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鋒,張子任(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廣東 梅州 514031)
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慢傳輸型便秘效果觀察
周文鋒,張子任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廣東 梅州 514031)
目的:觀察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效果。方法:86例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予莫沙比利片治療,研究組予以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比較兩組癥狀積分及生存質量。結果:治療后兩組各項癥狀積分均下降、研究組下降大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生存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療效顯著,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
慢傳輸型便秘;補氣運脾湯;電針
慢傳輸型便秘(STC)屬于臨床較常見的以便意淡漠及腹脹等癥狀為主的慢性便秘,多表現出無原因排便困難,且多伴排便次數少、腹脹等[1]。筆者用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STC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6例,均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傳輸型便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20~45歲,平均(34.24±4.05)歲;病程1~5年,平均(3.15±0.85)年。研究組男19例,女24例;年齡20~46歲,平均(35.52±4.35)歲;病程1~5年,平均(3.06±1.13)年。兩組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莫沙比利片(The Suzuka Plant of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Ltd.,H20090881,5mg)5mg,日3次,于餐前0.5h服用。
研究組給予補氣運脾湯。陳皮6g,柴胡6g,枳實6g,升麻6g,炙甘草9g,生白術9g,當歸9g,麻子仁9g,肉蓯蓉12g,生地黃12g,黨參15g,炙黃芪18g。水煎劑200mL,日1劑。另取足三里、上巨虛、天樞、照海、大腸俞、支溝,穴位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后,采用華佗牌無菌毫針天樞直刺1寸,行捻轉補法,之后足三里、上巨虛均直刺1.5寸,行平泄平補法,照海、支溝均直刺0.5寸,行提插捻轉補法;之后在大腸俞斜刺1寸后行捻轉補法,待得氣后把電針治療儀與雙側穴位連接,以患者能耐受作為刺激量標準,不同體位均留針15min,日1次。
兩組均治療4周。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改善情況,主要包括大便性狀(根據Bristol大便分型,4-7型0分,3型2分,2型4分,1型6分);排便次數(0次6分,1次4分,2次2分,≥3次0分);排便費力程度(需輔助6分,努掙可排便4分,用力方能2分);腹脹(有1分,無0分)[2]。參照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估存質量情況,共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4個維度,生存質量與分值成正比[3]。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大便性狀 排便次數 費力程度 腹脹對照組(n=43)治療前 4.27±1.56 3.67±1.48 4.07±1.98 0.52±0.23治療后 1.32±0.28*△1.52±0.61*△1.92±0.34*△0.10±0.07*△治療前 4.23±1.79 4.07±1.58 3.95±1.66 0.45±0.11治療后 1.46±0.28* 2.89±0.62*2.14±0.45*0.18±0.03*研究組(n=43)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分,±s )
表2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分,±s )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功能 社會功能對照組 43 62.22±6.75 61.94±6.85 63.82±6.71 62.94±6.72研究組 43 76.84±7.12△ 87.97±6.86△ 78.94±7.13△ 88.47±7.2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STC屬中醫(yī)“冷秘”、“氣秘”等范疇,腸腑蘊熱、脾虛腑實、津液虧虛致使大便不行為其主要病機,發(fā)病最根本的原因為大腸傳導無力[4]。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口服中藥湯劑聯合針灸操作簡單簡便,應用于治療功能性便秘可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困難等癥狀,且安全性高[5]。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各項癥狀積分均下降,且研究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大,提示中藥輔以電針治療,可改善癥狀等。補氣運脾湯中黃芪具升陽舉陷、補中益氣,黨參健脾益肺、補中益氣,白術具健脾益氣,當歸潤腸通便、補血活血,肉蓯蓉、麻子仁潤腸通便,生地黃養(yǎng)陰生津,陳皮行氣消滯、理氣健脾,枳實行滯消脹、理氣寬中,炙甘草調和諸藥、潤腸通便。由于大、小腸與胃于經氣上無法分割,且生理功能互相影響等關系,依據“主治所及,經脈所過”的原則,針刺取募穴天樞穴,其為中下焦氣的樞紐,降濁升清,與大腸腧配伍,增強導滯理氣之功效;足三里穴屬大腸合穴,具益氣補中、調理脾胃之功效,針刺可促使胃腸的慢波恢復正常;上巨虛屬大腸經下合穴,可疏通大腸,與天樞相伍可增強通降腸腑功效;照海穴通陰蹺,支溝宣通三焦。諸穴相配,腑氣通暢,固本培元,進而傳導有力,正常排便。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yī)學模式逐步出現,單純以癥狀作為病情評估指標已極少適用,患者生存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所以,改善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為臨床治療重點目標[6]。電針治療和藥物治療均可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行補氣運脾湯聯合電針治療STC不僅可改善臨床癥狀,且能有效提高生存質量。
[1] 賈菲,李國棟.電針結合養(yǎng)血潤腸顆粒劑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07):114-118.
[2] 陳少禹.補氣運脾湯聯合能量合劑治療慢性病毒性心肌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3,27(5):21-22.
[3] 郭冰,張相安.電針合增液湯治療脊髓損傷后便秘24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 (9):73-74.
[4] 彭隨風,石拓,時昭紅,等.電針療法對慢傳輸型便秘患者便秘癥狀、心理狀態(tài)和結腸傳輸功能的影響[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3):250-254.
[5] 王琳,彭唯娜,郭郡,等.電針深刺天樞穴改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滿意度的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2):1-5.
[6] 趙紅波,吳曉晶,楊云,等.針藥聯合治療老年氣陰兩虛型慢傳輸便秘臨床療效及機理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醫(yī)學雜志,2015,33(7):1774-1777.
R245.319.22 [文獻標識碼]B
1004-2814(2016)07-0663-02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