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
山西省文水縣的南胡家堡村位于汾河谷地,毓秀鐘靈,因早年村中胡姓居多,故得村名。1909年10月13日,胡景澐出生于此。
14歲時,胡景澐再不愿因為讀書給家里增添負擔,去太谷一家票號做了學徒,深得掌柜喜愛,也從此走上了一生從事金融生涯的道路;5年后,有了經濟基礎的胡景澐考上山西銀行??茖W校,深造銀行業(yè)務知識,畢業(yè)后在太原晉恒造紙廠等處從事會計、審計工作。所有這一切,都為他日后成為中國金融、財務專家打下了從業(yè)基礎。
在冀南銀行到瑞華銀行之間
帶槍穿行
文水縣著名的烈士劉胡蘭和胡景澐的母親有著血緣關系,胡景澐也同樣是一位血氣方剛的斗士。1937年8月,胡景澐放下算盤,拿起刀槍,投身八路軍,并在1938年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轉任太行縱隊司令部太行合作總社四科副科長、社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1939年,在敵人軍事與經濟的雙重封鎖下,延安和晉察冀邊區(qū)面臨衣食不足、缺醫(yī)少藥、武器短缺的嚴峻形勢,為了保證抗戰(zhàn)的全面勝利,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由八路軍一二九師負責在山西黎城縣組建冀南銀行,以解決根據地融資及貨幣發(fā)行問題,這也是邊區(qū)組建的最早的銀行之一。冀南銀行總行的首任行長為高捷成。胡景澐因其所學的金融銀行方面的知識及多年從業(yè)經驗,被調往冀南銀行任總務部主任。
1939年9月中旬,冀南銀行總行派胡景澐等一行17人,帶著準備發(fā)行的冀南銀行鈔票從太行區(qū)黎城縣南陌村起程,到冀南區(qū)抗日根據地去,準備開辟建立冀南銀行路東行的工作,并擔任冀南區(qū)路東行副經理。可以想象,胡景澐一行與馱運錢幣的馬隊,行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是怎樣一種驚險的旅程。
冀南銀行成立之初,由于專業(yè)人士少,不少員工對銀行業(yè)務知之甚少,胡景澐積極承擔了新員工的培訓工作。后來,隨著銀行業(yè)務的擴大,人手的增加,1946年冀南銀行總行專門成立建業(yè)會計學校,培養(yǎng)銀行會計及業(yè)務職員,身為冀南銀行總行副行長的胡景澐親自兼任校長。
1946年,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勢發(fā)展及加強對敵斗爭,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指示胡景澐化名胡竹軒,籌建民營性質的瑞華銀行。6月11日,瑞華銀行在邯鄲成立。
瑞華銀行的經營方針是“開放存放款業(yè)務,發(fā)展匯兌,運用社會游資,扶助工農商業(yè)為主”。瑞華銀行還經營生金銀買賣、工商業(yè)投資、有價證券買賣、外匯和開辦倉庫業(yè)務。利用倉庫存儲大量邊區(qū)軍民生產生活所需和支援解放軍南下所需的物資。組織大批土特產,如太行山區(qū)的桃仁、花椒,冀南、冀魯豫平原的棉花,以及土布等,賣到北平、天津等地,從敵占區(qū)換回大量的黃金和外匯。
瑞華銀行培養(yǎng)了一大批銀行人才,有的成為中國人保的創(chuàng)始人。除了行長胡景澐外,第二任行長孫繼武,后來成為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首任副總經理;放貸處主任閻達寅(燕軍)成為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辦公室主任。
冀南銀行和瑞華銀行在中國紅色金融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冀南銀行是八路軍的銀行,是抗日根據地的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因此有人說它是中國金融的“祖廟”。瑞華銀行是解放區(qū)的第一家民營銀行,從其誕生到結束,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卻為中國經濟金融事業(yè)的初始階段進行了探索和實驗,在中國金融發(fā)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
中國人民銀行里的
兩位山西老醯兒
1948年7月22日晉察冀邊區(qū)銀行與冀南銀行在平山縣城南關奉命合并,改稱華北銀行。南漢宸任總經理,原冀南銀行經理胡景澐和晉察冀邊區(qū)銀行經理關學文分別任副經理。隨后又與北海銀行、晉西北農民銀行、陜甘寧邊區(qū)銀行等合并成立中國人民銀行。
在今天的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55號,有一幢建筑俗稱“小灰樓”。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宣告成立,并發(fā)行了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從而掀開了中國貨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篇章。南漢宸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胡景澐和關學文任副總經理。二樓右手依次為三個人的辦公室,因此當時流行一句話:“到銀行辦事,必過南胡關”。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當時的天津解放北路有49家國內外銀行,其中12家國內銀行總部設在這里,有“舊中國華爾街”之稱。為了搞好對天津的金融接管,胡景澐親自率領中國人民銀行特別成立的金融接管處赴天津開展工作。
