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梅
[開開心心——閱讀]
先民造出廟宇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達(dá)自己對造物主的謙卑。無論造物主是上帝,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們謙卑,并非真的見過上帝,而是生活中的種種奇跡——譬如土地上生長莊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飲用,孩子們健康成長——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僅由人的力量完成。
于是他們謙卑,伏在地上求得神的喜歡,使莊稼明年繼續(xù)生長,讓孩子們的孩子依然健康。
如果不討論被膜拜的一方,即神,是否真的存在,我們所感動的,是先民對待周遭的姿態(tài):虔誠、恭順以及明智的位置選擇。
謙卑正是一種姿態(tài)。
如果我們認(rèn)識到人在自然環(huán)境中是一員而非一霸,認(rèn)識到自己在知識的疆域中的距離,認(rèn)識到氣象藹然是別人最喜歡的一張名片,那就會選擇謙卑。
謙卑是找準(zhǔn)了自己的位置。一個人在時代、事業(yè)與家庭中都有一個最合適的位置。聰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來,像觀賞電影一樣展開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終生都在找自己的位置,而無暇坐下來做應(yīng)做的事情。無論在什么樣的際遇里,只要你謙卑,生活的位置就會向你顯現(xiàn)出來。
謙卑是一種睿智。許多人對牛頓晚年的一段話很不解。他說:在科學(xué)面前,我只是一個在岸邊撿石子的小孩兒。這并非偽遜,實為感嘆。牛頓窮盡畢生之力,終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無際,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愛因斯坦正是發(fā)現(xiàn)了牛頓古典力學(xué)在特定情形下的謬誤后,才開創(chuàng)了相對論。這一點,牛頓即使還活著也不會為之驚訝,因為他從不為創(chuàng)立了足稱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稱得上大師的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都使他們懂得謙卑。如果一個人在乞丐面前不夠謙卑,證明他是一個有錢人;如果一個人在世界的壯美面前仍不謙卑,則證明他是愚人。
謙卑是美。諂媚、奴顏、趨炎附勢種種惡行都與謙卑無關(guān)。謙卑是虛懷若谷所顯示的平靜,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進(jìn)退裕如的沖和。謙卑不是讓你向勢高一頭的人畏縮,它是心智的清明,是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悅。謙卑使人煥發(fā)出美,不光彬彬有禮,也不光以笑顏悅?cè)耍偎且粋€人在歷經(jīng)滄海之后才有的一種親切,②大善盈胸之際的一份寬厚,③物欲淘凈之余呈現(xiàn)的一顆赤子之心。這種姿態(tài)超凡脫俗,使人心儀不已。
這就是謙卑的力量。
[一絲不茍——答題]
1.結(jié)合語境,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
惡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題為“謙卑的人有?!?,文中從哪些方面作了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下面列舉的三則表現(xiàn)人物謙卑的材料與文中的句①、句②、句③分別對應(yīng)起來。
A.戰(zhàn)國時期,趙國功績顯赫的名相藺相如面對武將廉頗咄咄逼人的為難,堅持避讓,“不欲與之爭列”,化解了矛盾,維護了國家的安寧。
B.從朝鮮戰(zhàn)場載譽回國的彭德懷在參加一次招待會時,有記者對他說:“您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彼m正說:“我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兒子?!?/p>
C.有人問球王貝利:“你對自己踢進(jìn)的哪一個球最滿意?”他回答:“下一個?!?/p>
句①——( )
句②——( )
句③——( )
4.說說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人在自然環(huán)境中是一員而非一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牛頓說)在科學(xué)面前,我只是一個在岸邊撿石子的小孩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認(rèn)為先民造出廟宇叩拜,是對造物主或大自然的謙卑,是明智的位置選擇。你同意他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讀全文,補充一兩點你對“謙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