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玲,王紅霞,高 儀,張志華*
(1河北省贊皇縣林業(yè)旅游局 051230;2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山區(qū)研究所;3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
河北核桃ISSR反應(yīng)體系的建立
雷玲1,王紅霞2,高儀3,張志華2*
(1河北省贊皇縣林業(yè)旅游局051230;2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山區(qū)研究所;3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摘要:以3個河北核桃樣品為材料,對ISSR反應(yīng)體系中的主要影響因子DNA模板濃度、引物濃度、?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溫度進行優(yōu)化篩選。最后確定河北核桃 ISSR-PCR反應(yīng)體系為 20L體系中含 10×PCR Buffer (Mg2+Plus)2L,dNTPs(各2.5 mM)1.6L,?DNA聚合酶1.0 U,引物25M,模板DNA 50 ng。反應(yīng)的基本程序為:94℃預變性5 min(1個循環(huán)),然后94℃變性30 s,52℃退火60 s,72℃鏈延伸60 s(32個循環(huán)),72℃延伸10 min(1個循環(huán)),4℃保持。不同引物間適宜的退火溫度不同。通過對影響 ISSR反應(yīng)體系的主要因子進行優(yōu)化篩選,建立了適合河北核桃 ISSR分析的反應(yīng)體系,為進一步開展河北核桃指紋圖譜、遺傳多樣性及品種鑒定等的研究奠定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河北核桃;ISSR;反應(yīng)體系
河北核桃(Juglans hopeiensis Hu)又稱麻核桃[1],自然群體中類型較多,堅果的大小、形狀、紋理的起伏及變化等存在較大差異,并且其引種資源也比較混亂,國內(nèi)通過鑒定的河北核桃新品種唯見張志華等[2]選育的“藝核1號”,因此,建立河北核桃ISSR反應(yīng)體系為品種鑒定和育種改良打下基礎(chǔ)是非常必要的。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由Zietkiewicz等于1994年創(chuàng)建的一種新型的分子標記[3-5],這種SSR指紋是用SSR為引物來擴增重復序列之間的區(qū)域,因此又稱為Inter-SSR,簡稱ISSR[3]。
因ISSR分子標記技術(shù)特點其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柑橘、蘋果和枇杷等物種的反應(yīng)體系及其品種的指紋圖譜相繼建立[6-10]。在核桃屬ISSR體系建立方面也有些報道,如陳少瑜等[11]以漾濞核桃為研究對象,建立了適合漾濞核桃ISSR-PCR分析的反應(yīng)體系。河北核桃堅果個大、種皮厚且表面紋理皺褶變化多樣,適宜雕刻、觀賞和玩耍等,民間稱之為“耍核桃”或“文玩核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將麻核桃作為健身品的興趣隨之日益濃厚,其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建立和優(yōu)化河北核桃ISSR反應(yīng)體系,為進一步開展河北核桃指紋圖譜、遺傳多樣性、品種鑒定及育種改良等的研究奠定基礎(chǔ)。
1.1材料本試驗隨機選取大邊公子帽5號、昌平麻核桃和楊偉公子帽三份材料。材料均采自定州小奇連德勝農(nóng)林科技有限公司核桃園。取其幼嫩葉片,低溫下帶回實驗室,液氮速凍,放入超低溫冰箱中保存待用。
1.2方法
1.2.1基因組DNA提取方法采用加3%PVP40的高鹽低pH法進行基因組DNA提取,具體方法參照文獻[]。
1.2.2ISSR反應(yīng)體系的初始條件ISSR-PCR反應(yīng)體系參照TaKaRa Taq(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chǎn)品說明初步確定如下。
反應(yīng)的基本程序為:94℃預變性5 min(1個循環(huán)),然后94℃變性30 s,52℃退火60 s,72℃鏈延伸60 s(32個循環(huán)),72℃延伸10 min(1個循環(huán)),然后4℃保持。
1.2.3ISSR反應(yīng)體系的優(yōu)化本試驗采用單因素遞進的篩選方法,對DNA模板濃度、引物濃度、Taq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溫度等作了比較分析。引物參照楊恩[13]確定的ISSR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應(yīng)用篩選的隨機引物ISSR01、ISSR08優(yōu)化反應(yīng)體系。
TaqDNA聚合酶的用量設(shè)為6個水平:0.5、1.0、1.5、2.0、2.5、3.0 U;引物濃度設(shè)為5個水平:10、20、 25、30、40M;DNA濃度設(shè)6個水平:10、30、50、70、 90、100 ng。
