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東荊河下游河道防洪治理研究

        2016-08-09 08:31:07王大明由星瑩唐金武翁朝暉
        長江科學(xué)院院報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工程

        王大明,由星瑩,2,唐金武,翁朝暉,王 淋

        ?

        東荊河下游河道防洪治理研究

        王大明1,由星瑩1,2,唐金武3,翁朝暉1,王淋4

        (1.湖北省水利水電規(guī)劃勘測設(shè)計院,武漢430064;2.武漢大學(xué)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430072;3.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shè)計研究院,武漢430010;4.湖北省漢江河道管理局,湖北潛江433100)

        近年來東荊河下游出現(xiàn)洪水位持續(xù)偏高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在于:20世紀70年代東荊河治理中僅圍挽了聯(lián)合大垸而并未擴挖深水河槽,后經(jīng)洲灘民垸持續(xù)圍墾及淤積,造成楊林尾洪水位偏高。為解決該問題,在深入研究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漢江防洪形勢以及三峽水庫蓄水后長江防洪形勢變化情況的基礎(chǔ)上,確定了新形勢下東荊河下游河道治理標準采用東荊河來流4 250 m3/s,相應(yīng)漢口水位28.28 m,楊林尾控制水位31.0 m為宜;通過河槽疏挖等工程,有效擴大東荊河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在擬定的3種治理方案中,采用了二維水流數(shù)學(xué)模型進行比較,計算成果表明,保持現(xiàn)有堤距,擴挖深水槽的方案1具有投資少、施工易、降低洪水位效果明顯的優(yōu)點,因此將方案1確定為治理推薦方案。

        防洪治理;東荊河;防洪形勢;聯(lián)合大垸;河道疏挖

        doi:10.11988/ckyyb.20150450

        1 東荊河下游洪水位偏高成因分析

        東荊河是漢江唯一的自然分流河道,1869年天然潰口形成,流經(jīng)潛江、仙桃、監(jiān)利,于洪湖市白斧池村注入長江,全長173 km,汛期分泄?jié)h江干流1/6~1/4的洪峰流量。東荊河下游從中革嶺至三合垸,下游腹地是武漢“1+8”城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湖北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占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根據(jù)以往河道治理及東荊河防洪工程[1-5]中積累的先進思路及經(jīng)驗,東荊河下游河道治理應(yīng)滿足兩岸對防洪安全的需求,還要服務(wù)于航運、城鄉(xiāng)供水、洲灘利用等發(fā)展需要。東荊河下游河道形勢如圖1所示。

        “漢江干流綜合規(guī)劃”[6]中規(guī)定“東荊河聯(lián)合大垸扒口條件下行洪4 250 m3/s,在不扒口條件下行洪3 000 m3/s”。然而從2005,2010,2011年防洪實踐來看,東荊河分流量分別僅有3 250,2 420,3 010 m3/s,而楊林尾水位分別達到了32.15,31.93,32.39 m。(吳淞凍結(jié)高程系統(tǒng),凍黃差為2.17 m,下同)考慮到2011年水位已接近楊林尾保證水位32.58 m,而聯(lián)合大垸扒口分洪控制水位31 m時下游泄洪能力在2 200 m3/s以下,與“漢流規(guī)”中泄流能力明顯不匹配。

        圖1 東荊河下游河道形勢Fig.1 River regime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

        1.120世紀70年代治理規(guī)劃實施不到位

        東荊河下游最大民垸——聯(lián)合大垸最早形成于1948年,后曾幾度興廢。1974年東荊河泛區(qū)圍墾滅螺工程中,聯(lián)合大垸復(fù)挽而成,圍堤全長46 km,垸內(nèi)面積56.39 km2,耕地6.5萬畝。聯(lián)合大垸堵塞于東荊河下游之中,把原來5~6 km的堤距縮窄至600 m;而同期規(guī)劃的深水河槽疏挖工程因挖方量過大,未能實施,致使東荊河下游過洪斷面縮減80%,楊林尾水位明顯抬高,東荊河下游行洪能力顯著降低。

