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遠古到現(xiàn)代,南嶺走廊就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聚集了很多的民族,也匯集了很多民族的文化。對其進行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關鍵詞:南嶺走廊;連南瑤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探析
[本文系2016廣東省“攀登計劃”專項資金項目(pdjh2016b086)階段成果。
清遠市哲學社會科學2015年度規(guī)劃項目“旅游背景下連南瑤族村寨環(huán)境建設研究”(ZF06)階段成果。]
在南嶺,融合了很多的少數民族,也沉淀了每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征。以連南的瑤族為代表,他們給這里帶來了巨大的貢獻,形成了自己民族獨有的特征。在南嶺走廊一帶,具有非常優(yōu)越的自然資源,而且融合了多個民族的文化特征,構成了非常美麗的畫面和人文景觀,也帶動了這里的旅游發(fā)展。但是,這里的旅游資源卻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還沒有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出來,沒有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因此開發(fā)這里的旅游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連南瑤族文化資源的概況
(一)類型
1.信仰文化
連南瑤族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斷地遷徙和移動。在遷徙過程中,就會融合很多地區(qū)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幾鍖ψ诮涛幕浅?zhí)著,他們對宗教信仰自由,而且信奉各種神靈,使這個民族卻不忘自己的祖宗,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源遠流長?,幾逶诓粩嗟匕l(fā)展和變化,這源遠流長的文化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給世界和人類留下非常重要的遺產。
2.歌舞文化
第一,祭祀性歌謠總集,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盤王歌,它是民族文學的典范,流行非常廣泛。只要有瑤族居住的地方,就會聽到盤王歌的聲音。它魅力十足,具有非常強的文化底蘊,里面有很多種歌曲。歌詞的內容非常豐富,有瑤族生活生產方面的歌曲,有他們娛樂的歌曲,有他們祭祀的歌曲,有他們慶祝的歌曲。歌曲的內容多種多樣,為人們認識瑤族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礎。盤王歌是瑤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他們生活的總結。
第二,祭祀舞蹈。在瑤族人祭祀神靈的時候,他們會跳長鼓舞。婀娜的舞姿,優(yōu)美的線條,更加顯現(xiàn)出舞蹈的魅力??!節(jié)奏非常有韻律,而且動作穩(wěn)健有力,再配上華麗的衣裝,更顯現(xiàn)出舞蹈的婀娜和多姿,仿佛一張美麗的畫。
第三,娛樂方式。一般都采用對山歌的形式。他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在做家務的時候也是邊做邊唱,在歌聲中流露出對勞動的熱愛,對感情的真摯。
3.節(jié)慶文化
盤王節(jié)。這一節(jié)日是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中,他們載歌載舞,他們歡天慶祝,表達出對祖先的一種敬重,更是對祖先的一種留戀。這一節(jié)日是在每年10月16日舉行,也成為瑤族最為盛大的節(jié)日。為了慶祝這一節(jié)日,瑤族人民殺雞宰鴨,追思祖先的豐功和偉績。這一節(jié)日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相傳這里的莊稼經常受到鳥類的糟蹋,但是人們卻沒有一個好的辦法,這時候一位姑娘站了出來,姑娘用動聽的歌喉把鳥兒給吸引過去,就再也不去糟蹋莊稼。從此這一節(jié)日也被流傳下來,成為男女相親的節(jié)日,受到青年男女的喜愛。
4.服飾文化
瑤族民族散居在各個山澗,服裝在風格上各有各的不同,他們的布料大多都是染制而成的,有各種顏色,他們的布料一般都是粗布,非常得厚,穿起來非常暖和。在衣服的領子、袖子等部位都刺有非常好看的圖案。而且他們,還佩戴著重要的首飾,比如耳環(huán)、項鏈、手鐲等,而且這些首飾上也刻有非常漂亮的圖案?,幾逯凶钗说牡胤骄褪撬齻兊念^飾,他們的頭型非常多樣化,形狀各異。在瑤族姑娘出嫁的時候,父母給他們做八寶被,這種被子上有8種不同的圖案,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有的是麒麟送子,還有的是富貴有魚,等等,表達了父母對孩子們的真摯祝福和期盼。這些服飾文化各種多樣,使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和表達,象征著瑤族文化富有濃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這些特征被廣泛流傳,成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飲食文化
飲食在瑤族文化中也非常具有特色?,幾迨酸劮浅S忻?,主要以圣水豆腐丸為依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非常獨特的一系列風味小吃,種類非常繁多,而且味道鮮美,色味俱全,讓人饞涎三尺,吃一次就忘不了,帶給人無窮的留戀。主要有辣椒釀、水豆腐釀、米豆腐釀,等等,品種非常多,數都數不清,而且瑤族對臘肉和熏肉都有非常獨到的研究。打油茶也是瑤族的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瑤族人都非常喜歡喝油茶,幾乎每天都喝。油茶有很好的功效,它可以健脾胃,也可以提精神。家中來了重要的客人,油茶是一種招待客人必備品。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茶烘托出主人的好客之情,也展現(xiàn)出瑤族人民愿意同其他民族互交朋友,互相融合,形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的美好意愿。
(二)特征
1.少數民族鄉(xiāng)
在我國的土地上,共有56個民族,其中包括55個少數民族,瑤族就是這55個少數民族之一。很多的少數民族為了躲避戰(zhàn)亂,躲進了很偏僻的山區(qū),在長期的生活中,積累了非常獨特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是非常寶貴的遺產。現(xiàn)在,戰(zhàn)爭在不斷減少,和平成為主要的潮流。各個民族開始試下文化的交流與促進。在交流的過程中,這種文化受到大眾文化的沖擊,走向最為邊緣的地帶。這種民族文化顯得非常稀缺,很多人都開始喜歡這種以前的民族文化,把它們視為珍寶,掀起了一股旅游之風,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視。很多少數民族村寨都被廣泛開發(fā),變成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區(qū),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推動了民族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人。
