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永,梁永峰
(1.遼寧省肛腸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0;2.遼寧省朝陽市中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
中藥熏洗坐浴聯合針刺改善老年肛腸術后疼痛的療效分析
王永1,梁永峰2
(1.遼寧省肛腸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0;2.遼寧省朝陽市中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觀察中藥熏洗坐浴聯合針刺對老年患者肛腸術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將140例行肛腸手術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7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觀察組術后進行中藥熏洗坐浴,并針刺痔瘡穴位,對比2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持續(xù)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等。結果觀察組術后1 d、3 d、7 d、14 d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7 d、14 d的水腫程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滲出物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對老年肛腸術后患者采用中藥熏洗坐浴聯合針刺治療,能有效減輕術后疼痛程度,促進創(chuàng)面水腫吸收,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
肛腸手術;術后疼痛;中藥熏洗;針刺
老年人群是肛腸疾病的易發(fā)人群,目前臨床治療肛腸疾病仍以外科手術為主。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機體的修復能力較差,所以術后更容易發(fā)生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等并發(fā)癥,不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進程及生存質量[1]。中藥熏洗和針灸是中醫(yī)外治的常用方法,肛腸術后進行中藥熏洗能夠溫通創(chuàng)面氣血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減輕創(chuàng)面疼痛,針刺痔瘡穴位則能解毒瀉火、消炎止痛、退熱通便,對于減輕肛腸術后疼痛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我院為減輕患者肛腸術后的疼痛程度,聯合采用了針刺痔瘡穴和中藥熏洗坐浴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1.1.1納入標準年齡≥60歲;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相關肛腸疾病的診斷標準;行傳統手術進行治療;對本次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參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1.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系統、心腦血管疾病者;精神病患者;暈針或拒絕針刺治療者;不能堅持配合治療者。
1.1.3研究對象根據上述納入標準、排除標準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肛腸手術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進行編號,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70例:對照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60~85(66.9±7.8)歲;疾病類型包括痔瘡26例、肛瘺14例、肛裂18例、肛周膿腫10例、直腸黏膜脫垂2例;病程1~9(7.25±3.0)年。觀察組男39例,女31例;年齡61~86(67.2±7.9)歲;疾病類型包括痔瘡28例、肛瘺15例、肛裂15例、肛周膿腫11例、直腸黏膜脫垂1例;病程1~10(7.31±2.8)年。2組患者的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疾病類型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術后將1.0 g頭孢匹胺(山東魯抗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962)與100 mL 5%葡萄糖液混合均勻后靜脈滴注,2次/d,同時靜脈滴注100 mL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南京圣和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659),2次/d,創(chuàng)面進行常規(guī)碘伏換藥。術后常規(guī)使用濃度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坐浴,坐浴時間20 min/次,2次/d,持續(xù)7 d為1個療程。
1.2.2觀察組術后靜脈滴注頭孢匹胺、奧硝唑氯化鈉溶液(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創(chuàng)面進行常規(guī)碘伏換藥。在此基礎上進行中藥熏洗坐浴和針刺治療。①中藥熏洗坐?。貉匆悍絼┙M成包括白蘚皮30 g、鴨跖草30 g、車前子30 g、馬齒莧30 g、蒲公英30 g、大黃30 g、黃柏20 g、花椒20 g、赤芍20 g、苦參20 g、當歸15 g、芒硝15 g、乳香15 g、赤芍15 g、石榴皮15 g、五倍子15 g、白芷15 g,以水煎煮30 min,留取2~4 L藥汁,待水溫降至40~45 ℃開始熏洗坐浴,時間20 min,2次/d,持續(xù)治療7 d為1個療程。②針刺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對刺針及穴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后,使用2寸毫針刺入痔瘡穴,針刺手法為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留針30 min,間隔5 min捻針1次,以局部有酸麻脹感為度,每日施針1次,7 d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2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觀察2組患者術后1 d、3 d、7 d、14 d的疼痛程度,術后1 d、7 d、14 d的創(chuàng)面水腫情況,記錄2組患者的疼痛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創(chuàng)面消失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疼痛程度評價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0~10分,10分代表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0分代表無痛,評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強烈。水腫程度評分標準:嚴重水腫評6分,明顯水腫評4分,輕度水腫評2分。
1.4療效評定標準療效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評定。顯效:經治療,水腫消退,疼痛顯著減輕,創(chuàng)面無滲液及滲血,無局部感染;有效:經治療,水腫及疼痛均明顯減輕,創(chuàng)面有少量的滲液和滲血,無局部感染;無效:治療后,水腫、疼痛、創(chuàng)面滲液/滲血均無改善或有加重。
