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百億“獨角獸”
李開復(fù)創(chuàng)新工場CEO
在硅谷我們見了Google的資深副總裁JonathanRosenberg,他做了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分享。在這個分享中我捕捉到幾個片段,但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怎樣做獨角獸,但怎樣做一個百億元的獨角獸呢?
作為一個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如果你要做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你要做三件事情:1. 引領(lǐng)公司文化戰(zhàn)略;2. 找符合這個文化的人;3. 自己作為創(chuàng)始人要變得更強大。這三件事不可以授權(quán)給團隊做,是作為創(chuàng)始人自己必須要做的三件事情。
公司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文化。我們?nèi)ス韫瓤戳撕芏鄠ゴ蟮墓?,包括Google、Tesla(設(shè)計并生產(chǎn)高檔電動車)、Apple等,回來之后我們讓CEO們寫總結(jié),讓他們談一下“讓你最震撼的公司是哪一個”,沒想到,答案最多的竟是Airbnb(專業(yè)旅行房屋租賃)。
坦誠說,當時我覺得Airbnb還是不要去了,因為我們的行程太滿,我覺得Airbnb只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一個網(wǎng)站,沒有什么好學的,而且成品也就一個網(wǎng)站,比較一般,可以不去。但機緣巧合之下沒有砍掉這個行程,Airbnb成了大家學習體會最多的一家公司。我們對Apple、Tesla都很追捧,也了解一些,但為什么偏偏是我們不太了解的Airbnb最讓我們震撼?
Airbnb的文化:好客的主人。Airnbn公司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Beahost,意即做一個好客的主人。這是公司的所有精髓。我們可能聽過很多公司文化、口號、公司的八大字精神等,我們所熟悉的龐大公司、通常傳統(tǒng)公司里經(jīng)常有這些,但Airbnb這句話最令我們震撼的是:每一個人心中所想到任何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產(chǎn)品、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極致。
在Airbnb參觀時,我們發(fā)現(xiàn)公司會議室都專修成了房東真實房子的模樣,這就讓員工每一秒鐘都能記得——我們要把一個房子打造得非常有特色,旅行者無論走到哪里,Airbnb都能給他們一種最大程度的歸屬感。
舉幾個例子。參觀別的公司時,給我們配一個講解員就已經(jīng)很客氣了,但Airbnb派了4個,因為Airbnb覺得如果派1個人,40個人可能聽不清楚,于是就找了4個公司的員工,放下他們的工作,專門幫我們做講解。他們真的在乎每一個用戶的體驗。每年有非常多人參觀Airbnb,每個人都達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Airbnb做的每一個產(chǎn)品的每個細節(jié),都在傳遞一種信息:我要讓每一個房客都很開心,讓房客給我正面的評語、反饋。
當年Airbnb的創(chuàng)始人把自己房子賣了,去住別人的房子,再去裝飾房子,他們的第一個房子就是創(chuàng)始人自己裝飾的。
蘋果的文化:消失的飛碟。我們到了蘋果也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歡迎,蘋果的PhilSchiler親自帶了四個VP來歡迎我們,并且給了我們各種建議。
我們35個創(chuàng)業(yè)者,每位都有1分鐘機會提問,聽起來很好了吧?但當我們的車門打開,來歡迎我們的卻是個蘋果警衛(wèi)。雖然有5位高管坐在房間里,但誰來迎接我們?是一個警衛(wèi),隨時看著我有沒有偷聽、偷看,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封閉的文化,是一個封閉隱秘的飛碟。
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除了兩張SteveJobs的照片,就算想拍照也沒有東西可以拍的,這就是蘋果的文化。
有一位叫張磊的CEO和蘋果的人聊了聊,最后他給張磊的產(chǎn)品提出很多好的建議,但當張磊不斷地在探聽FaceTime(蘋果公司iOS和MacOSX內(nèi)置的一款視頻通話軟件)跟我們產(chǎn)品有什么差別時,他們還是滴水不漏,絕對不透露任何東西。所以進入蘋果就是上了飛碟,進入了外星,這是它的文化。
Tesla的文化:科技愿景美國夢。當時有一個講解員,進入就嚴禁拍照,他是一個打滿雞血,充滿熱情的講解員。我們40人坐上車,就像到了迪斯尼或者環(huán)球影城:只看到一個鋼鐵人,青筋暴露地跟你講,我們公司多么了不起,做一個近400噸的機器,別人搬不過來,我們搬得過來。