        將聯(lián)合大垸圍墾后的1979年實測洪水與圍墾前的1968年洪水進行對比(表1),可見,由于聯(lián)合大院的圍墾,同流量下楊林尾水位壅高幅度達0.98 m,水位抬高的影響范圍從唐咀上溯至萬家壩,長達48 km。

        表1 聯(lián)合大垸圍墾前后沿程洪水位變化Table 1 Change of flood water level along river before and after reclamation of united dyke

        1.2下游洲灘民垸持續(xù)圍墾

        東荊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蘆葦叢生、樹木密集、民垸眾多,行洪條件不佳。1998年后“平垸行洪、退田還湖”規(guī)劃實施以來,受單退或雙退民垸管理限制,東荊河下游民垸維持“大水收、小水丟”粗放種植方式。但因遷出居民長期以農(nóng)業(yè)為生,為耕種方便,近年來返遷居民沿垸堤的高基臺建房而居,且在河道洲灘上圍墾出多處魚塘田埂和阻水橫堤。敖家洲、熊家洲、曉陽、楊家臺、中洲等多處洪障在汛前難以切實刨毀,致使東荊河下游的實際過洪斷面嚴重縮減[5]。

        1.3來流沖刷動力減弱,灘地淤積嚴重

        由于近年來天然來流偏小,如漢江干流沙洋站1964—1989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499.5億m3,而1990—2012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僅有417.5億m3;加之東荊河分流口處攔門沙洲[4]的形成致使枯水期分流比顯著下降,水流沖刷動力減弱。從圖2可以看出,2013年較2007年聯(lián)合大垸右支進口寬灘平均淤高2 m以上,直接造成了楊林尾汛期“來流不大,而水位壅高”的局面。進一步分為聯(lián)合大垸右支、中支、左支、垸尾至長江4段,共布置了65個斷面進行沖淤量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2013年較2007年淤積量分別增加為326萬,9.3萬,538.2萬,349.5 萬m3;河段平均淤積厚度分別達到0.17,0.15,0.60, 0.06 m。可見,東荊河下游河道近年來呈明顯淤積趨勢。

        圖2 東荊河下游橫斷面變化Fig.2 Change of cross-section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

        2 東荊河下游河道治理設(shè)計標準確定

        東荊河是漢江的排洪道,出口又受到長江頂托,因此具有兩江洪水特性[7]。由以往規(guī)劃和研究表明[6,8],東荊河設(shè)計洪水水面線采用以下2種情況的外包線:一是東荊河分流5 000 m3/s,相遇漢口水位28.28 m,相當于上游1964年洪水,出口遭遇長江1931年洪水位;二是東荊河分流3 500 m3/s,相遇漢口水位29.73 m,相當于1954年實際洪水。近年來,隨著漢江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以及長江三峽水庫蓄水,東荊河的進、出口處防洪形勢隨之變化,因此東荊河下游河道的治理標準有必要重新分析。

        2.1東荊河現(xiàn)狀分流能力

        通過分析1983,2003,2005,2010,2011年漢江沙洋站與東荊河潛江站的洪峰流量相應(yīng)關(guān)系(如圖3所示),沙洋洪峰流量分別在 5 000,5 000~10 000,10 000~15 000,15 000~20 000 m3/s時,東荊河分流比分別為8.3%~14.8%,14.8%~19.0%,19.0%~21.7%,21.7%~23.3%,可見潛江站與沙洋站各級流量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同時,1983,2003,2005,2010,2011年5個典型洪水年份的東荊河分流比分別為18.3%~25.4%,14.8%~20.9%,12.6%~22.9%,16.0%~17.8%,14.5%~22.2%。可見,近年來東荊河分流能力未見明顯變化,洪水期分流比始終穩(wěn)定在22%~23%。

        圖3 沙洋站與潛江站洪峰流量相關(guān)圖Fig.3 Correlation of peak flows between Shayang station and Qianjiang station