2.1疼痛程度比較術后隨著時間的延長,2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觀察組術后1 d、3 d、7 d、14 d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術后各時刻VAS評分比較±s,分)
2.2水腫程度比較2組患者術后1 d的水腫程度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7 d、14 d 2組的水腫程度評分均有明顯降低,并且觀察組術后7 d、14 d的水腫程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各時刻的水腫程度評分比較±s,分)
2.3臨床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2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12.619,P<0.05。
2.4癥狀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滲出物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4。
表4 2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人體的肛腸組織功能、結構較為特殊,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再加上位置特殊,所以肛腸手術的切口愈合較為緩慢、疼痛較為嚴重,也更容易發(fā)生創(chuàng)面滲血、水腫等并發(fā)癥,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影響康復進程[3]。祖國醫(yī)學認為肛腸術后疼痛及水腫的發(fā)生是由脈絡受損、氣血阻滯、肌肉痙攣、氣機運行不暢所致,故要減輕肛腸術后疼痛,清熱消腫、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是關鍵。
中藥熏洗坐浴是中醫(yī)外治肛腸術后疼痛的常用外治之法,其是指將方劑藥物煎煮后,利用產生的蒸汽對患部進行熏蒸,使用藥汁對患部進行洗滌的一種治療方法。該療法的作用原理是讓藥物直接與創(chuàng)面接觸,藥效成分經創(chuàng)面組織或皮膚吸收后發(fā)揮作用,直接作用于患處。在中藥熏洗坐浴治療中,創(chuàng)面局部在熱力作用下還能起到溫通氣血經絡,促進血氣運行,增強創(chuàng)面的抗病能力,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4-5]。此外,熏洗坐浴也能讓創(chuàng)面隨時保持清潔,減少不良刺激,從而加快創(chuàng)面修復。國內有文獻報道顯示,肛腸疾病手術患者在術后進行中藥熏洗坐浴,結果顯示患者術后的肛門水腫、疼痛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還有文獻報道顯示[6],中藥熏洗能夠有效改善混合痔手術后的疼痛程度。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術后也采用了中藥熏洗坐浴療法,熏洗方劑的中藥成分包括當歸、花椒、乳香、赤芍、黃柏、大黃、苦參、白芷、蒲公英、車前子、馬齒莧等,這些藥物合用 ,可發(fā)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收濕斂瘡、軟堅散結、消腫排膿、除濕通竅等功效[7]。肛腸術后應用該方劑進行熏洗坐浴,能夠讓藥物直達病所,充分發(fā)揮藥效,減少創(chuàng)面滲出,加快水腫吸收,改善局部血運,緩解疼痛。
針刺痔瘡穴治療肛腸疾病由來已久,大量的實踐應用證實針刺痔瘡穴治療肛腸疾病具有起效快、療程短、安全性好等優(yōu)點,其臨床價值得到了廣大患者及臨床醫(yī)師的一致認可[8]。針刺治療肛腸疾病的手法包括穴位注射、挑治、艾灸、火針、針刺等?;籼m等[9]用針刺手法治療血栓性外痔急性發(fā)作,患者的疼痛癥狀迅速緩解,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孫亞玲等[10]對肛裂患者采用直刺后換藥法,結果肛裂處迅速止血,疼痛顯著減輕,括約肌痙攣明顯緩解。痔瘡穴為解毒瀉火、消炎止痛、退熱通便之奇穴,針刺該穴位能起到活血、化瘀、退熱、止痛之功效[11]。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在進行中藥熏洗坐浴的同時配合針刺痔瘡穴,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的VAS評分、水腫程度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滲出物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也明顯比對照組更短(P均<0.05)。這一結果與前述多篇文獻報道的結果相符,說明中藥熏洗坐浴聯合針刺痔瘡穴能夠迅速、有效地緩解肛腸術后的創(chuàng)面疼痛,加快水腫消退,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綜上所述,對老年肛腸術后患者采用中藥熏洗坐浴聯合針刺治療,能有效減輕術后疼痛程度,促進創(chuàng)面水腫吸收,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住院時間,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王毅.中藥熏洗方結合掛線手術治療復雜性肛瘺40例[J].陜西中醫(yī),2014,11(5):541-543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012版)[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112-124
[3]王紅.不同時期中藥熏洗配合微波治療對肛腸疾病術后切口愈合的護理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10):92-93
[4]喬繼海.中藥熏洗治療256例肛腸病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6(8):694-696
[5]Atkin GK,Suliman A,Vaizey CJ,et al.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J].Diseas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2011,54(7):870-875
[6]Bas Govaert,Jarno Melenhorst,Maarten Van Kleef,et al.Sacral neuromod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Pain practi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World Institute of Pain,2010,10(1):49-53
[7]胡智亮,肖航.中藥熏洗坐浴改善肛腸科常規(guī)術后疼痛水腫的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12):2147-2148
[8]張健,高玉寶,韓軻,等.電針結合穴位敷貼治療肛腸手術后便秘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1):90-91
[9]霍蘭,宋曦,羅亮,等.腰俞穴麻醉復合針刺麻醉對微創(chuàng)肛腸手術臨床并發(fā)癥的影響[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4,37(5):522-525
[10] 孫亞玲,李曉梅.針刺聯合坐浴治療老年肛腸術后疼痛5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5):59
[11] 毛紅,唐平,李薇,等.肛腸疾病術后止痛的中藥熏洗技術規(guī)范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8):3079-3081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6.023
R657.1
B
1008-8849(2016)16-1778-03
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