ISSR-PCR反應(yīng)基本體系確定后,根據(jù)每個引物自身的Tm值做退火溫度梯度試驗。具體方法如下:在該引物的Tm值左右各加或減5℃確定大概范圍,使用的PCR儀(Bio-Rad)能自動將這個溫度范圍由高到低分為8個不同的溫度。然后,將所得結(jié)果進行2%瓊脂糖凝膠電泳,最后根據(jù)電泳圖像確定該引物的最佳退火溫度。
2.1TaqDNA聚合酶用量在PCR反應(yīng)中,TaqDNA聚合酶用量受到反應(yīng)體積、酶活性等方面的影響。酶量過多會使擴增產(chǎn)物的非特異性增加,且形成浪費,提高成本;過少則產(chǎn)量降低甚至擴增失敗。TaqDNA聚合酶用量設(shè)0.5、1.0、1.5、2.0、2.5、3.0 U 6個水平,其中聚合酶用量為0.5、1.5、2.0、2.5、3.0 U時檢測到其擴增條帶彌散且不清楚,結(jié)果以1.0 U擴增的譜帶清晰效果最好(圖1)。
圖1 TaqDNA聚合酶用量的篩選注:M為DL2000;泳道1~6:DNA聚合酶用量分別為0.5、1.0、1.5、2.0、2.5、3.0 U。
2.2引物濃度引物濃度對擴增產(chǎn)物的產(chǎn)量與特異性、對PCR的帶型產(chǎn)生都有影響,引物濃度的降低會使引物與模板的結(jié)合率降低,產(chǎn)生的多態(tài)性條帶減少,特別是低分子量的條帶。本試驗引物濃度設(shè)10、20、25、30、40M 5個水平,結(jié)果以25M擴增的譜帶多而清晰(圖2)。
圖2 引物濃度的篩選注:M為DL2000;泳道1~5:所選引物的濃度分別為10、20、25、30、40 M。
2.3模板DNA濃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模板DNA含量對ISSR擴增結(jié)果的影響不大[14],本研究對模板DNA的濃度設(shè)10、30、50、70、90、100 ng 6個水平,結(jié)果以50 ng DNA含量擴增的譜帶效果最好,其他擴增的條帶少且不清晰(圖3)。
圖3 DNA模板濃度的篩選注:M為DL2000;泳道1~6:模板DNA濃度分別為:10、30、50、70、90、100 ng。
經(jīng)過上述各因子的篩選,最后確定河北核桃的ISSR-PCR反應(yīng)體系為:20L體系中含10×PCRBuffer(Mg2+Plus)2L,dNTPs(各2.5 mM)1.6L,TaqDNA聚合酶1.0 U,引物25M,模板DNA 50 ng。
2.4引物退火溫度引物的退火溫度對ISSR-PCR的影響非常明顯,不同的引物其退火溫度亦不相同,為了得到專一性好、分辨率高的擴增譜帶,本試驗對引物進行退火溫度的測定。圖4是對引物ISSR08進行的退火溫度篩選,結(jié)果以53.2℃擴增的條帶最清晰(圖4)。
圖4 不同退火溫度對擴增結(jié)果的影響注:M為DL2000;泳道1~8:56、55.4、54.6、53.2、51.5、50.3、49.4、49℃。
2.5優(yōu)化條件的應(yīng)用按照以上擴增體系,利用引物ISSR08對18個河北核桃樣品進行PCR擴增,結(jié)果表明,這18個河北核桃樣品均能擴增出清晰可辨的條帶,多態(tài)性較高,條帶分子量一般都在2 000 bp以內(nèi)(圖5)。說明本試驗優(yōu)化的體系適合河北核桃ISSRPCR擴增。
圖5 部分樣品材料的ISSR擴增結(jié)果電泳圖(引物ISSR08)注:從左向右樣品依次為:細紋獅子頭、寶雞大邊公子帽、寶雞雞心、淶水2號、邯鄲獅子頭、寬邊獅子頭、YW、大邊公子帽5號、昌平3號、WW、昌平17號、昌平4號、昌平8號、昌平6號、淶水6號、楊偉獅子頭、淶水5號、昌平19號,DL2000 marker。
ISSR技術(shù)雖然具有重復性好、原理簡單的優(yōu)點,但由于ISSR是基于PCR的一種標記技術(shù),其穩(wěn)定性易受許多因素的干擾。為此,必須對河北核桃ISSR反應(yīng)體系進行優(yōu)化。
PCR反應(yīng)中對模板濃度要求的范圍較寬,但不同材料及提取方法會對 DNA純度產(chǎn)生影響,其最佳DNA用量也是不同的,所以對DNA濃度進行優(yōu)化是必要的。
引物的濃度是影響擴增特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較低或較高的引物濃度均不能得到清晰的產(chǎn)物。本試驗中所設(shè)計的幾個引物濃度中,結(jié)果以25M效果最佳。
Taq酶的用量也是影響PCR的一個重要因素,本試驗選用1.0 U的Taq酶為最佳用量,與果樹上已建立的柑橘類[15-16]、板栗[17]等ISSR反應(yīng)體系的TaqDNA聚合酶用量相同。
引物的退火溫度極大地影響著ISSR反應(yīng)的進行,引物、物種或類型不同,其退火溫度亦不相同。本試驗與楊恩使用同一物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利用同一引物,其退火溫度亦不相同。所以必須對引物退火溫度進行篩選,確定最佳溫度,提高反應(yīng)的特異性。此外,為確保試驗的穩(wěn)定性,盡量選用同型號儀器、同一廠家同批藥品與試劑等。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寫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54~256.
[2]張志華,郗榮庭,高儀,等.河北核桃新品種‘藝核1號’[J].園藝學報,2006,33(3):689.