        2.2東荊河進口設(shè)計分洪流量確定

        由于東荊河高水期分流比多年來變化不大,在確定漢江干流設(shè)計洪峰流量后,可通過分流比計算東荊河設(shè)計分洪流量。

        丹江口水庫采取補償調(diào)節(jié)、分期預(yù)留庫容及下游杜家臺分洪工程、中游民垸分洪配合運用的洪水調(diào)度方式。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100 a一遇的洪水時碾盤山泄量可控制在20 000~21 000 m3/s,但由于沙洋河段泄流能力成為瓶頸,僅能下泄18 400~19 400 m3/s時,超額洪量仍需啟用中游蓄洪民垸。雖然丹江口水庫清水下泄使河道過水面積有所增加,但興隆水利樞紐的建設(shè)又使水位壅高約0.15 m,兩者對沙洋控制泄量的影響基本相互抵消。綜上所述,按沙洋河段泄洪18 400~19 400 m3/s,東荊河分流比22%~23%計,東荊河設(shè)計分洪量為4 250 m3/s。

        2.3東荊河出口設(shè)計洪水位確定

        東荊河下游出口處長江水位與漢口站水位相關(guān)關(guān)系較好。考慮到東荊河下游民垸現(xiàn)狀堤頂高程難以抵御1954年型全流域洪水,兼顧工程的任務(wù)和綜合效益,本次東荊河整治的出口設(shè)計標準以防御長江1931年型洪水為目的。

        為保證漢口站水位系列樣本的一致性,通過湖泊圍墾改正和特大洪水年潰口分洪改正后,得到漢口站年最高水位系列,在調(diào)查考證期內(nèi)的1870,1931,1935,1954年發(fā)生過特大洪水,利用P-Ⅲ型曲線計算的不分洪條件下漢口站年最高水位頻率成果列于表2。

        表2 理想不分洪情況漢口水位頻率Table 2 Frequency of water level at Hankou station under ideal condition without diversion

        根據(jù)對1931年洪水還原結(jié)果,漢口站30,60 d總?cè)肓髁糠謩e為1 922億,3 302億m3,相當于漢口站40 a一遇的設(shè)計洪量值,因此,1931年時東荊河遭遇了長江約為40 a一遇的洪水。但由于1931年長江中下游沿江堤防普遍漫潰,使得漢口站實測最高水位僅為28.28 m;若按照圍墾還原、潰口還原計算,則當年漢口站水位將高達30.14 m,接近不分洪情況下的50 a一遇水位值。考慮分洪運用條件下,漢口站50 a一遇以上洪水的水位均為29.50 m,僅高出1931年實測水位1.22 m。因此,1931年漢口站實測洪水位標準較高。

        根據(jù)漢江沙洋站、長江螺山站和漢口站1973—2012年40 a實測逐日水位、流量資料,劃分夏季(6—8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統(tǒng)計漢江沙洋以下河段與長江干流洪水遭遇情況,見圖4和表3。

        圖4 沙洋站洪峰流量與漢口站同時水位關(guān)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flow of Shayang sation and simultaneous water level of Hankou station

        表3 沙洋洪峰流量與長江洪峰流量、水位遭遇情況Table 3 Situation of peak flow at Shayang station encountered with peak flow and water level of Yangtze River

        從以上圖4、表3中可以看出,沙洋站中小洪水(<10 000 m3/s)出現(xiàn)幾率較大,共65次,占到總次數(shù)的81.3%,同時長江高水(螺山站流量>50 000 m3/s、漢口站水位超過27.0 m)遭遇的幾率較大,在80次統(tǒng)計洪水中出現(xiàn)了 6次;而沙洋站流量>10 000 m3/s、漢口站同時水位高于27.0 m的次數(shù)只有1次;80次統(tǒng)計洪水中,漢口水位超過27.0 m的次數(shù)為2次,而同時沙洋站最大洪峰流量僅8 890 m3/s;在沙洋站洪峰流量超過15 000 m3/s的4次洪水中,漢口站同時水位最高僅為24.58 m。

