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申
河邊走來兩個人
趙申
姥爺家的門前有條河,水光閃閃,像黑夜里的星星,白天的陽光,沒日沒夜地流淌。河上有座大橋,忘了是哪一年,通上了火車和高鐵,整天嗚嗚地叫,像小河嘩嘩地流。
小時候,姥爺搬來小板凳放在地上,板凳上有樹木的年輪,一圈又一圈,預(yù)示著什么。姥爺坐上去,將我抱在腿上,邊哼著不知哪個年代的歌,邊望著河面——河水映出兩個人的倒影,河岸上幾個行人匆匆而過。風卷動姥爺鬢角的碎發(fā),黑灰色的絲綢在空中飛舞,急著撲倒在小河里。每每這時,我便打破這份靜謐,揮舞著肥嘟嘟的小手,輕輕砸在老爺干干的嘴唇上、干燥的臉上,時而還扯扯他的頭發(fā),一不小心拔掉了幾根,扔在空中,幾縷發(fā)絲匆忙飄向河中。老爺從兜里掏出報紙,放在潮濕的地上,直接坐在上面,給我講故事,每次都講同一個,像小河每天撞上同一塊碎石,發(fā)出同一種聲音。我至今仍能記起老爺?shù)穆曇簦瑥倪h方傳來:“很久很久以前,從河邊走來兩個人……”而我在旁邊咯咯低笑,坐在小板凳上,直到黃昏十分,夕陽把孩子的身影拉得老長,和老人一樣長。
忽然間,老人的影子越來越短,而孩子的影子卻越來越長。河面的大橋上建起了高鐵,載著無數(shù)回家的遠客,兩岸的行人越發(fā)少了,而姥爺卻越望越出神。我不再聽姥爺講故事,我如同橋上的車一樣不想在一個地方停留,我躲避離開,甚至不耐煩地看著姥爺越來越蒼老的臉和蠕動的嘴唇。姥爺像極了那條河,固執(zhí)地坐在河邊,一如既往,只是不再講 “河邊走來兩個人”的故事,而是邊哼著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歌,邊望著河面。偶爾火車經(jīng)過,發(fā)動機的轟鳴會將沙啞的歌聲全部吞沒。姥爺就會扯開嗓子,更大聲地唱,即使人們只能看見那漲得通紅的臉,青筋暴露的脖子和更加褶皺的皮膚。畫面里只有三樣?xùn)|西,一個坐在地上的老人,和一張空板凳,還有,一條河。
姥爺去世前,患了一場病,認不出誰是誰,像兒時的我,倔強固執(zhí)。姥爺總偷偷跑出家門,只穿著拖鞋,兜里插一張報紙,提一張板凳。我問他為什么拿這板凳,他撓撓頭,笑了,露出所剩無幾的牙,告訴我他也不知道。他每次只是坐在板凳旁邊,板凳上空無一人,他在等待,等待著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我挽著他枯樹般的手,講起了“河邊走來兩個人”的故事,最后我說“你知道嗎,現(xiàn)在他們要回家了?!崩褷斝α耍钸吨丶?。
火車呼嘯而過,河水濺起些許漣漪……
[北京育英學(xué)校高一(1)班指導(dǎo)老師:王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