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甲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牧豎捕狼
◎蒲松齡
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 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賞析】
蒲松齡的《狼》,文風干凈利落,全文幾乎都是敘述,除了最后一句是感嘆以外,作者的感情沒有直接流露。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可謂爐火純青,有關屠戶的面目、衣著、年齡都沒有寫,客觀的環(huán)境,除了一個“晚”字,幾乎全部省略了。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量詞的靈活運用。由于兩只狼在前面沒有以形狀和顏色來區(qū)別,這給后來分別敘述二者帶來了難度。蒲氏起初用了兩個“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代表兩只不同的狼。緊接著,情勢變化了,再用兩個“一”就缺乏變化了。他改用位置來區(qū)別(后狼、前狼)。等到骨頭吃完了,兩只狼仍繼續(xù)跟蹤著屠戶,但它們是并排,還是一前一后,或者是一會兒并排,一會兒一前一后,就不值得交代了,作者干脆就含混地用“兩狼”(并驅如故),不再強調(diào)二者的區(qū)別了。接著,作者又有區(qū)別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边€是用一個“一”字,就輕而易舉地把兩只狼恰如其分地分別開來了。讀者只要從中獲取必要的信息,憑上下文想象出二者的不同,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區(qū)別,本來可以寫出很多,但是,作者略而不計。這就是文章精煉的“精”的要義。不要小看這樣的文字,這里有作家的匠心——盡可能把與情節(jié)無關的細節(jié)省略掉,把動作和情景減少,以免干擾讀者對情節(jié)因果鏈的注意,這是文章之所以精煉異常的原因之一。
蒲松齡敘述的功力,不僅僅表現(xiàn)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而且還表現(xiàn)在對動物的描寫上?!赌霖Q捕狼》中,“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奔、號、爬、抓”,幾個動詞將母狼失去愛子的痛苦之情,描寫得生動可感。
一直以來,狼扮演著兇惡狡詐的角色,什么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好像只有狼這個字眼才能更好地詮釋“壞”的含義,比如蒲松齡的《狼》,而蒲松齡的另外一篇《牧豎捕狼》卻讓我們看到了狼身上的偉大母愛,也看到了牧豎身上惡毒的“狼心”。
其實,事物往往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狼性真的也像人性一樣復雜。
許多游牧民族把狼作為民族的圖騰。蒙古人的許多知識、技能都是從狼身上學到的,甚至卓越的軍事才能,也來源于草原民族與草原狼群長期、殘酷、從不間斷的生存戰(zhàn)爭。從歷史來看,成吉思汗只有區(qū)區(qū)幾萬大軍,卻能夠橫掃東亞,建立一個強大而神秘的王國。許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認為:這是因為成吉思汗是草原人。一個草原人,是必須與狼打交道的,而與狼打交道,不知不覺中,狼的毅力、勇敢、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民族的思維中。
然而,在動物界,狼并不是上帝的寵兒,無論在身體、速度、捕食武器等方面都不占絕對的優(yōu)勢。但為了能捕獲到足夠的食物和贏得生存的機會,狼必須具備比其他動物更大的忍耐和專注,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是狼群的特點,盯住一只羊不放,集中全部的力量,付出的是耐性,獲得的便是獵物。
動物如此,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被淘汰,就應該未雨綢繆,主動出擊,多一點生存的智慧和本領。要立于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中,就要勇當浪尖上的強者。
作為學生,也時時刻刻處在競爭之中,即使和昨天的自己競爭,要想進步,要想超越,就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要有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更要有面對困難時勇敢超越自我的精神,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面對狼性,要有“揚棄”的精神,發(fā)揚堅韌頑強、勇敢超越的狼性,拋棄貪婪、殘忍、狡詐的“狼子野心”,我們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生命才會在“與狼共舞”中走向輝煌!
【思考練習】
1.翻譯下列句子。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②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③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比較閱讀【甲】【乙】兩文,下面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甲文主要表現(xiàn)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xiàn)偉大的母愛。
B.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
C.甲文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從狼的側面處處體現(xiàn)了“謀”的結果。
D.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用了比喻和描寫。
【參考答案】
1.①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增加笑料罷了。
②牧童從樹上下來一看,大狼已經(jīng)斷氣了。
③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