        上述實測資料分析表明,針對長江以夏汛為主、漢江以秋汛為主的洪水特點,在近40 a漢江、長江實際洪峰遭遇過程中,原漢口水位設(shè)計值28.28 m,并未曾遭遇過漢江大洪峰,偏于安全。以往形成的共識是漢江洪水遭遇長江高水頂托時,對東荊河下游防洪安全最為不利[6],因此本次沿用以往規(guī)劃采用的漢口站28.28 m,來推薦東荊河出口設(shè)計水位。

        2.4楊林尾控制水位確定

        楊林尾控制水位不同,則河槽疏挖方量及工程投資也會不同。因此,楊林尾控制水位的確定是關(guān)鍵。近年來通過經(jīng)驗積累和技術(shù)手段提升,東荊河下游抗洪能力有所提高,往往抵御了超標準洪水而不扒口聯(lián)合大垸,使得防洪風(fēng)險增大。為取得本工程治理效果,扭轉(zhuǎn)聯(lián)合大垸目前“廣種薄收、逢水即丟”的粗放耕種格局,本工程在聯(lián)合大垸不扒口分洪的前提下,降低楊林尾水位值,即保證東荊河下游防洪安全,又能提高糧食產(chǎn)量。結(jié)合東荊河防洪調(diào)度方案中的規(guī)定,以及聯(lián)合垸的實際垸頂高程,當楊林尾水位控制在31.0 m以下時,基本能夠保證聯(lián)合大垸安全——既不扒口分洪也不自然漫堤,取31.0 m作為楊林尾控制水位為宜。

        3 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布置

        根據(jù)東荊河下游河道治理標準及目標,初步擬定以下3種方案供比選。防治方案示意圖見圖5。

        3.1方案1

        (1)疏挖聯(lián)合大垸右支進口至尾部共25 km的河道灘地,新挖聯(lián)合大垸垸尾至棕樹灣附近2 km長的右支尾部河槽,取直匯入中支,累計疏挖總方量6 991.4萬m3。進口疏挖控制高程為25.0 m,出口疏挖控制高程為19.5 m,挖槽全長27 km,平均河槽比降為2.0■,平均疏挖深度5.0 m。

        (2)徹底刨毀聯(lián)合大垸左、右支灘地上的阻水小垸,清除行洪障礙;實施天合垸保合子堤卡口退堤工程和四豐垸協(xié)心河卡口退堤工程,形成全程450~650 m的河槽寬度,累計擴卡退堤長度2.8 km。

        (3)河道疏挖工程實施后,右支河道內(nèi)保合—肖家灣、協(xié)心河、黃家口—朱家臺、花溪嶺—壕口等處行洪流速都將顯著增大,塘林湖、官垱、羅家口、王小垸、鴨兒河等處洪水期彎道水流對凹岸的頂沖能力增強,擬采用雷諾護墊、拋石固腳等方式守護。

        (4)河道疏浚后棄土平均堆砌在黃家口以下聯(lián)合大垸堤內(nèi),復(fù)耕后歸還給農(nóng)民。

        3.2方案2

        方案1保持現(xiàn)有堤距,擴挖深水槽,疏挖方量較大;方案2采取右支河道左岸聯(lián)合垸堤退堤的方式,擴大行洪斷面,減少挖方量。在團結(jié)村—官垱長13 km范圍內(nèi)退堤250 m,并加固已有子堤;在官垱—聯(lián)合大垸尾部長8.3 km范圍內(nèi)退堤250 m,并新建垸堤,加固和新建垸堤標準不超過老垸堤標準。右支進口疏挖控制高程28.5 m,平均疏挖深度3.5 m。

        3.3方案3

        方案2擴大堤距以利于泄洪,但斷面寬淺、沖刷動力不足,泥沙易回淤。方案3按窄深型斷面設(shè)計,全程河槽寬度為300 m,進口疏挖控制高程22.6 m,河槽出口疏挖控制高程為17.1 m,挖槽全長27 km,平均河槽比降為2.0■,平均疏挖深度7.2 m。

