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人:小黃雞欣蔚(青春寫手)
?
而我終于懂得了離家的含義
采訪人:小黃雞欣蔚(青春寫手)
2003年,我11歲,毅然決定要轉學去離家?guī)装倮镏獾哪撬p語貴族小學讀六年級。
爸媽覺得我還太小可能適應不了寄宿制生活,既不鼓勵我去也不阻攔我,只是勸我想清楚,還讓我不要擔心學費的事。我的心里滿滿都是那所學校的游泳池,燒烤林,和課間餐,我堅定地和爸媽說那所雙語學??梢越o我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根本沒有思考離家轉學到底對我意味著什么。
很快的,第一個月的新鮮勁過去,我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恐慌。那些生活瑣事我得自己干,繁忙的奧數(shù)和雙語課業(yè)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瘋狂地想家,一天至少要給爸媽打三個電話,每個電話要掛斷前我都會撕心裂肺地哭起來,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xù)了兩個星期,爸爸媽媽擔心不已,卻只是告訴我路是我自己選擇的,讓我要更加獨立堅強些。
在家里那座小城,我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下第一名就是我的,可是來到這兒,語文和英語老師聽了我的口語后第一件事就是糾正我的發(fā)音,我“n”“l(fā)”分不清楚,平翹舌音也要很刻意才能分清,每一次同學們都會發(fā)笑,我甚至分不清是善意的笑還是嘲笑。等到第一次月考的成績下來,我因為自己是第五名一個人留在教室又狠狠哭了一場。
無數(shù)個夜晚,我都和自己說,要不別折騰了,乖乖回家去吧??墒且ба酪脖銏猿至讼聛恚忌狭送鈬Z中學,卻因為戶口問題要多交一大筆錢。
那時的我表面上好像擺脫了小鎮(zhèn)姑娘的小家子氣,內(nèi)心卻依舊沉浸在離家的孤獨感中,工薪階層的父母送我出來,卻沒料到在這些學校里,我總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最孤獨的時刻是萬家燈火時我孑然一身。
我對一切都開始沒有信心,不管上什么課我都在課本后面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小說吃自己的零食,似乎只有巨大的飽腹感和書中的恩怨糾葛才能讓我遠離現(xiàn)實的失落。我的初一段考成績不出所料地吊車尾了,我對著成績單不知所措,可是班上的好幾個同學卻很真誠地跑來問我,能不能借一下我的滿分作文和語文政治歷史這些文科類的主觀題看一看怎么答題。班主任還讓班上數(shù)學好的同學專門來指導我。
他們讓我明白即使卑微渺小但是我依然值得被尊重,他們讓我明白還是有人關心我愛護我,我自己不能放棄自己。我也終于明白,離家的折騰不在于讓我沉浸在孤獨之中,而是讓我學會敞開胸懷擁抱新的世界、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