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扭腰客
有肉不麻的世界缺少愛
★文/扭腰客
看梁文道《我執(zhí)》,里面提到傳說萬物都有自己的“真名”,即是抓住事物本質(zhì)的名字。如果知道一個事物的“真名”,那么你就可以召喚它、驅(qū)使它,不但可以令鬼推磨,還可以令磨推鬼。法師呼風(fēng)喚雨撒豆成兵,應(yīng)該就是用風(fēng)雨真正的名字來指揮它們。
戀愛中的人們也是這樣,樂此不疲地給對方制造了無數(shù)昵稱,認(rèn)為這就是愛人的“真名”,每天千萬次地呼喚,企圖套牢對方。
前幾天無意看到一個女孩給男生寫的情書,開頭不是慣用的“親愛的”,也不是惡俗的“老公”,而是“圣誕節(jié)出生的小狗”,而她自己署名——“春天的小熊”。真是太甜蜜太甜蜜了哇!
你是怎么稱呼自己的愛人的,跟外人說起,又是怎么說的呢?
古詩里有“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那時候丈夫和妻子是互稱“良人”的。《說文解字》這么解釋:在“良”右邊加“阝”,變成“郎”;在“良”左邊加“女”,衍成“娘”。李白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花間詞中有“問郎花好儂顏好”,何等旖旎。單音節(jié)的“郎”“娘”有點無味,就演變成“郎君”“娘子”。到了宋代,就有了“官人”,而女人自稱“奴家”,又自憐又給男人面子。
近代稱呼“先生”“愛人”都有點冷淡,不夠熱烈。反觀各種傳統(tǒng)戲劇里的愛情戲,經(jīng)常有旦角拉長聲音,滴滴嬌聲“相——公——”,哎呀,嗲不死我來!類似的效果,只有韓劇里女主角沖著男主角無限妖嬈來一句“歐——巴——”才可比擬??稍捳f回來,這畢竟是戲,誰要是生活中這么叫喚來叫喚去,也夠二的。
生活里愛人彼此稱呼,最常見的就是把姓省掉,直接叫名字。比如:他叫張大民,那么他媳婦洗衣服擰被單就會喊“大民,快過來搭把手”;她叫王翠萍,她丈夫臨睡前就會哼哼唧唧“翠萍,早點睡吧”。親密之人才可直叫名字,外人這么叫容易誤會。錢鍾書《貓》里這么說:他沒準(zhǔn)備李太太為自己的名字去了外罩,上不帶姓,下不帶“先生”,名字赤裸裸的,好像初進按摩室的人沒料到侍女會為他脫光衣服。
關(guān)起門來,就有了更私密的稱呼了。親愛的、小寶貝、小心肝、小甜心這是比較常見的,還有哈尼、達令、北鼻、斯維梯等等。還有一種比較好玩的叫法是男女互相稱呼小名,比如男稱呼女的“毛毛”,女的就反過來叫他“小寶”。這通常感情很好的階段才使用。外人聽了覺得惡心、肉麻,但,但但,這就是愛情啊。
讓我們再來八卦一下名人好了,八卦名人有將名人拉到塵泥里的快感:沈從文寫情書,稱呼張兆和“三三”;張兆和回稱沈從文為“二哥”。年過半百的馮亦代稱呼黃宗英“親愛的小妹”,鬢已花白的黃宗英稱呼馮亦代“亦代二哥親愛的”??催^徐志摩《愛眉小札》的,一定都覺得徐志摩太牛逼了,因為他給陸小曼取的昵稱比魯迅的筆名都多。幾乎每封情書的稱呼都花樣翻新,比方說:龍龍、龍兒、我唯一的愛龍、眉眉、眉愛、愛眉寶貝等等等等,而他自己的落款也一樣數(shù)不勝數(shù):你的親摩、汝摩、摩摩、你頂親親的摩摩……說實話,我還真是受不了連續(xù)看徐大才子情書三封以上。與之相反,王小波給李銀河的情書稱呼上就太一般了,通常就是:李銀河,你好哇——又憨又傻又可愛。
但這些還都是小蝦米,在我們尊敬的魯迅大神面前,這些都是浮云啊浮云!魯迅先生是神馬人???那可是民族魂吶!他老人家面對封建官僚和帝國主義總是如此的淡定!結(jié)果《兩地書》里魯迅稱呼許廣平:景宋(這個還算正常)、小刺猬(想不明白?慢慢想)、小蓮蓬而小刺猬(雙料親昵倍加愛護,再想)、哥姑、乖姑(感覺好像楊過?。?。然后是他的自稱:迅(這也算正常)、小白象(蠟筆小新?!)、你的小白象,或者干脆發(fā)揮童年畫水滸三國繡像和在藤野先生手下畫解剖圖的功力,畫一頭小象。情書常見結(jié)束語:小刺猬,你千萬好好保養(yǎng),下回再談。——你的小白象。哎呀,小白象童鞋好森情啊!
愛人之間的昵稱,使用得當(dāng),還會有些許情色意味,床笫之歡顛鸞倒鳳時彼此膩歪,或可助興。宋元話本里,男女稱呼心上人為“風(fēng)流俏冤家”,即是一例。如果彼此稱呼在倫理上犯禁一下,效果更佳。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過兒、姑姑算是純情版亂倫。而民間葷話有“干哥干妹子,亂搞一輩子”之說。最典型的也最多變的是潘金蓮在床上的對男人的多變稱呼。正經(jīng)的時候稱西門慶為“爹”(相當(dāng)于“老爺”,稱呼正房吳月娘為“娘”,潘金蓮等一干小妾都要低一輩),尊崇有禮;可是到了要行好事的時候,竟然開始顛倒,稱呼西門大官人“我的兒”,有點恃寵而驕的意思;快丟了的時候嬌嗔花樣百出:達達、親達達,快饒了奴家罷!達達源自蒙古人對父親的稱呼,但潘金蓮在床上對西門慶呼叫不絕,卻是女人對男人的屈服、順從與膜拜。那西門慶聽了,恨不得死在她身上。
再回到開頭的“真名”。也許萬物皆有真名,但是唯獨愛情不可能有。愛情唯一不變之處,就是它總是在變。你怎么有可能抓得住它的本質(zhì)呢?別處看來一個小故事,名曰《愛情歷程》:老茶客對小茶客說,何為愛情歷程,遂舉例加以說明。譬如你太太同你剛認(rèn)識時你叫她李素芬;關(guān)系進了一步就改叫素芬;接過吻后叫芬;上了床叫芬芬;蜜月時就芬芬心肝肉肉兒混叫;生過孩子又還原為芬;人老色衰叫素芬;鬧離婚時指名點姓叫李素芬;法院判決后又回到最初的李素芬同志。這是愛情的全過程。小茶客點頭稱是。
我一向笨嘴拙舌,見了喜歡的女孩總是心生惶恐不知所措。然而就是我這樣一個膽小鬼,曾經(jīng)戀愛的時候也無師自通地學(xué)會肉麻。對外人介紹:這是我女人;牽了她的手走路,低頭喚她:寶寶。
(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