        4 數(shù)學(xué)模型計算及結(jié)果分析

        圖5 東荊河下游防洪治理方案示意圖Fig.5 Sketch of flood control program in the downstream Dongjing river

        4.1計算邊界條件

        采用丹麥水力研究所(DHI)開發(fā)的MIKE 21平面二維水流數(shù)學(xué)模型。計算邊界條件采取上文分析的進口設(shè)計分洪流量4 250 m3/s,出口設(shè)計洪水位30.0 m(相應(yīng)于漢口28.28 m),通過河道疏挖,將楊林尾水位控制在31.0 m。

        4.2計算河段地形及網(wǎng)格劃分

        模型計算河段自東荊河中游萬家壩至出口白斧池,全長約67 km。采用三角形網(wǎng)格對該區(qū)域內(nèi)2013年實測1∶5 000地形進行概化。其中,萬家壩至唐嘴河段,王小垸、天合垸、聯(lián)合大垸最大三角形面積為 3 000 m2,其他區(qū)域最大三角形面積為1 500 m2,唐咀以下河段,深槽區(qū)域三角形最大面積為1 500 m2,其他區(qū)域三角形最大面積為10 000 m2,全部模擬范圍共有86 950個計算單元。

        4.3糙率率定及驗證

        模型率定采用2003年9月實測洪水資料。由于該時段水位、流量變幅較小,且模擬區(qū)域河槽很窄,網(wǎng)格較小,為縮短模擬時間,模型進口采用該時段潛江流量平均值2 460 m3/s,出口采用該時段白斧池水位平均值27.00 m。根據(jù)表4的水位率定結(jié)果,水位計算偏差一般在±0.08 m以內(nèi),精度滿足要求。經(jīng)率定,工程河段深槽糙率取值范圍為0.012~0.02,灘地糙率為0.02~0.037。

        表4 率定及驗證水位Table 4 Calibrated water levels and verified water levels

        模型驗證采用2005年10月7日8時—8日17時實測洪水資料,潛江實測流量平均為3 200 m3/s,白斧池實測平均水位為25.79 m。根據(jù)表4的水位驗證結(jié)果,水位計算偏差一般在±0.06 m以內(nèi),精度滿足的要求,可用于分析不同工程方案下本河段洪水位的變化情況。

        4.4計算結(jié)果

        水位方案1的右支進口段流場變化如圖6(a)所示,方案2右支楊林尾—壕口段流場變化如圖6(b)所示。從圖6中可以看出,方案1后,楊林尾水位下降幅度較大,使得該段比降增大,流速隨之增大;放寬段流速變化不大;放寬段以下由于疏浚以及擴卡,總體上流速呈減小趨勢,且明顯小于工程前。方案2后,沿程水位比降分布及工程前后水位變化趨勢與方案1相似,深槽內(nèi)流速減小,團結(jié)村至垸尾退堤段流速明顯增加。方案3圖6(c)變化更集中于窄深河槽內(nèi)部,槽內(nèi)流速較方案1和方案2明顯增加,槽外流速較小。

        根據(jù)數(shù)模計算成果,在工程前后模型邊界條件相同的前提下,由于聯(lián)合大垸右支河道實施降灘擴槽工程,沿程行洪水位顯著降低,各方案基本都達到了將楊林尾水位控制在31.0 m的目標,其中方案1、方案2、方案 3分別較工程前降低了2.16,1.82,2.18 m,方案2降低洪水位效果相對較差。

