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皎
在這么一個到處彌漫著一夜暴富和一夜成名的黃金時代,人們的G點越來越多,然而記性越來越差,不論熱情高漲還是義憤填膺,都好像被注了水,來得猛去得快,情緒比經(jīng)濟形勢先行一步呈現(xiàn)出了泡沫的陣勢。
壓抑或亢奮,分別緣何而來?抑或不過是一體兩面?
在比任何時候都集體侵占更多參與更多之后,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更加孤獨和更加不快樂?
秋微說,自己的《男人相對論》,就產(chǎn)生于對這樣一個不解的背景下。
她寫了三個故事,講男人,女人,以及男人和女人。講他們在踉踉蹌蹌的或狂歡或倉皇的烏合之中,經(jīng)歷怎樣的擁有和失去。
見到秋微,是在北京的一場新書發(fā)布活動中,那天不是周末,但讀者來了不少,閨蜜許晴特地從拍戲的南非趕回,與好朋友丁丁張、張皓宸一起為她“站臺”。許晴說:“很少能有一個人,讓我看著他就想笑,她說什么,我覺得都對。這很少中的一個,就是秋微。只要聽到她的召喚,無論天南海北,我都會回來?!?/p>
秋微則調(diào)侃自己“愛管閑事綜合征時常發(fā)作,因此有很多朋友?!?/p>
不只是朋友,秋微還有很多非常信賴她的讀者。一個女孩,默默聽了兩個小時,走上前找秋微,說了一會,眼圈就紅了。后來秋微對我講,情愛確實是自己敏感又擅長的領(lǐng)域,用書寫的方式,大概能幫更多的像剛才的女孩一樣的人解惑。
秋微常被稱為活在當代的張愛玲,可她對愛情的理解要抽離得多,也“古怪”得多。秋微說,愛情中有自私,也需要清醒,也許兩個人對愛情的走向,會有不同的期許,也許在油鹽醬醋的生活中,優(yōu)點會向缺點低頭。
她在乎在情感里面,兩個人有沒有讓對方變得更好,讓自己變得更好。她不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因為現(xiàn)實本就難有理想化的人生,難有足夠多的性情、膽識和耐性。
自己的與他人的,經(jīng)歷的與看見的,秋微把對“人”本身的興趣與那些不眠不休的哀歡喜怨,推心置腹地放在自己文字中刻畫的人物里。
她想用故事中的因果,表達一份由來已久的在乎:“在抑郁并狂歡著的世道中,你的愛,還好嗎?”
Q&A
Q:為什么將故事中的一對主人公設(shè)置成臺灣男人和上海女人?
A: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這兩個地方的人會有偏見,有很多的看不懂。我恰好有些臺灣的朋友,而我媽媽是上海人,我也在上海生活過,我希望表現(xiàn)一些典型或非典型型。比如很多人眼中“上海女人”是中國女人中最接近“愛情”幻象的一個品種。當然也有極端的例外,我就曾遇上過一個追求者,有一次他問我,“你是哪里人”,我說我是銀川人,他有些意外,因為他覺得我看起來很江南,但又舒了一口氣地說,“還好你不是上海人,因為我發(fā)誓再也不會找一個上海女朋友”。當然,我心想,這才哪到哪兒啊,但在好奇中也問了他的傷痕來由。
他說了之前的上海女友對她的影響,滿帶憤怒,后來我把這個情緒,也用在了這本書的人物塑造中??赡軐懽鞯娜耍紩苊舾?。
Q:聽說,為了寫這本書,你努力抽煙,又努力戒煙,這是為什么?
A:第一個故事就是姐弟戀,我問了很多有這種經(jīng)歷的人,特別是男孩子,“你喜歡她什么?”排名前幾位的答案,比如性感,比如不像小女孩那樣粘人??墒钦娴牟徽橙薕K嗎?其實不OK,你還是需要她有粘住你的時候。那為什么還有吸引?對于男孩子來說,年輕的時候,需要有人帶你去冒險,嘗試一些禁忌,所以這本書里,主人公第一次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帶著男孩抽煙。我為此看了很多電影,練抽煙練得天昏地暗,去提煉并感受那個意味。大致明白女人抽煙是什么樣子,要很輕盈,手勢,煙與臉的角度都有講究,遞煙的時候,要有挑逗,又不能粗俗,并且對方拒絕,還得有余地,我就對著鏡子天天練,能吐煙圈,也練出來煙癮,很拼吧?后來寫完了,開始戒煙。
Q:你有過姐弟戀的經(jīng)歷嗎?對方有沒有問過你,你喜歡他什么?
A:我更想說,但凡是正常情況下,一個三十幾歲,有品位有閱歷的人,如果想要把一個二十幾歲的,有幻想有追求的人招至麾下,那簡直就是探囊取物。不要以為,只有三十幾歲的男人對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容易構(gòu)成殺傷力,反過來也完全一樣,一個三十幾歲別有風韻的女人如果想把一個二十出頭的男孩子弄到手,也很容易,可能更容易。一個人的人生中,有那么幾次,被征服,被拋棄,被忘卻,還能記得那一段里的好,這是藝術(shù),藝術(shù)就是求之不得依然記得的好。
Q:你對愛情有沒有秉持的定理?
A:如果你想結(jié)婚,你就不要還想戀愛。我覺得婚姻和戀愛是兩個領(lǐng)域的事情,我們會因為戀愛而結(jié)婚,但婚姻中不可能依然充滿戀愛的激情,婚姻中有其他不可取代的東西,比如《紙牌屋》的兩人,它們彼此成就,非常棒,他們是家人,重要,但和持續(xù)地荷爾蒙分泌沒有關(guān)系了。因此我不喜歡戴安娜——你是平民,你想嫁給王子,同時你還想要愛情還想要自由,想要榮譽,怎么可能呢?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有朋友是全職太太,也有朋友把家庭與事業(yè)平衡得很好,我尊敬所有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不用比較,不用哀怨,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
Q:你認為與前任保持什么關(guān)系比較好?現(xiàn)在的感情狀態(tài)是怎樣的?
A:保持客氣,沒有必要老死不相往來,但也要注意人家后來的交往對象是否介意,不要給對方造成不便。我個人也是這樣做的,我桃花挺旺,但上一段感情還沒有療愈完,我不會著急地一定要有人陪,還是要內(nèi)觀,要自省和思考。
Q:對于《男人相對論》這本書,朋友們給你反饋了怎樣的讀后感?
A:感恩我的朋友都是三觀很正的人,不會為了目的不顧道義,對我說話,也是直言不諱。畢飛宇老師說,“你要下筆再狠一些,很多女作家要么是順著自己寫,要么是完全逆著自己寫,你可以再大膽一些?!睂ξ液苡袉l(fā),我現(xiàn)在更靠中間,有點啰嗦,還不夠鮮血淋漓。
Q:想把書推薦給什么類型的讀者?
A:人與書的緣分就像人與人的緣分一樣。我有個讀者,每次活動都來,她今年才大二,從初中開始就看我的書,我問過她,“這個內(nèi)容對你來說是不是太晦澀了?”她說“哈哈,都懂。”我想我上大學時,其實看得更晦澀:薩特,米蘭·昆德拉,卡夫卡……其實當時未必都看明白了,但這就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