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云
玉米屬于黑龍江的重點栽培作物,但是,在栽培過程中要考慮玉米的生存環(huán)境,黑龍江屬于北方,所以氣溫條件比較低,因此玉米栽培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大,根據(jù)標準化的栽培措施和步驟可以進行整理,首先,是玉米的選種,一般選種要重點適應其生存環(huán)境,這樣才能保證栽培種植達到玉米高產,然后是整地,要在種植之前,先對選擇的土地進行開墾,保證土地的肥沃程度適合該玉米品種的栽植,不能盲目選擇。種植玉米種植之后要進行澆水施肥,澆水施肥的量要嚴格進行控制,澆水不宜過度,施肥也應該按照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分配。
1 玉米標準化栽培技術和措施的步驟
1.1 選種階段和種子處理階段
在玉米栽培中,選種可以從幾個方向進行考慮。首先,可以選擇考慮選擇高純度種子的雜交種進行種植。檢測玉米雜交種的生育期,之后按照生存環(huán)境進行不同生育期種子的選擇。選種結束后,進行種子的處理階段,處理第一步進行曬種,選擇比較好的天氣,將玉米種子放在陽光下進行暴曬,一般曬種持續(xù)的時間是2~3d,為了有效的增加種子的出苗率。第二個步驟是浸苗,先將曬好的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泡12h,然后在放在水溫為55℃~57℃的熱水里浸泡,一般為了增加玉米種子的生長特性,可以在熱水中加入少量的微量元素,一般采用的微量元素是銅,鋅,鉬,可以加入少量硫酸鋅,硫酸銅,但是濃度不宜過大。第三步是拌種,拌種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藥劑拌種,拌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病蟲害對種子的危害。所以一般利用幾種藥劑,硫酸銅可以有效防止玉米種子黑粉病,萎銹靈主要為了防止絲黑病,其次,利用辛硫磷乳油能夠防止地下蟲害,但是這些化學藥劑的使用一般都是有比例控制的。最后一個步驟是發(fā)芽處理,但是發(fā)芽實驗一般利用實驗決定化學試劑配比,或者是種植的密度。
1.2 播種階段
1.2.1 播種的時間 播種的時間一般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要明確的控制和要求,在如今的玉米栽植過程中比較重視早播,在玉米積累了一定量的營養(yǎng)物質之后及時播種,有效的增加了玉米產量的同時還能夠增加玉米種子的飽滿程度。除此之外,適時早播還能夠避開玉米的病蟲害高發(fā)期。根據(jù)玉米的病蟲害發(fā)病情況可以知道,玉米一般在天氣條件比較好的時候發(fā)生病蟲害,所以,春季進行播種能夠降低了病蟲害發(fā)生,而且,春季進行播種之后,玉米種子進行了有效的生長,增加了玉米的生長抵抗力,一旦遇到病蟲害高發(fā)期,也能夠有效的進行抵抗。
1.2.2 播種的技術 播種技術可以分為幾個方面進行介紹。在播種過程中重點要針對這幾個技術進行標準化控制,因為黑龍江屬于北方地區(qū),北方的氣候條件決定,北方播種方式有點播,條播,穴播,條播方式的工作效率比較高,但是也要根據(jù)土壤的肥沃程度進行分析,如果肥沃程度適中,可以利用條播。穴播和點播工作效率比較低,可以進行播種局部肥沃土地種子播種。直接播種和催芽播種則主要是根據(jù)土壤的含水量進行分類的。
1.2.3 播種的數(shù)量和播種深度控制 播種數(shù)量要根據(jù)土地的單位面積進行決定,然后整體的栽植密度不宜過大,增加了玉米種子生長壓力。深度,要根據(jù)玉米種子根部長度和玉米的根據(jù)韌度進行控制,防止玉米種子播種太深造成的缺水不透氣,種子的發(fā)芽率低下的現(xiàn)象。要根據(jù)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1.3 栽培后管理
主要是病蟲害管理,在玉米種子播種之后可以進行定期的復查,特別是在病蟲害高發(fā)期進行栽培后管理,一是進行查田補種,對于缺水爛根的種子進行適當?shù)难a救,如果已經缺水死亡要及時除根。追肥之前進行病蟲害觀察,如果影響比較大,要先進行農藥噴灑,為了防止局部死亡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可以先進行隔離病種。之后,可以在病蟲害之后進行追肥,澆水,追肥一般也不要增加肥料的濃度,可以進行稀釋之后進行噴灑,吸收效果會更好。
2 玉米標準化栽培技術的重要性
玉米標準化栽培能夠將整體的玉米栽培過程中考慮不同的問題,如在田間管理階段存在問題,可以從追肥,病蟲害,補種幾個方向進行考慮等等。增加了種植栽培播種的效率,進而增加了樹種的發(fā)芽率。
3 結語
玉米屬于北方產量比較大的作物,根據(jù)文上所述,了解了玉米標準化栽培的重要性,要重點進行步驟性歸納,如果存在問題可以快速進行解決,對栽培管理來說降低了難度,增加了效率,提高了產量,為社會的文化,經濟等很多領域創(chuàng)造了發(fā)展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卞松民,淺議春玉米標準化栽培技術[J].科學向導,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