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凱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要控制孕婦膳食和嬰幼兒輔食中米制品的比重,理由是米粉中含無機砷,需要用其他谷物來平衡。此外,美國政府準備在業(yè)界推行新的無機砷控制政策,設立100ppb的“行動水平”(1ppb相當于十億分之一),這相當于我們通常理解的限量標準。
人們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連美國人都這么重視無機砷,中國的情況如何呢?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無論是從超市買還是自己在家做,中國家長給嬰幼兒添加輔食都是以大米為主。如果大米含砷,還要不要給孩子吃米粉?孕婦還能不能吃大米飯?
砷元素在地殼中廣泛分布,通過火山噴發(fā)、巖石侵蝕等作用釋放到環(huán)境中,它也可以隨工業(yè)“三廢”的排放污染空氣、水和土壤。所有農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的同時都會吸收一些砷。這些砷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機砷,一種是有機砷。其中無機砷毒性較大,有機砷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并不明顯。
過去受制于檢測方法,測定砷含量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現(xiàn)在科技進步了,科學家逐漸將關注點集中到無機砷上,特別是對大米的無機砷檢測。這不僅是因為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還因為水稻吸收砷的能力比其他農作物都強,比如大米中的無機砷濃度是玉米和小麥的10倍,是黃瓜和西紅柿的30倍,是大豆的100倍。此外,砷污染的地下水或地表水灌溉也是水稻砷含量較高的一個原因。
砷在水稻中的分布并不均勻,其中根部最多,其次是莖葉,谷粒相對較少,其中大約10%~50%是毒性很小的有機砷。好消息是,在加工過程中,稻谷脫殼可以去掉大部分無機砷。和糙米相比,精米的無機砷還可以下降一半以上。
即使如此,誰也不希望把無機砷吃進肚子,因為它是致癌物。對于孕婦來說,無機砷可能影響胎兒的發(fā)育。由于砷無處不在,不可能從食物中完全排除掉,因此只能設置一個限量,既確保我們能有飯吃,又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健康影響。限量的選擇基本上是按照“ALARA”的原則,也就是“as low as reasonable achievable”,即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盡量的低。這里的合理、可行需要綜合考慮食品保障、田間管理水平、經濟承受能力、公眾健康風險、膳食模式等多個因素。
目前,中國對無機砷的控制主要在兩方面:一個是食品,一個是飲用水。生活飲用水以及包裝飲用水標準要求砷含量不超過10微克/升,這和歐盟、美國的標準是一致的。食品方面,中國對谷物、水產、肉、奶、油、菜等多個食品品種均制定了限量標準,是目前全世界最嚴格、最全面的。目前,大米和嬰幼兒谷類輔食中的無機砷限量均為200微克/升。
由于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因此我國對大米中砷的監(jiān)測、研究投入很多。我國在2005年就設定了大米中無機砷的限量標準,并逐步積累了比較全面的科學數(shù)據(jù)。正因如此,2014年中國大米砷限量標準被國際采納,成為國際標準。這雖然不值得驕傲,但至少表明中國在大米砷的風險控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制定限量標準后的十多年里,我國大米中砷的污染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至少抽檢了7000批次糧食及其制品,其中包括3000多批次大米及其制品,均未發(fā)現(xiàn)砷超標的情況。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先后抽檢40個廠家161批次嬰幼兒輔食,也未發(fā)現(xiàn)砷超標問題。
從文獻報道的數(shù)據(jù)來看,近年來大米中無機砷超標的比例也非常低,大多為每升幾十微克,超過90%的大米或嬰幼兒谷類輔食中的無機砷含量低于100微克/升,也就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準備推行的“行動水平”。
因此總體而言,中國大米中砷的風險可能沒有公眾想象得那么高。對于普通人而言,并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均衡膳食即可。當然,為了保護孕婦和嬰幼兒的健康,采取一些預防性措施也未嘗不可。比如,對于孕婦,可以米飯、面條換著吃。對于嬰幼兒,超市有專門的谷物類輔食,可以放心選購。如果在家做,可以將精米淘洗兩三次,煮得軟爛些,配少量的肝泥或肉泥。除了大米,也可以買些龍須面或燕麥片換換口味。此外,水果不要榨汁喝,讓孩子食用果泥、果肉更好。如果吃蝦蟹和貝類,建議去掉內臟和腺體(比如蟹黃),它們是污染物聚集的地方。海藻類也常常富集無機砷,需要控制攝入量。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