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寧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漁沃街道辦事處 山東 菏澤 274000)
不同農藝措施對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
□彭偉寧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漁沃街道辦事處 山東 菏澤 274000)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農耕區(qū)域都屬于季風區(qū),這種分布狀況,使得在暴雨條件下,由于雨水、徑流的沖刷使得我國坡耕地的土壤受到嚴重侵蝕。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該區(qū)域的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農業(yè)的發(fā)展。對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多種農藝措施的實施,從而實現(xiàn)對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有效控制。
農藝措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氮磷流失;控制措施
為了更好的推動農藝措施對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筆者進行了相關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筆者設置了5個徑流區(qū),分別編號為T1、T2、T3、T4、T5,并于6月份對于該區(qū)域進行種植。
在這五個區(qū)域中,筆者在T1~T4四個區(qū)域中,以農藝措施以及植物籬的方式進行栽種。其中T1種植玉米,施肥過程中主要采取平衡方法;而T2則種植玉米并間作黃豆,實行壟作法,在施肥方面主要采取普通方式施肥;T3區(qū)域主要種植玉米間作黃豆,仍以普通方式進行施肥作業(yè);最后的T4區(qū)域主要種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進行施肥。
在實驗過程中,為了形成實驗對比、提高實驗結果的科學性以及嚴謹性,筆者以T5為對照組,該區(qū)域主要種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施肥。
2.1 侵蝕量與徑流量
事實上,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導致種植區(qū)域養(yǎng)分流失以及土壤流失等狀況出現(xiàn)的最大推動力就是徑流量。對此,筆者在相關的實驗過程中進行了相關的數據統(tǒng)計,具體內容見表1。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得知各區(qū)域因降雨而產生的侵蝕量以及徑流量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順序為 T1<T4<T3<T2<T5。
表1 不同區(qū)域地表徑流和土壤侵蝕量
通過相關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通過平衡施肥的方式進行施肥作業(y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坡地的泥沙侵蝕問題,除此之外,這種施肥方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作物的生長,并促進作物在實際的生長過程中具有更強的抗蝕力以及攔蓄作用。
此外,在種植方式這一方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使用間作以及壟作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坡耕地區(qū)域的水土流失問題的高效控制。
2.2 氮磷流失特征
通過相關的實驗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相關作物的生長,其流失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生了改變。而隨著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種植區(qū)域中氮元素流失也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其順序為抽雄期>拔節(jié)期>成熟期,而磷元素的流失順序為拔節(jié)期>抽雄期>成熟期。
此外,通過相關的觀察還可以得知,在進行相關的種植實驗過程中,隨著玉米對于種植區(qū)域土壤的覆蓋度不斷上升,使得地表徑流逐漸減少,而各種微量元素的流失速度則逐漸減慢,由此可知在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情況同植株的覆蓋率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不僅如此,通過相關的對比實驗還可以得知:在實際的坡耕地種植過程中,通過借助植物籬措施、并實行壟作法的種植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氮元素的流失。不僅如此,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單獨使用植物籬方式難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對此,則需要相關人員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將植物籬與平衡施肥的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實現(xiàn)坡耕地水土流失以及氮磷流失的有效控制,相關部門逐漸采取了相關的措施。本文主要借助相關的對比試驗,從而了解到如何借住農藝措施實現(xiàn)對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通過相關的實驗可以得知,在加強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將植物籬與平衡施肥的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使用,從而實現(xiàn)坡耕地農業(yè)的發(fā)展。
[1]張麗,劉玲花,程東升,趙建偉,戢正華,賀茂銀,周懷東,朱端衛(wèi).不同農藝措施對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水土保持學報,2009,(5):21-25.
[2]王向陽.不同農藝措施對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農業(yè)與技術,2016,(12):31.
[3]和壽甲,潘艷華,劉恩科,嚴昌榮,郭玉蓉,何文清,劉勤,劉爽.不同農藝措施對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響[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0,(6):1939-1943.
1004-7026(2016)18-0035-01
S157.1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