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摘要:雷電災害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其發(fā)生的時候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有效地開展防雷工作對于社會的正常運轉有重要意義,而防雷檢測工作就是保證防雷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本文將對防雷檢測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對防雷檢測工作職工的常見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防雷檢測;常見問題
前言:防雷檢測工作主要指對現有的防雷設備和裝置進行定期的檢測,從而保證其能正常工作,防止雷電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影響。但是防雷檢測工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從而導致防雷檢測工作不能完善的開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加深,所以防雷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而防雷檢測工作也就變得十分重要,需要對其進行更多的研究。
一、防雷檢測工作的主要類容
(一)對防雷裝置的功能進行檢測。在我國的防雷工作方面,相關規(guī)定要求要對城規(guī)地區(qū)的防雷裝置進行一年一次的定期檢測。而對于區(qū)域內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防雷裝置的檢測應該每半年進行一次。防雷檢測的主要是對防雷裝置的功能進行檢測,確保其能在雷電天氣下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對于存在問題的裝置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從而確保該地區(qū)不受雷電侵害。
(二)防雷裝置的維護。由于防雷裝置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人們不遭受雷電的侵害,所以其在接觸到雷電的時候總是會存在一定的損傷。同時,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防雷裝置會出現老化或其它損壞現象,甚至有時會被認為破壞。這些都會讓防雷裝置的工作能力下降,所以需要在進行防雷檢測的時候對裝置進行必要的維護,確保其能在雷電天氣保護人們的安全。
(三)防雷檢測工作的規(guī)范。在開展防雷檢測工作的過程中,為了讓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保障,必須要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來開展工作。其中主要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是要對防雷檢測工作人員的操作順序進行規(guī)范,避免因操作順序不對而影響工作質量。其二是要對防雷工作進行必要的記錄和整理,從而方便對防雷檢測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基礎。
二、防雷檢測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對防雷檢測的概念理解錯誤。根據國家的先關要求,防雷檢測工作不僅要對防雷裝置進行功能檢測,還要對被檢測單位的防雷設施配套是否符合相關要求進行檢測,并根據相關標準對其做出合理地評價。但是在實際的防雷檢測工作中,檢測人員對相關要求的認識不全面,只對防雷裝置的功能進行檢測,而忽視了對被檢測單位防雷設施配套的檢測,也沒有對其防雷技術進行查驗,這些都會導致防雷工作出現漏洞,從而留下安全隱患。
(二)對防雷檢測的依據規(guī)范存在差異。由于我國的幅員遼闊,防雷工作涉及的面積甚廣,并且在各個行業(yè)中的防雷規(guī)范和技術存在一定差異,甚至有的規(guī)范和技術還存在互相沖突的情況。這樣就導致防雷檢測人員工作過程中的依據參照較為模糊,經常受到檢測標準的限制,不能對實際檢測過程中的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而對于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檢測人員而言,由于參照依據的模糊,其更不能對檢測結果進行較好評估。這樣就導致防雷檢測工作存在很多漏洞,影響防雷檢測工作的質量。
(三)對防雷檢測的工作性質認識不足。防雷工作是一項保證社會安全生產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工作,其技術含量較高,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全面的專業(yè)技能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同時,在為被檢測單位和其他用戶提供檢測服務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不因外部因素影響服務質量。另外,防雷檢測工作的任務繁重,所以工作人員的壓力會很大,這會對工作人員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全面的認知。而在實際的防雷檢測工作中,工作人員一般只針對有費用的檢測項目開展相關工作,認為自己的任何勞動都應該得到回報,這樣會讓被檢測單位存在不滿,從而不愿意配合。
(四)防雷檢測工作目的不明確。在保證防雷檢測工作順利進行并且檢測工作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上,防雷工作的目的是為被檢測的對象提供可靠的檢測依據,從而讓被檢測對象能夠根據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防雷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在實際的防雷檢測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對工作不負責任,在發(fā)現問題的時候立即將檢測結果告知被檢測對象。這樣不僅會讓檢測結果存在片面性,還會忽視未完成的檢測問題,從而導致檢測工作不能達到其根本目的。而要讓防雷檢測工作的目的能夠完成,就必須要讓工作人員對防雷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然后給出準確的檢測結果,讓被檢測對象能夠根據結果制定全面的改進措施。同時,當發(fā)現防雷設備中存在問題之后,工作人員還要監(jiān)督被檢測單位的改善情況,從而保證防雷檢測工作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五)對防雷檢測工作的內容理解錯誤。根據相關規(guī)定,防雷檢測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雷電防護設施的防雷能力進行檢測。其中主要是根據雷電防護設施的自身情況,結合設施所處的環(huán)境,對雷電防護設施的綜合防雷性能進行測試。通過這樣的測試可以判定雷電保護對象遭到雷電侵害的概率,只要這個概率在規(guī)定范圍內,就能確保被檢測單位的利益不受損害。但在實際的防雷檢測工作中,工作人員將防雷設施所具有的防雷能力作為防雷保護對象具有的抗雷能力。這種將防雷裝置的保護能力和防雷保護對象的抗雷能力混淆的做法看似沒有錯誤,但在防雷裝置遭到雷電襲擊的時候會對防雷保護對象造成嚴重的傷害,從而給被檢測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總結:雷電災害在我國發(fā)生的概率相對較高,并且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還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為了減少雷電對社會正常運行的影響,就要進行雷電防護裝置的設立,并且要定期對雷電防護裝置的防雷電能力進行檢測,從而確保其能保護人們免遭雷電的傷害。而在開展雷電檢測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認真落實相關工作,并進行全面的檢測,從而保證防雷裝置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