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中
有一首歌唱道:
“我的心愛在天邊,
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
茫茫草原天地間,
潔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邊。
呼倫貝爾大草原,
我的心愛,
我的思戀……”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呼倫貝爾草原最美的季節(jié)。
踏著這美妙的歌聲,我在它最美的時候來到了這里。
巴爾虎草原
巴爾虎草原,因巴爾虎部落而得名。巴爾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巴爾虎草原曾是成吉思汗的歷史舞臺,這里又是元王朝最后的消亡之地。
油菜花黃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中外馳名的天然牧場陳巴爾虎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堂。碧藍的天空流淌著雪白的云,綠油油的草原上,各種顏色的野花爭奇斗艷,一群群的牛羊、彪悍的駿馬給草原帶來了無限生機。號稱“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蜿蜒其間,宛如銀鏈在綠茵中閃爍。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完美的畫卷, 陳巴爾虎草原是這樣令人神往。
青草肥美,牛羊遍地
莫日格勒河
莫日格勒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西麓, 由東北向西南流經(jīng)呼倫貝爾大草原, 注入呼和諾爾湖后流出,匯入海拉爾河,全長290 多公里,屬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水系。
莫日格勒河在陳巴爾虎草原流過,它仿佛是草原上一條盤旋的玉嬌龍,每天在草原上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的嫵媚身姿。莫日格勒河河水并不寬闊,最寬處也不過五六米。因為它是由涌泉匯聚形成的,且它所經(jīng)過的區(qū)域多是杳無人煙的山地、草原,所以河水很是潔凈, 完全沒有經(jīng)受污染,晶瑩而又圣潔。
銀河濕地
恩和之晨
我站在高處俯瞰,只見那蜿蜒的河水,就像是一條被勁風(fēng)舞動的蔚藍色綢帶,悠然飄落在碧綠如玉、平坦無垠的大草原上,一會兒東行,一會兒西走,一會兒南奔,一會兒北進。你看它, 如詩的婉約韻律,如畫的飄逸線條, 如歌的跳躍音符,如書法的酣暢墨意。成群的牛羊和馬匹在河水中暢飲,遠處還有散落如玉的羊群,蔚藍的天空布滿變幻的白云,這就是莫日格勒河風(fēng)光啊!良久良久我們也不愿意離開, 若不是還有行程,真想就坐在這里靜靜地看下去。
油菜花海
汽車駛出了草原中間的土路,開上直奔東北方向額爾古納市的公路。我沒想到路況是那么好,走在這樣的路上真是一種享受,兩邊是無垠的綠毯,中間是黝黑的道路,車輛極少,順暢快捷。
中俄邊界小村——臨江村
另一個沒想到的場景馬上又出現(xiàn)了,路旁竟然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 當汽車駛上公路后不久,我們就迎來第一波油菜花海潮。綠色的草原中閃出一片金黃,像一大塊黃色的地毯鋪展在大草原上,沒有盡頭。
車窗外,那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詫到了極點。本就像地毯的嫩綠色草原, 再加上猶如刺繡工精心創(chuàng)作的黃色的明亮圖案,漫無邊際地隨丘陵而起伏, 延伸在空曠的草原上,既美麗又壯觀。
我不只一次地到過南方著名的油菜花地,比如婺源、漢中。那是另一種美麗,就像盆景,精細迷人。而這里則是大氣磅礴,令人震撼。如果把江南秀美的油菜花田比作婀娜多姿的小家碧玉,那內(nèi)蒙草原油菜花田的粗獷遼闊,就像是騎著駿馬馳騁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壯漢,更多出了一份彪悍與雄渾之美。
額爾古納河畔
根河濕地
額爾古納市最著名的是拉布大林(額爾古納市府所在地)附近的根河濕地,走上濕地旁邊的高坡就可以一覽無遺地欣賞濕地風(fēng)光。
根河濕地為“亞洲第一濕地”, 是目前中國保持原始狀態(tài)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濕地,有約180 萬畝!站在濕地的觀景平臺,放眼望去,無邊無涯,對面的山地與我們觀景的高地中間是一大片海洋一樣的綠濤,濕地中那條任意曲折、飄逸如帶的河流叫作根河。由于保護措施到位,這綠濤之中沒有放牧,見不到牛羊。這片濕地是中國最美的河谷濕地,清澈的根河靜靜流淌,曲水環(huán)抱草甸,岸邊矮樹灌木叢生,綠意盎然,花草搖曳,山間白樺林連綿成片。這是一片近在眼前的融入自然的凈土。
萬頃白樺林
離開根河濕地,向北40 公里,路邊就是一大片綿延不斷的白樺林。
滿洲里國門