在硅谷有1000個不同的偉大公司,每個公司的文化都不一樣,它之所以成功或不成功,在于它有沒有獨特的文化,有沒有震撼員工的新文化,有沒有具備情懷的文化,每一個公司都用它獨特的文化引領(lǐng)著公司走向卓越。
作為一個創(chuàng)始人,我在公司創(chuàng)造的文化、環(huán)境、愿景是什么?每一個偉大公司都有一個偉大的愿景,但不是因為這個愿景而偉大,而是因為每一個公司員工都深深地相信愿景。
第二大支柱:使命?!皫腿藗兪″X讓他們活得更好”是什么公司的愿景?沃爾瑪。
Airbnb的使命是“讓人天下為家”;文化是友善、好客,在乎用戶體驗。Google的使命是組織全球的信息;文化是讓更多聰明人能有自由、民主的方式,找一批精英來做才能夠做得非常高深的技術(shù)。
第三大支柱:戰(zhàn)略基礎(chǔ)。關(guān)于戰(zhàn)略基礎(chǔ)來自《HowGoogleWorks》,這本書有個很重要的觀點: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VC不太看你的商業(yè)計劃,因為你寫完計劃,市場可能已經(jīng)變了,可能你的計劃已經(jīng)不對了,但你們的做事方式是基于你的文化和使命,看到現(xiàn)在的競爭環(huán)境和市場環(huán)境,判斷出以后做決定是基于什么。
什么是一個正確的文化和使命?公司的靈魂。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基于情懷和價值,讓員工一聽就覺得很棒。愿意每天起來以后,被使命所召喚和喚醒,覺得來公司是要改變世界的。但使命和文化也要能真正解決艱難的問題,它們不是很普通的話題,還要足夠清晰和細膩。
文化不是口號,不是套話,是代表你的一句話。能不能把這個精神執(zhí)行出來,能不能找到很美的口號,其實并不重要,甚至公司沒有一個口號也沒關(guān)系,但是你要清楚你在做什么,你的員工要跟隨你怎么做這件事情,那就足夠了。
這次硅谷之行的一位CEO參觀了Airbnb之后,他的感覺是:“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吸引人的文化,就不能用文化凝聚;沒有文化的認同,就只能挖到雇傭軍,那么它能頂住大風大浪嗎?”
人才到底有多重要?作為一個公司的CEO,千萬不要認為我先來我就占80%,工程師最多0.1%,這樣的思維是永遠找不到頂級的專才。這次我們在硅谷見到的這些天才都特別厲害。除了單個的天才特別厲害之外,我們也會看到在很棒的文化中,整個公司都很厲害。如果只是抱著我只是管理者,我要找一批我管得住的人,這個時候你的公司就會不斷往下走。我非常深信的一句話:一流的人補不一流的人,二流的人補三流的人,當有二流的人進入公司時,就會開始走下坡。
當你吸引最棒的人時,你可能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價值。
到底怎樣找人才?作為CEO,應(yīng)該把30%的時間花在挖掘人才上。每找一個人不是達到公司最低水平,而是要能提升公司的平均水平。比如你有10個人,再找第9名,至少要找一個具有前4名實力的,這樣公司才會不斷往上走。當然文化愿景和認可度也很重要,因為一個很重視誠信的人如果找了一個老是喜歡做壞事的人,這樣他不會快樂,你也不會快樂。公司小的時候,最早的一批人定義了公司的文化,他們的發(fā)展對未來很重要,大家都會向他靠齊,所以這批人特別重要。
當你的公司更大一點之后,你要花更多時間,深度認識核心員工,要做一個假想:假如公司要沉了,你只有一個救生艇,你會把哪10%的人放在救生艇上?這些人你要花更多的時間,給他們更多的股份。
面包雖然重要,精神也一樣重要。如果你只是給錢是不會留住這幫人的,需要用真誠、精神、屬于你的使命還有重視他的感覺留住他們。重視員工不是跟他拍拍肩膀說做得很棒就好,你講的每一句話都要證明:你搞懂了他在干什么。
聰明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老板只會說一些套話,哪怕是很好聽的套話。一個老板如果是伯樂,就該跟員工說:你做的這個安全程序特別棒,幫我們公司省了多少錢,防止了什么問題,提升了多少估值,別的公司做不出來,你比別人好多少倍。他們需要知道老板這么用心地在乎、了解他們,這就是管理聰明人的秘訣。
找人不只是“填滿辦公室”。在初創(chuàng)期,前十來個員工應(yīng)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看待。公司大了不能像Google一樣,每個秘書都是斯坦福畢業(yè),但至少在核心、初期還有未來重要的崗位,都非常重要。管理人只有一個秘訣:作為聰明人,過去想怎么被管理,就要怎樣去管理別人,要不然就無法執(zhí)行,聰明人會把你看透。
如果說Airbnb最震撼,那最難忘的應(yīng)該是我們在YuriMilner家吃的那頓早餐。YuriMilner是Facebook、京東、小米的投資人,美國最牛的投資人,他在硅谷買了一棟1億美元的豪宅,請我們吃了非常豐盛的早餐,而且還有餃子。
在他的早餐桌上,他和我們分享了他對未來的展望。
Yuri談道:“為什么世界上的科技革命還沒有結(jié)束?”
