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奇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鄭州 450008
CBL教學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王保奇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鄭州450008
目的對學生進行以案例為載體的教學法 (CBL)教育教學模式在藥理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方法將選取的98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的學生使用CBL模式,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教授。在進行不同的教學1個月后,對兩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采取答卷式的方法,并對兩組學生的各項得分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學生在學習藥理學的臨床實踐得分、藥理學的知識得分以及行為依從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得分(P<0.05)。結論 對學生進行CBL模式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藥理學的認識程度,并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較為扎實。
以案例為載體的教學法;藥理學;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BL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model in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y teaching.Methods 98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BL model,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aching,and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was known,and the variou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papertype method.Results The clinical practice scores,pharmacology knowledge scores and behavior compliance scores at the time of studying pharmacolog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BL mode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of pharmacology and making them master knowledge points solidly.
[Key words]Teaching based on the case;Pharmacology;Tradit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關注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相對忽略了與臨床的結合,使得學生在臨床上遇到某些稍微脫離課本的疾病無從下手,這就帶來了學生從事臨床的不便性。該研究對學生進行以案例為載體的教學法(CBL)教育模式[1]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98名學生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齡17~23歲,平均年齡(21.14±12.10)歲,按照每位同學的學號將98名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單)、對照組(雙),每組49例,兩組上述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實驗方法
觀察組的學生進行CBL教學模式,對照組只進行傳統(tǒng)理論知識的教授。在受教后的1個月,對兩組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采取答卷式的方法,總分為100分,藥理學的臨床實踐能力、藥理學的臨床知識、行為依從性調查內容各占30、40、30分。觀察并分析兩組學生經(jīng)不同教育模式后的得分情況。
1.3統(tǒng)計方法
經(jīng)SPSS.19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實施相應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經(jīng)[n(%)]表示、χ2檢驗,當數(shù)據(jù)對比P<0.05提示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觀察組的學生在接受CBL教學模式后在藥理學的臨床實踐能力、藥理學的臨床知識、行為依從性與對照組的相比,顯著較優(yōu),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2。
表1 兩組學生的行為依從性的比較[n(%)]
表2 兩組學生的相應得分的比較[(±s),分]
項目 觀察組 對照組 P值預防態(tài)度預防知識行為依從性總得分26.26±1.06 32.59±2.11 24.71±2.01 86.23±2.36 17.04±1.98 24.21±2.23 20.49±2.61 63.57±0.73 <0.05 <0.05 <0.05 <0.05
醫(yī)藥息息相關,醫(yī)與藥偏廢任何一方,都不能取得針對患者最好的療效。在醫(yī)院里,醫(yī)師與藥師的精細分工使醫(yī)學與藥學變得耳目閉塞,成為發(fā)展的桎梏。如今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和進步,使得臨床藥學與臨床醫(yī)學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開展臨床藥學的實際意義,就是確保病人用藥安全有效、提高醫(yī)療水平,使醫(yī)院藥學與臨床密切結合,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臨床藥師以其較豐富的現(xiàn)代藥學知識與醫(yī)師共同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藥方案,??婆R床藥師是在幫助醫(yī)生合理用藥上起關鍵作用的人[2]。而作為一名合格的臨床藥師,應充分掌握藥理學的知識,了解合理用藥的信息,并熱情地為臨床提供藥事信息。由于學生的理論知識不扎實,導致難以全面掌握藥學技術知識,用藥合理性差,臨床上難以不變應萬變,而固守傳統(tǒng)老藥,殊不知許多老藥又發(fā)現(xiàn)新用途。如阿斯匹林、潘生丁可用來預防心肌梗塞和腦血栓;阿托品、東莨菪堿可改善微環(huán);心得安可降血壓和防治心絞痛;消炎痛、環(huán)磷酰胺還能治療腎病綜合征;毒扁豆堿可作中樞催醒藥,反應停雖可致胎兒畸形,而用來治療麻瘋病卻是不可多得的良藥。臨床藥學、臨床藥理學、臨床毒理學、物理藥劑學、生化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藥代動力學等新學科的崛起,常常無情地指出傳統(tǒng)用藥的謬誤,向藥學專業(yè)的學生提出更多的挑戰(zhàn)。隨著新藥的發(fā)展,用藥品種的增多,處方配伍復雜,為保證合理用藥,提高療效,臨床學生應重點掌握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研究,避免不合理用藥和濫用藥所造成的危害,減少藥源性疾病,達到積極治病的目的。同時,促進醫(yī)藥結合鼓勵藥學院的學生進入臨床,積極參與合理用藥,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當好醫(yī)生參謀,為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積累臨床資料和經(jīng)驗,為臨床提供用藥咨詢,以指導合理用藥。據(jù)統(tǒng)計[3],1951~1976年這25年間,國外正式上市的原料藥有3400種之多。僅1961~1973年就研制了1017種新藥。在我國,經(jīng)常流通于市場的藥物制劑大約為2萬種。一般說,多數(shù)醫(yī)生只熟悉本科用藥。然而,從世界上已上市的原料藥來看,僅抗微生物感染的藥物就有512種;心血管藥有80余種之多,事實上,一種疾病往往需要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才能奏效,而患者又常常同時患有多種疾病,一個藥學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要熟悉本科藥物而且還要適應臨床治療的需要。藥學院的學生課余時間應開展臨床用藥監(jiān)測,研究生物體液、血藥濃度及毒性的相互關系,以取得最佳給藥方案,提高用藥效果,減少不良反應。逐步建立起我國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系統(tǒng)。1989年國家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成立,為早日建成全國的報告系統(tǒng)準備了條件[4]。對于存在的用藥不合理性和用藥的劑量問題,應采取醫(yī)藥結合等方法應對,同時要求學生用藥后與臨床知識進行相結合,以取得患者的第一手資料,提高用藥質量,保證藥物療效。
