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自戀型人格大多表現(xiàn)為自我重視,自我膨脹,自我評價過高,自認為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傾向于極端的自我關注,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
首先,讓我們走進一則著名的古希臘神話故事。有一位名叫納喀索斯的英俊少年,一天,他在碧藍色的湖水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倒影,便一見傾心,再無心顧及他人他事,在水邊依依不忍離去,最終憔悴而死。后來,心理學家便以納喀索斯來命名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最突出的特點是極端的自我中心。生活中,這種人大多表現(xiàn)為自我重視,自我膨脹,自我評價過高,自認為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傾向于極端的自我關注,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以及從他人那里獲得關注與羨慕的愿望。聽到別人的贊美之辭,就沾沾自喜,聽到別人的批評,或者表現(xiàn)為暴跳如雷,或者表現(xiàn)為不屑一顧,不承認自己有錯。在和別人相處時,期望他人給予特殊的偏愛與照顧,很少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對別人的才智十分嫉妒。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常常人際關系很糟,容易產(chǎn)生孤獨抑郁的心情,加上有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往往容易產(chǎn)生失敗感。
具體說來,自戀型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
無法接受別人的拒絕和批評,直接反應是憤怒、敵意,甚至會采取報復行動。
認為別人的關注、贊美、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喜歡頤指氣使地要別人為其服務。
自我評價極高,自我中心意識太強,渴望別人持久的關注。
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份的幻想。
缺乏同情心,對人冷漠,很少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
責任感弱,做錯事總會尋找借口為自己解脫。
熱衷與他人競爭,希望打敗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優(yōu)越。
對比自己強的人充滿嫉妒與敵意,有一種“我不好,也不讓你好”的心理。
只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5項,就可以診斷為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怎樣形成的
生活早期來自父母或他人的經(jīng)常的過分寵愛和過高評價,是滋生自戀型人格的溫床。從阿燕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通常這樣的人在童年時期,受到過多的關注和無原則的贊賞,同時又太少承擔責任,太少受到批評與挫折。從動機上來看,自戀型人格的最根本動機,是得到他人的贊賞與愛,然而,他們對他人的冷漠和藐視,恰好使他們得到最恐懼的后果——被他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