        從深泓處流速變化(圖7)情況來看,右支進口處因河槽疏挖,流速明顯增加;放寬段流速很小,且洪水期主流趨直,大流速區(qū)始終位于河中,工程前后流速變化不大;協(xié)心河卡口處工程前為不過水區(qū),退堤后方案1、方案2主泓仍位于河心,方案3深槽擺至右岸,因而方案3流速增加更明顯;黃家口至壕口一帶,左、右灘并存,方案1、方案2后行洪斷面明顯增加,流速有所減小,方案3疏挖右灘為深槽,因此深泓處流速有所增加;壕口至尾部河槽,各方案工程后流速均明顯減小,方案3斷面更為窄深,故流速略大于方案1、方案2。從以上水位、流速變化情況來看,模型計算結(jié)果較為合理,能夠反映工程對河道的影響。

        圖6 各方案工程前后整體、局部流場變化Fig.6 Changes of global and local flow field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ject in different cases

        圖7 流速變化Fig.7 Change of flow velocity

        4.5工程對中枯水位的影響分析

        聯(lián)合大垸右支河道擴挖后,沿程行洪水位明顯降低,為保障東荊河下游中枯水期航運、供水等方面的需求,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工程對河道中枯水位的影響。選取潛江站多年平均流量130 m3/s,以及灌溉保證率P=85%,對應(yīng)流量30 m3/s,作為東荊河中、枯流量級代表,工程后地形根據(jù)方案1確定,進行恒定流模型計算,結(jié)果如圖8所示。中水條件下,右支沿程水位降低,最大水位降幅為0.94 m;枯水條件下,受黃家口卡口及河床地形的制約,卡口以上水位基本不變,卡口以下水位最大降低值僅0.19 m。因此,本工程主要對中水期產(chǎn)生影響,建議工程實施后加強觀測,并配合梯級橡膠壩等措施壅起中水期的水位。

        圖8 中枯水水位變化Fig.8 Changes of water levels in dry season and common season

        4.6推薦方案

        根據(jù)數(shù)學(xué)模型計算結(jié)果,方案2中寬淺型河道的降低洪水位效果不及其他方案,方案1和方案3都可將楊林尾水位降低至31.0 m,考慮到方案1、方案3的挖方量分別為6 991.4萬m3和5 858.6萬m3,因此相同挖方量條件下,方案3降低洪水位效果更加明顯。

        方案2退堤工程投資及征地、移民補償費用巨大,經(jīng)濟上不合理,且寬淺型斷面流速較緩,泥沙易回淤。方案3的窄深型河道平均挖深達7.2 m以上,施工難度較大,需分級設(shè)置擋水圍堰和導(dǎo)流明渠,施工期拖長;同時,窄深河槽流速較大,水流淘刷后更容易崩岸,護岸工程量較大;再者,方案1基本保持了聯(lián)合大垸右支現(xiàn)狀河勢,而方案3形成的渠化河道對現(xiàn)狀河勢改變較大,對航運、岸線引水的影響尚需要論證。綜合上述分析,本文推薦方案1。

        5結(jié)論

        (1)東荊河下游河道近年來洪水位高漲原因如下:一是20世紀70年代治理中僅圍挽了聯(lián)合大垸而深水河槽疏挖工程不到位;二是近年來洲灘民垸持續(xù)圍墾,形成洪障汛前難以切實刨毀;三是來流偏小、沖刷動力不足、聯(lián)合大垸右支進口嚴重淤積。

        (2)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沙洋河段泄流能力仍在18 400~19 400 m3/s左右,東荊河洪水期分流比仍維持在 22%~23%,設(shè)計分流量為 4 250 m3/s。1931年漢口實測水位28.28 m,相當于不分洪情況下的50 a一遇的洪水位,可推算東荊河出口設(shè)計水位(約為30.0 m)。為降低防洪風(fēng)險、達到河道治理效果,兼顧東荊河洪水調(diào)度規(guī)程及聯(lián)合大垸防洪能力,楊林尾控制水位取31.0 m。

        (3)數(shù)學(xué)模型計算表明,各方案降低楊林尾洪水位效果接近,但方案2存在征地移民困難、河道易回淤等缺點;方案3存在岸坡不穩(wěn)、施工難度大等缺點,本文推薦方案1作為東荊河下游河道的治理方案。

        (4)東荊河下游行洪能力與洪水期過流面積密切相關(guān),工程實施后,河道沖淤變化可能影響其過流能力。本文僅進行了定床水流數(shù)學(xué)模型計算,建議下階段需要進一步開展動床模型試驗研究,以優(yōu)化整治方案。

        [1]陳肅利.對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幾點認識[J].人民長江,2003,34(7):1-4.