[3]Zietkiewicz E,Rafalski A,Labuda D.Genome fingerprint ing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anchor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Genomics,1994,20(2):176~183.
[4]Gupta M,Chyi Y S,Romero-severson J.Amplification of DNA markers from evolrtionarily diverse genomes using single primers of simple-sequence repeat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4,89(7/8):998~1006.
[5]Huang J C,Sun M.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sweetpotato and its wild relatives in Ipomoea series Batatas (Convolvlaceae)as revealed by ISSR and restriction analysis of chloroplast DN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0,100:1050~1060,
[6]葛永奇,邱英雄,丁炳揚,等.孑遺植物銀杏群體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J].生物多樣性,2003,11(4):276~287.
[7]Fang D Q,Roose M L.Identific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citrus cultivars with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Theor 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7,95:408~417.
[8]Scarano M-T,Abbate L,F(xiàn)errante S,Lucretti S,Tusa N.ISSR-PCR technique,a useful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new alloteraploid somatic hybrids of mandarin.Plant Cell Reports,2002,20(12):1162~1166.
[9]穆立薔,劉贏男,馮富娟,等.紫椴ISSR-PCR反應(yīng)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J].林業(yè)科學,2006,6(2):16~31.
[10]宣繼萍,章鎮(zhèn),房經(jīng)貴,等.蘋果品種ISSR指紋圖譜構(gòu)建[J].果樹學報,2002,19(6):421~423.
[11]陳少瑜,楊恩,范志遠,等.漾濞核桃ISSR-PCR反應(yīng)體系的建立[J].西部林業(yè)科學,2007,4(36):109~112.
[12]雷玲,王紅霞,張志華,等.河北核桃葉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較[J].華北農(nóng)學報,2010,25(2):145~148.
[13]楊恩.云南省主要推廣核桃品種分子標記鑒別及遺傳分析[D].碩士畢業(yè)論文,西南林學院,2006.
[14]李文表,周先葉,李勇,等.棕擱ISSR反應(yīng)條件的篩選與優(yōu)化[J].廣西植物,2006,26(2):204~208.
[15]吳鑫.柑桔DNA指紋圖譜庫的構(gòu)建與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西南大學,2008.
[16]Scarano M-T,Abbate L,F(xiàn)errante S.ISSR-PCR technique:a useful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new alloteraploid somatic hybrids of mandarin.Plant Cell Rep,2002,20(12):1162~1166.
[17]韓繼成,劉慶香,王廣鵬,等.板栗ISSR反應(yīng)體系的優(yōu)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態(tài)型的分析[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12(4):64~65,68.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6BAD01A17)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402(2016)02-0005-03
收稿日期:2016-01-05
*通訊作者:張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