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
作家們筆耕不輟,為我們呈現(xiàn)了無比絢爛的文學世界,而翻看大銀幕的歷史,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人生本身就是精彩的故事——
《黃金時代》(中國,2014年)
20世紀30年代,20歲的張乃瑩逃婚求學。她遇見了進步青年蕭軍,并結識一眾作家。改名“蕭紅”以后,她在作家朋友的鼓勵下,在戰(zhàn)爭中顛沛流離,逐步走向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電影關注的不僅是傳奇的個人,還用懷舊的筆觸譜寫了一曲時代的挽歌。
《尋找夢幻島》(美國/英國,2004年)
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名字也許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筆下的彼得潘幾乎是全世界孩子童年的伙伴。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背后,靈感的枯竭曾經(jīng)是他的一大心病。他在公園邂逅一名單身媽媽和她的孩子,逐漸走進他們的生活,并開啟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閥門。面對人們的流言和質疑,他的堅持最終成就了不朽經(jīng)典。
《成為簡·奧斯汀》(英國,2007年)
簡·奧斯汀的一生,是否如她的文字那樣,過程曲折而結局完滿呢?她的母親竭力為她撮合婚事,但是簡不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認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所以,她拒絕了貴族瓦斯萊先生的求婚,愛上了心靈相通的湯姆·勒弗羅伊。然而因有人從中作梗,兩人決定私奔。但是這樣一來,湯姆的經(jīng)濟來源就會被切斷,簡也將面臨世俗的壓力和困頓的生活。于是,享譽世界的作家把她最美好的憧憬留在了文字里。
《明亮的星》(英國/澳大利亞,2009年)
詩人大多是浪漫的,英國詩人濟慈更是典型代表。然而在文字的背后,這個窮小子卻似乎躲不掉憂郁。他與富家女芬妮的愛情遭到各方反對,只能通過書信互訴衷腸。濟慈才華橫溢,可為了出版自己的新詩歷盡艱辛。浪漫的故事也終歸于一個殘酷的結局,天才隕落一如流星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