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已遷入北平。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南漢宸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胡景澐、關學文為副行長。南漢宸、胡景澐有很多相像之處,他們都是山西籍,都是從小喪父、上過銀行學校、干過實業(yè)、共同組建晉察冀邊區(qū)銀行,當時在出生入死的奔波中,他們二人分別被稱為“一號首長”、“二號首長”。正是由于這些共同的經歷,使得他們在戰(zhàn)斗中和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非同一般的友誼在當下是不多見的。
1952年9月,南漢宸積勞成疾,暈倒在銀行行長辦公室的崗位上。作為南漢宸的親密戰(zhàn)友,胡景澐立即向國務院報告了這一情況:“南漢宸同志8日上午感覺不適,頭暈惡心,會后12時至宿舍猝然暈倒,即送北大醫(yī)院急診,經檢查是疲勞過度、睡眠不足所致,血壓尚未過高,需住院靜養(yǎng)一星期,始能恢復工作。此次犯病原因主要由于連日會議較多,近因是昨天參加‘和大招待會較晚所致。”鄧小平當日批復:“即應停做工作,安全休息”,陳云并致信慰問。此事在當時傳為佳話,這是發(fā)自內心的關愛。
打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大門
自1949年下半年,人民政府相繼在平、津、滬等地接管了國民黨政府的官僚資本保險機構,將其改組后進行復業(yè)試辦。當時負責經濟事務的政務院財經委員會主任陳云、副主任薄一波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各區(qū)領導在了解到上述保險業(yè)的現狀后,一致認為: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保險在經濟補償、促進對外貿易、積累財政資金等方面的作用,對全國保險事業(yè)的集中領導和統(tǒng)一管理十分必要。
1949年8月,在陳云主持的上海中央財經會議金融小組會上,通過了設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議案。當時,全國的金融工作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負責。上海財經會議結束后,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南漢宸、胡景澐帶領原有的儲蓄處干部,以及上海調來有一定保險經驗的干部開始進行籌備工作。9月21日,財委會主任陳云和副主任薄一波就成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事報請中共中央,并獲批準。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景澐兼任人保公司的首任總經理。
胡景澐的兒子胡晉光講到過一個細節(jié):在籌備人民保險公司的那段時間,父親忙的顧不上回家,盡管家就在保險公司的同一條胡同內。有時父親和人談話,也顧不上在職工食堂吃晚飯。食堂管理員也開始提意見,領導不走誰都下不了班。胡景澐聽從大家的意見,吃完飯就回家,只是談話地點挪到家里,從此到家串門的人特別多,保險隊伍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接收和組建是不可分開的工作。1950年1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云、副主任薄一波和馬寅初,回復了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和副行長兼人??偨浝砗皾芬环夤模宏P于處理中國保險公司事,所擬將中國產物保險公司改隸到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內,以利用其開展海外保險業(yè)務。經研究我們認為:中國產物保險公司為中國銀行所設立,且中國銀行尚有私人股份,其領導關系的變更須經董事會決定,目前新的董事會尚待組成,故仍暫維現狀。
1950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中央財經委系統(tǒng)各部會議。根據蘇聯實行強制保險的經驗,胡景澐在會上作了《實行強制保險的重要意義》的報告。1951年,胡景澐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經理名義率團訪問蘇聯的銀行和蘇聯國家保險局,他從蘇聯帶回來《蘇聯國家保險》一書,成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最早的業(yè)務輔導教材。他親自指示將此書盡快翻譯為中文,發(fā)給職工人手一冊,并在全系統(tǒng)做出學習此書的決定。此事給后來成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經理的秦道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道夫說,這本書是他“踏上保險行業(yè)大門之后閱讀的第一本保險專業(yè)書”。
1952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劃歸財政部領導,總經理由財政部部長吳波兼任。胡景澐先生回到人民銀行工作。
1963年11月16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任命書,正式任命胡景澐為中國農業(yè)銀行行長、黨組書記。
“文革”期間,胡景澐遭受迫害,曾被強迫去搞銀行大樓的廁所衛(wèi)生。還曾在銀行的五七干校勞動,干著最苦最累的活。
1979年胡景澐被平反昭雪。1979年11月29日,中國保險學會舉行成立大會,胡景澐先生擔任會長,這是他在中國人保擔任的最后一個職務。
1982年12月,胡景澐從中國人民銀行離職休養(yǎng)。
1995年12月23日,胡景澐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時間像一把刷子,在漫漫的長河中不停地沖刷和蕩滌著,梳理出被稱為歷史的字符。而那些有價值的記憶,就會在那里閃閃發(fā)光,并必將會一直在歷史中長存。(作者為中國人保文化品牌部資深業(yè)務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