        [2]荷小花,翁朝暉,張小峰,等.漢江東荊河民垸防洪調(diào)度研究[J].人民長江,2011,42(13):23-26.

        [3]范北林,萬建蓉,黃悅.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調(diào)水后對漢江中下游河勢的影響[J].長江科學(xué)院院報,2002,19(增刊):22-24.

        [4]張慧,黎禮剛,谷利華.引江濟漢水環(huán)境補償工程取水口河工模型試驗研究[J].長江科學(xué)院院報,2010,27(8):1-5.

        [5] 趙奕,周瑾.東荊河防洪治理方略初探[J].人民長江,2013,44(23):29-31.

        [6]長江水利委員會.漢江干流綜合規(guī)劃報告[R].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2012.

        [7]周建軍,林秉南,張仁.關(guān)于興建江漢排洪通道緩解長江和漢江洪水的設(shè)想[J].水利學(xué)報,2000,(11):84-88.

        [8]戴明龍,葉莉莉,劉圓圓.長江上游洪水與漢江洪水遭遇規(guī)律研究[J].人民長江,2012,43(1):48-51.

        (編輯:姜小蘭)

        Study of Flood Control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

        WANG Da-ming1,YOU Xing-ying1,2,TANG Jin-wu3,WENG Zhao-hui1,WANG Lin4
        (1.Hubei Institute of Survey&Design for Water Resources&Water Power Engineering,Wuhan430064,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3.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Wuhan 430010,China;4.Hubei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anjiang River,Qianjiang433100,China)

        In recent years,high flood level lasts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 during flood period.Analysis shows that the United Dyke was surrounded in 1970s during the regulation project of Dongjing River,but deep groove dredging was inadequate.Moreover,reclamation and siltation of dyke in the bottomland are continued,which lead to high flood water level at Yanglinwei station in Dongjing river.In view of this,we analyze the flood control situation of Hanjiang river after the Danjiangkou dam's heightening and the situation of Yangtze river after Three Gorges Reservoir's impoundment.Furthermore,we determine suitable standard of flood control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4 250 m3/s as the import flow from Dongjing river,28.28 m as the export water level of Hankou station,31.0 m as the control water level of Yanglinwei station).Through channel dredging project,the discharge capacity in the downstream of Dongjing river is amplified effectively.We design three schemes for flood control.In scheme 1,current spacing of levee is unchanged and deep groove dredging is needed.Calculated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show that scheme 1 has advantages such as low investment,easy construction,and obvious reduction of flood water level,so we choose it as recommended scheme.

        flood control;Dongjing river;flood control situation;United Dyke;channel dredging

        TV85

        A

        1001-5485(2016)07-0039-07

        2015-05-28;

        2015-07-07

        王大明(1961-),男,湖北武漢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防洪減災(zāi),(電話)18062691928(電子信箱)510312052@qq.com。

        由星瑩(1986-),女,黑龍江鶴崗人,工程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河流動力學(xué),(電話)13607154994(電子信箱)you_tang@foxmail.com。

        猜你喜歡
        工程
        《工程爆破》》征稿征訂
        工程爆破(2022年3期)2022-07-26 01:58:56
        《工程爆破》征稿簡則
        工程爆破(2022年2期)2022-06-17 14:13:56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激情玛丽莎| 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国产女精品| 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自拍国语对白| 久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99p| 91最新免费观看在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久久与欧美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中国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新视频| 国产在线91精品观看|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在中文字幕乱码熟女|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精品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日韩国产欧美| 免费人成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 久久久国产打桩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