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 》報道:麥秸燃燒事情雖小,卻攸關一些基層干部的官帽。河南省規(guī)定:如果因為存在秸稈燃燒火點而被環(huán)保部通報,對每個火點所在縣區(qū)財政扣款50萬元?!叭h含有電焊、切割、點火等發(fā)熱工序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都被禁止或者要求推遲。”河南省許昌縣一位縣領導說,“為防止被衛(wèi)星監(jiān)測誤認為是秸稈焚燒,所有喪事活動禁止露天焚燒紙錢?!?/p>
評論:麥田失火,殃及“池魚”。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不惜付出更多成本,這種工作方法是否可持續(xù)?在一些地方,類似的行政思維很有市場,做事簡單粗暴,一刀切、絕對化,解決問題動輒“不惜一切代價”,結果往往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據(jù)《 》報道:31枚部門印章被貼上紅色“封條”,被一枚“新生”的印章取代;首批22個部門、178個行政審批事項完成“集結”,不但大大縮短了群眾辦事的“物理半徑”,內部流程也實現(xiàn)了“流水作業(yè)”——群眾辦事,只需“進一扇門、找一個人、蓋一個章”。這是記者近日在浙江省天臺縣行政審批局看到的景象。
評論:作為服務群眾的相關部門和窗口單位,在增強群眾觀念這面鏡子前,應當多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看問題:如何在方便群眾上不斷進行制度性、程序性改革?天臺縣的改革實踐再次說明,只要增強改革的主動性,制度的優(yōu)化空間其實很大。
據(jù)《 》報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要求,行政機關不得借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名義,以開協(xié)調會、發(fā)文件或者口頭要求等任何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應當依法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對依法應當判決行政機關敗訴的行政案件不判決行政機關敗訴;明確要求被訴行政機關不得僅委托律師出庭,鼓勵“一把手”帶頭應訴。
評論:民告官,作為一種訴訟類型,在法治社會本該是一種正?,F(xiàn)象,而事實上,偏偏是這類訴訟讓人無可奈何。在某些地方,權大于法、官高于法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對案件干預最多的就是行政機關,嚴重損害了政府和司法機關的形象。只有給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畫出底線并嚴肅問責,才能樹立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
據(jù)《 》報道:近日,山東省高青縣唐坊鎮(zhèn)政府院內發(fā)生一起血案,29歲的鎮(zhèn)機關干部李坤身中9刀。犯罪嫌疑人王立軍是一個62歲的老上訪戶。在嘗到“要挾式”上訪的甜頭后,“他的胃口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多,難以被滿足,直到這次一開口就讓鎮(zhèn)干部為他做100萬元貸款擔?!薄?/p>
評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基層政府工作人員最為頭疼的事大概就是處理“纏訪”問題。政府方面為了減少越級上訪,避免“一票否決”,往往“花錢買平安”,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無異于飲鴆止渴。中央政法委近日出臺《關于處理上訪人員的要求規(guī)定》,意味著解決上訪問題正在走向法治化,這必將有助于逐步妥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據(jù)《 》報道: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出臺一項新政策,鼓勵市民舉報精神病患者,舉報一人獎勵50元,確診后再加300元,同時還附上一份列有11個方面的“癥狀清單”,滿足其中一個癥狀的人就可以被舉報到衛(wèi)生部門。其中一條是:無故不上學、不上班、不出家門、不和任何人接觸。消息一出,引發(fā)巨大爭議。
評論:政府花錢買精神病患者的信息,動機是什么?是給予治療資助還是要采取強制性措施?如果是后一點,那么群眾有理由對此政策提出疑問。為了實現(xiàn)一個目標,動輒采用“群眾運動式”的手段,這種治理方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少見,然而,其科學性和長期效果卻值得懷疑。
據(jù)《 》報道:最近,山東省濟南市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巡視,探索干部考察的理念和方式。翻閱各考核組調研巡視案卷,不管是班子還是個人,都有兩三百字描述缺點與不足?!胺旁谝郧埃际莾扇搩?yōu)點、一行字缺點。”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旭東說。
評論:科學評價一個班子、一個干部,不取決于評價篇幅多少,而在于能否客觀看待。事實上,在現(xiàn)行的干部考核機制中有一種常見現(xiàn)象——要提拔的時候啥都好,恨不能好話說盡,可干部考察意見卻常常被干部實際表現(xiàn)“打臉”。如何在真實性、客觀性上取得實效,是提高考核干部科學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jù)《 》報道:前不久,湖南省華容縣新華垸發(fā)生潰口,政府征用一隊民間“卡車敢死隊”,以連車帶石直入、司機中途跳車的方式堵潰口,最終使?jié)⒖陧樌淆垺J潞?,華容縣政府召開獎勵大會,向“卡車敢死隊”進行賠償和嘉獎。16名司機共獲得賠償總計261.77萬元。司機們對補償基本滿意。
評論:司機們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敬佩,作為政府更應該善待那些關鍵時刻顧全大局的利益犧牲者,及時給予他們妥當?shù)难a償和獎勵。如此,不僅能夠樹立政府誠信的形象,而且能激發(fā)廣大民眾以實際行動參與各種搶險救災的積極性。
[ 編輯:王宇萌 電子信箱:wangyu52172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