有很多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世界的消費百分比還遠遠沒有體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化的作用?!盎ヂ?lián)網(wǎng)+”也好,智能化也好,還非常早。
Yuri分享了他喜歡的投資領(lǐng)域,我看到了一個特別成功的人的情懷:A. 非常謙虛;B. 對錯誤和失敗非常坦誠。
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投Uber,為什么呢?因為他總認為虛擬經(jīng)濟代表了一切,虛擬經(jīng)濟很難跟實體經(jīng)濟結(jié)合,而且實體經(jīng)濟很笨重,會把虛擬經(jīng)濟拖垮,但這是錯誤的,從此以后他就要看虛擬和實體的聯(lián)合,所以投了滴滴。
Yuri講這件事情的邏輯非常清晰、坦誠,大部分名人、投資人錯過了什么巨大的公司,總會找個借口,但他非常坦誠地表示錯在于他。他擅于學習、總結(jié),知道錯誤,承認錯誤,馬上修改。他也分享了很多自己投資的歷史。
有人問他:“你最失敗的公司是哪一個?”Yuri想了半天說:“沒賠過錢?!?/p>
震撼人心的一點還在于:這么成功的一個人,不是在想著賺更多錢,不會因為錢多把人打敗了,不認為比別人更多錢,更會賺錢就是最牛。他說:“我要想想幫人類做點什么事情?!?/p>
他覺得在醫(yī)學和生物方面,只有諾貝爾獎不夠,要提供更多特殊獎,提供能夠攻破癌癥的獎。在我得癌癥之后,他馬上打電話來提供各種資源。
他還認為人類在宇宙間是不孤單的,所以拿了1億美金讓世界上所有星球的人能知道人類地球的存在,更有可能和我們建立聯(lián)系和關(guān)系,哪怕這個關(guān)系之中有幾千光年的差別,也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
不管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他讓創(chuàng)業(yè)者感覺到:一個人真的成功之后,不能只是比別人賺得多,或者未來賺得更多,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夢想。
看到他的層次和情懷之后,我們感覺到應(yīng)該要把未來和夢想放得更大,放得更遠,讓自己達到這個階段以后不要頹廢,因為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
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問他:“你投了這么多偉大的公司,那些CEO們有什么特點?”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這些CEO有一個共同特點:‘不正常,很偏執(zhí)’?!?/p>
他只投強大、不正常的創(chuàng)業(yè)者,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沒有一個是四平八穩(wěn)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沒有一個善于做產(chǎn)品、善于思考、善于溝通、善于融資,這些東西都應(yīng)該要會,但不一定要全會,只有80分、90分、100分也行。這些人要非常強大、不怕失敗、愿意挑戰(zhàn)未來,有Allin的思維,要想得夠大、敢于突破框框,失敗了也沒有關(guān)系,絕不妥協(xié),這是10億美金創(chuàng)業(yè)者的共同點。
簡單一點就是:這些人不正常、偏執(zhí)。并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這么做,但這是他絲毫不用思考就回答出來的。
我們在硅谷這段時間,看到了很多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們身上什么地方偏執(zhí)?什么地方不四平八穩(wěn)?什么地方不正常?什么地方強大?
如何打造“百億美元”的獨角獸?1. 要有最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真誠的、有情懷的,用這種文化來招最棒、最有才華的團隊,不但符合你的文化,而且鞏固你的文化;2. 作為一個創(chuàng)始人,要做讓自己更強大的事情,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情,做看不到的選擇,做出別人不敢做的事情;3. 劉張博在整個硅谷之行總結(jié)了一句話,“讓自己更強大,才能讓公司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