下了車,進入林地觀賞。旁邊的牌子上介紹說,這片白樺林面積達7 萬公頃,長數(shù)十公里,面積廣闊。令人稱奇的是這兒生長著的竟然是清一色的白樺,沒有任何一棵雜樹。白樺素有“林中美少女”之稱,白皙高挑,亭亭玉立。你看那那一棵棵白樺樹,真好似熙熙攘攘的白衣少女鼓掌歡迎我們到來。我們徜徉其中,靜聽樺林里的天籟,呼吸芳香的空氣,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盛筵。
白樺樹是額爾古納市的市樹,也是額爾古納河對岸鄰國俄羅斯的國樹。
俄羅斯民族鄉(xiāng)恩和
恩和是額爾古納市的一個俄羅斯民族鄉(xiāng),我們住在一家俄羅斯族人的民居客棧,主人叫瑪露夏,是個60 多歲的老人。
幾乎所有去呼倫貝爾旅游的朋友大都想走北線,因為那里有額爾古納河、有俄羅斯民族鄉(xiāng)。民族鄉(xiāng)最具特點的是華俄后裔,他們長著一副歐式面孔,卻說著地道的東北話,間或也帶有一點山東或者河北味兒。他們居住的房子多數(shù)是俄羅斯人喜歡的“木刻楞”, 他們的衣著打扮尤其是婦女還保留著俄羅斯女人的好多習(xí)慣,比如頭系三角巾,身穿大花裙等等。這些中西合璧的人文風(fēng)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前來觀光游覽。
額爾古納河畔的華俄后裔形成于19 世紀末至20 世紀初的清末民初,中原“闖關(guān)東”和修筑中東鐵路后留在邊境地區(qū)的中國勞工構(gòu)成了清一色的單身男子移民大軍,與大量越境居住的俄羅斯人雜居,在地廣人少的額爾古納河畔演繹了一段段兩個民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并最終繁衍出一個特殊的人類族群。
瑪露夏的外祖母是俄羅斯人,所以她是第三代混血兒,可是冷眼一看, 覺得就是一個純純粹粹的俄羅斯人。她對我們非常熱情,嘮了不少家常話。她有5 個孩子,其中3 個是女兒,過得都很好。她跟我們說,早先她家過的很窮,甚至都不好意思去俄羅斯那邊的親戚家,怕人家笑話。如今好了,改革開放,又搞了旅游,開了家庭旅館, 所以美滋滋地去了一趟俄羅斯,那邊的親戚反過來都很羨慕她。
瑪露夏家的院子很大,好幾畝地, 院里還支著一架俄羅斯人喜歡玩的秋千。
恩和的清晨是極美的,遠山、草地、小河、木刻楞,還有薄如輕紗的一層晨霧,大自然美的要素幾乎都集中在這里了。
額爾古納河
呼和諾爾湖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正源,全長970 公里,流域面積15 萬平方公里, 上游是發(fā)源于大興安嶺西側(cè)吉勒老奇山西坡的海拉爾河,同蒙古境內(nèi)流過來的鄂嫩河在根河口匯聚,向下稱為黑龍江,蒙古帝國及北元時期是中國內(nèi)陸河。1689 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定, 成為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
額爾古納河,蜿蜒曲折地勾畫出了中國雄雞狀版圖上巨冠的輪廓。如今,界河已被開發(fā)成風(fēng)景區(qū),供游人游覽。我們很長的一段路都是沿著界河走的,在室韋鎮(zhèn),我們乘船沿寬不過十余米的界河游覽,俄羅斯的土地近在咫尺,軍事設(shè)施清晰可見,三色的俄國國旗獵獵招展。一條公路大橋橫跨界河,橋的中央是兩國的分界線。
橋上有武警站崗,中國一側(cè)有游客上來參觀。
邊界小村臨江村
坐落在額爾古納河畔的臨江村是一個環(huán)境幽美,淳樸自然的村莊。臨江村有120 戶人家,其中八成是俄羅斯華籍后裔,走在臨江村的街路上你看到的多是帶有俄羅斯血統(tǒng)的俄羅斯少數(shù)民族人群。額爾古納河靜靜地從這流過, 滋養(yǎng)著兩岸的一草一木。靜靜的界河、安靜的小鎮(zhèn)、異國崗上的哨兵,都那般幽然安寧。
滿洲里國門
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fēng)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第五代國門景區(qū)為國家AAAAA 級旅游景區(qū),坐落于滿洲里市區(qū)以西8 公里處中俄兩國鐵路連接點中方一側(cè), 與原蘇聯(lián)國門相對應(yīng)。建筑風(fēng)格為后工業(yè)時代風(fēng)格,國門呈“門”字型,莊嚴偉岸。
第41 號界碑,是1994 年8 月中俄兩國勘界結(jié)束時定在中俄邊境線上的界碑,威武的武警戰(zhàn)士站在哨位上執(zhí)勤。
呼和諾爾湖
“呼和諾爾”蒙語意為“青色的湖”。美麗的呼和諾爾湖占地12 平方公里,湖水北連莫日格勒河,南接海拉爾河。潔白的蒙古包猶如朵朵白蓮花盛開在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如五彩珍珠散落,湖面上百鳥齊飛,野鴨成群, 天鵝徜徉,形成了獨特的草原自然生態(tài)景觀。
它雖然沒有呼倫湖廣闊浩瀚,卻非常秀美嬌柔。一種開著黃色小花的水草點綴著乳藍的湖面,湖水靜謐,岸邊游人極少,讓我恍惚間覺得是一不小心闖入了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