2.不可模仿性
連南瑤族南村寨由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而且生產條件、飲食條件等都具獨具一格,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瑤族文化,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他是在瑤族不斷發(fā)展變化中所形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化和當地天然的資源?,幾逦幕谌藗兊哪X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這種印象是不能被磨滅的,就像被打上了烙印,因此,它不能被模仿。如果去模仿它,雖然表面上很像,但是里面的內容卻缺少了瑤族的獨特韻味。當前越來越多的山寨版老祖文化出現(xiàn),足以證明了瑤族文化不可模仿。
3.無形性
在嶺南瑤族村寨,有很多的信仰和神靈,這種文化是無形的,他對于民族文化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旅游開發(fā)中要善于運用這些特征,提升旅游文化的神秘性和無形性,讓游客體驗那種虔誠的感覺,純凈的心靈,讓人回歸一種空曠的感覺。這種無形性給旅游文化帶來了更大的價值。
二、連南瑤族文化旅游發(fā)展對策
連南瑤族南村寨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因此要充分利用旅游資源,開發(fā)旅游事業(yè),為經濟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讓更多的人了解連南瑤族,共享連南瑤族的文化特色。
(一)對連南瑤族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
連南瑤族文化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對人類文明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前是個合作的社會,單單依靠連南去推動旅游事業(yè)是不可能的,需要加強對其他地區(qū)的合作,通過取長補短,實現(xiàn)資源的互補,把旅游事業(yè)做大、做強、做好,實現(xiàn)旅游文化的進檔升級。要同其他地區(qū)加強合作,推進旅游事業(yè)的整體化發(fā)展。現(xiàn)在的形勢是合作和共贏,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要實現(xiàn)合作。連南瑤族不能僅僅把旅游在自己的地域開發(fā),要把旅游推向其他地區(qū),相互融合,加強與其他地區(qū)的合作。
(二)增強旅游品牌,設計精準路線
旅游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就沒有旅游的興旺發(fā)達,就不會把旅游做大做強。特色必須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自身的實際,推陳出新。在連南瑤族,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如服飾、飲食等,這些獨特的地方一定要挖掘出來,讓游客眼前一亮,馬上就能記住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出他的魅力。只有旅游產品有了特色,才能談旅游,才能挖掘旅游。在路線上,也要設計精準,不能讓游客感受到重復性,每經過的地方都要有不同的資源,讓他們在旅游路線上也感受到不同的風光,就會使旅游感覺不到疲憊。
(三)對瑤族村寨進行開發(fā),形成鄉(xiāng)村旅游
瑤族村寨本身就是一個特色,因此要把旅游推向村寨,形成獨特的鄉(xiāng)村旅游?,F(xiàn)在大多的人都不喜歡旅游擠在一起,都喜歡一個僻靜的小地方。每個村寨都能讓游客們感受到寧靜、和諧。因此開發(fā)鄉(xiāng)村旅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筑交通路網
旅游如果沒有交通為基礎,再美的旅游資源也得不到利用。因此,一定要保證基礎設施建設到位,把旅游地區(qū)的道路修好,使游客暢通無阻,帶著美好的心情馳騁在連南瑤族文化中。在旅游景區(qū)要對電力、水力等各項措施保障好,讓游客在景區(qū)感受到家的溫暖。網絡盛行的今天,在偏遠的連南瑤族村寨,可以想方設法解決網絡問題,把網絡建設好,通過網絡把連南瑤族旅游特色傳遞給世界各族人民,讓他們都來這里旅游,都享受這里的魅力。
總之,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更加開拓眼界,不斷提高精神世界,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不斷追逐旅游之風,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讓自己的閱歷更加的成熟,因此,旅游這一行業(yè)就變得越來越興旺。連南瑤族旅游非常具有特色,它將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地方,它的開發(fā)和應用必然推動整個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為連南瑤族經濟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連南瑤族旅游事業(yè)會把自己的獨特推向世界,展現(xiàn)給世界,讓世界人民都了解它,為旅游發(fā)展騰飛作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谷顯明, 張美花. 南嶺走廊瑤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 (02).
[2]李曉明.南嶺走廊瑤族鄉(xiāng)村和諧文化建設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2012.
[3]黃紅焰.打民族牌 走特色路——職業(yè)教育助推南嶺民族走廊瑤族區(qū)域發(fā)展[J].中國民族教育, 2013,(11).
[4]許秋紅,沈雯婷.不可移動的民族文化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與旅游競爭優(yōu)勢:以廣東瑤族文化旅游資源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5]唐莉.瑤族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07).
作者簡介:
彭曉丹,碩士,南華工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