多著名古代字帖為根基,把行草融于內(nèi),勤學苦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得到了全面發(fā)展。現(xiàn)在劉勝英已經(jīng)是國家軟筆書法十級。當年他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考級中心的職稱考試,命題是兩首指定的唐詩,要求用四種字體,在四尺對開的紙上90分鐘內(nèi)完成。劉勝英的綜合水平得到了專家評委的肯定,被評為書法界最高的級別,并頒發(fā)了考級證書。
欣賞劉勝英的作品,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書法,不僅布局美、題材美、結(jié)構(gòu)美,而且神形必現(xiàn),容抽象大氣于一體。凝神再看,幅幅作品蘊含著內(nèi)在之美、外觀之美、傳統(tǒng)之美、創(chuàng)新之美,令人心曠神怡、如醉如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