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 瑩
常磊的靜物之“旅”
文/倪瑩
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孕育出新的生命與文明,然而繪畫領域更是歷來遵循的自然規(guī)律。新的畫風與派別也是在時代的“催育”下千奇百怪,可是畫家常磊沒有被眼前的浮華所蒙蔽雙眼,他堅持技法高于形式的創(chuàng)作理念,帶我們進入其夢幻安詳?shù)撵o物之“旅”。
常磊;靜物;油畫;創(chuàng)作理念
可以慶幸地說,筆者與畫家常磊也算是師出同源,所以多少有些許親切感,頗為喜愛畫家的靜物系列,他的畫面中充斥著童趣和安靜美。
1972年常磊出生于安徽懷遠。隨后其本、碩相繼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到現(xiàn)在為止各工作室都流傳著常磊夜以繼日的繪畫歷程,為我們系服務20年之久的畫框定制者錢大爺一提起常磊也是贊不絕口,稱常磊是他迄今為止見過最用功的學者,在他那訂制的畫框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正是他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其從昔日的學生成功轉變成今日的畫家。除了特殊事情外,他每日的繪畫時間從不低于6個小時,多年如一日。靜物作品是貫穿其繪畫生涯的主線之一,即使畫的人物畫,也少不了部分娃娃的出現(xiàn),這就是常磊作品的標志,無需過多言語,盡在畫面中。
2010年常磊隨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云教授率領的中國油畫藝術代表團一行歷時30多日的參觀、學習及創(chuàng)作,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臨摹倫勃朗作品,也是其不斷提升的因素。畫家早期的作品由“外形式”與“內形式”兩個部分組成,自然與形式的一體關系,在二維平面的繪畫語言中審美意圖的實現(xiàn)不是依靠一種概念或原則的推導,而是具體的實踐過程。他的畫面富有“寫實”之趣味,“Taste”即趣味,本意味覺。用的人多了便被用來形容一種通感,經常出現(xiàn)于描繪感覺的詞句之中,意指鑒賞之情趣。在西方美學與文藝理論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對于趣味的鑒賞與認同是無法達成一致的,因為趣味的判定是見仁見智的,沒有一定的優(yōu)劣之別,更沒有絕對的標準可參照之。故常磊的“靜物寫實”之趣僅限筆者的判斷與總結,并不代表大眾之觀點。
常磊/自畫像 2011年
畫靜物都是繪畫者的必經之物,然而近現(xiàn)代畫得好的又保留自己獨特韻味的可是少之又少,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需要深厚功底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
常磊筆下的靜物時常會給予觀者一種祥靜之美,讓人不由自主地駐足去聯(lián)想靜物的擺放過程和繪畫中的光線變化,看似普通的一幅蔬菜靜物畫,呈現(xiàn)出來的韻味卻是意想不到的,畫面中的色彩和諧緊湊、舒服協(xié)調、深淺自由。給人如此靜謐的視覺享受定是出于畫者內心的祥和、廣博和擁有一顆平淡的心。可以從畫家的作品中看出他多年來對于靜物的偏愛,時移世易,不變的是其畫面中安穩(wěn)的靜物,它們好似一個個安享晚年的老者相互依偎著,靜靜地欣賞著那個賦予它們生命的繪制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緊緊圍繞著主體物,根據畫面的需要,他會增添些許裝飾物,那出現(xiàn)在其靜物作品中頻率最高的便是白色襯布,那不同的作品中當然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姿態(tài)與張力、色調與質感,既是其主體物的完美襯托者,又是畫面中永不褪色的主角,久而久之,白色襯布已然是其靜物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其畫面中不可缺少的美。
常磊 /紅薯 2012年
任何一種風格的作品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獨特的地域特點?,F(xiàn)當代,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人們越來越見怪不怪,任何畫風都成了別人投機取巧的捷徑,至于畫的什么,耐不耐看已經不重要了,只追求給觀者帶來的視覺沖擊力。同樣,身處于這樣一個視覺文化昌盛的時代,追求形式上多變與風格上創(chuàng)新的洪流不斷淹沒那些安分守己的畫者,紛紛趟入這世俗的大潮中爭個頭破血流、面目全非,渾然忘記當初繪畫時的初心。只有極少數(shù)的畫家出淤泥而不染,只身尋覓著自我追求的道路。
常磊 /娃娃 2008年
常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專注于自己的一片靜物天地,每天與這些娃娃、蔬菜、陶罐“對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自我藝術語言??梢哉f窗外雷雨交加,屋內好似世外桃源,一丁點兒都不影響他的繪畫。如此心性,離不開其自身的篤定與執(zhí)著;正是其不變的初心,鑄就成一幅幅遠離世俗、耐人尋味、貼近生活的靜物美。
常磊以再現(xiàn)的藝術形式,實現(xiàn)了自然美的成功轉換,并以此完成了體積、形體的塑形,果斷地運用色彩來決定內容。因此,品評過他作品的每個人,都會記住這些安靜的“人”和“物”,這是屬于常磊的藝術符號,更重要的是我們透過這些靜謐再現(xiàn)了體積,也同時尋找到了一種來自安徽傳統(tǒng)的寧靜和優(yōu)美。
“從藝術生長的意義上講,地域性越強的藝術,越有可能成為世界性藝術。”正是安徽獨特的社會文化土壤孕育出了獨特的常磊。
注釋:
①朱德義.博特羅的“胖人”之美[J].中國油畫,2016(1).
[1]常磊.“寫實”繪畫的形式語言分析[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
[2]常磊.常磊作品[J].美術之友,2009(2).
【倪瑩,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