藥理學的應用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藥理學作為對疾病治療的一大重要分支,對于某一疾病的診斷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如臨床癥狀、實驗室數(shù)據(jù)的分析、影像輔助檢查的相應表現(xiàn)等。藥理學的教學目的為鍛煉學生的臨床變應能力,讓學生掌握全面收集患者發(fā)病史的能力,對于體格檢查的細致度,精確的疾病診斷分析,根據(jù)患者的疾病類型不同進行恰當?shù)闹委煼椒ǖ倪x擇[5]。在藥理學中,由于疾病的癥狀大多數(shù)較為常見,為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學生的診斷與治療更提高了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的臨床思維得到提煉,有助于應對以后的罕見疾病的診斷?,F(xiàn)代醫(yī)學教育中,由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院校采取的仍為傳統(tǒng)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對于理論知識進行單純的講述,學生由于未接觸過臨床,對于某些疾病缺少立體的認識,因此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難免喪失興趣,這不僅會對教師的教學任務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會對學生今后的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學生的教學采取新式的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藥理學所涉及的內容也逐漸增多,由于教學課時的限制學生對于藥理學的知識掌握程度有限。為提高學生對于藥理學應用的應變能力,該文對學生采用CBL的教學模式。CBL教學的重點是對學生病案的講解,病案的選取中要選取臨床表現(xiàn)較為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其中不典型的占比較大。在進行藥理學的教學中,老師應明確教課的目的以及所要達到的程度,對病案進行講解中,將對病歷的診斷、治療的方法均進行講授[4],讓學生在分析病案的過程中了解知識。在病案的選取上應選擇近期的病案,讓學生了解最新的醫(yī)學研究方法以及治療方法,是每一位老師教學目的應有的。教師在準備病歷的過程中應注意病歷一般資料、相應檢查的齊全,以便學生對于此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體征等方面有清晰的認識[5],進行CBL的重點為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根據(jù)學院所要求的藥理學知識掌握程度以及CBL模式中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特征,對學生進行疾病常見的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影像學表現(xiàn)的提問,為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可對答對的同學給以減少課后作業(yè)的獎勵,在對學生進行問題的設置過程中要將問題細致化、具體化,盡可能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某些疾病能做到綜合分析。運用CBL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之間進行一定的橋梁溝融,讓學生對于藥理學的認識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提高教學的質量。該文的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的學生在學習藥理學的臨床實踐得分、藥理學的知識得分以及行為依從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得分(P<0.05),與Nobuyuki Kondo等觀點一致。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CBL模式教育,提高藥學人員的素質,以適應藥學模式的轉變。以及深化在以后臨床工作中的范疇,加大對于臨床用藥的發(fā)展和提高,同時,結合臨床是未來藥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目前,臨床藥學仍未得到普遍認可,在現(xiàn)行體制階段,藥師對于臨床疾病的某些知識仍是“局外人”。但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臨床思維的藥劑師必將成為患者診療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結合患者實際,聽取醫(yī)師意見,積極有效地為患者服務,切實提高我國的臨床醫(yī)學水平。CBL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藥理學的認識程度,并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較為扎實。
[1]辛勤,戴偉娟,齊汝霞,等.CBL結合多媒體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5,4(23):427-429.
[2]黃惠勇,彭彩云,劉文彬,等.中藥藥理學“CBL+PBL”雙軌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中醫(yī)藥導報,2015,15(17):111-113.
[3]高好考,孫東東,張英梅,等.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15):295-297.
[4]張文靜,胡小忍,呂冀,等.以臨床用藥案例為導向的LBL聯(lián)合CBL雙軌教學在藥理學中應用 [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23(9):3654-3656.
[5]Hyo Jae Kang,Hyo-Jeong Lim,Jong Sun Park,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LK-positive and EGFR-positive lung adenocarcinoma[J].2013,9 (12):109-112.
[6]Shakibur Rahman,Nobuyuki Kondo,Kazue Yoneda,et al. Frequenc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in Bangladeshi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J]. 2014,19(1):45-49.
Application Study on CBL Teaching Model in the Pharmacology Teaching
WANG Bao-qi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8 China
R19
A
1672-5654(2016)04(c)-011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2.116
王保奇(1974.8-),男,河南南陽人,醫(yī)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心腦血管藥理及藥理學教學研究。
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