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合
(廣東科技學院,廣東 東莞,523083)
?
機械與模具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大型注塑模具設計
張維合
(廣東科技學院,廣東 東莞,523083)
摘要:根據汽車前大燈反射鏡的結構特點,設計了一副采用側向抽芯機構、電加熱管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大型注塑模具。分析和研究了該模具的成型零件、排氣系統(tǒng)、澆注系統(tǒng)、側向抽芯機構、溫度控制系統(tǒng)、導向定位系統(tǒng)和脫模系統(tǒng)。生產實踐證明,模具結構先進合理,動作安全可靠。
關鍵詞:車燈反射鏡團狀模塑料側向抽芯機構加熱管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是車燈中最重要的零件,其功能主要是對燈光進行反射和聚光,避免燈光直射。汽車前大燈反射鏡反射面粗糙度很低,為0.05~0.10 μm,所以對模具要求高。以前汽車前大燈反射鏡采用的是壓注成型,這種成型方法廢品率高,生產效率低,且對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有不利影響。下面介紹的是注射成型方法所用的注塑模具結構,這種模具生產效率高,制品精度高。
1塑件外觀要求與結構分析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又名反光鏡)位于透鏡與裝飾框內側,與透鏡裝配在一起,通過透鏡可以從車燈外面看到反射鏡。塑件為外觀件,表面鍍鋁,屬于高光電鍍件,外表面有大面積花紋作為表面裝飾。
圖1所示為某品牌汽車前左大燈反射鏡零件示意,材料為BMC(團狀模塑料),此種材料為特硬性材料,縮水率幾乎為零[1],在模具設計時不需要放收縮率。因為其是特硬塑料,尺寸精度高、加工性能好,但是流動性較差。塑件尺寸為:277.7 mm×177.9 mm×127.1 mm。塑件的結構特點如下。
1)外觀面要求極高,外觀面不允許有斑點和澆口痕跡,更不允許有收縮凹陷、熔接痕和飛邊等缺陷;2)塑件為電鍍件,外觀面脫模斜度設計要合理,一般至少要保證5°以上;3)塑件外形復雜,曲面光潔度高,塑件外側面有3個倒扣,需要側向抽芯。前右大燈反射鏡零件圖與前左大燈反射鏡零件圖鏡像對稱,此處略。
圖1 汽車前左大燈反射鏡零件
2 模具結構分析
一模二腔,一次成型前右大燈反射鏡和前左大燈反射鏡2個塑件。模具優(yōu)先采用標準型兩板模注塑模結構。從模具的動作安全可靠以及加工的角度考慮采用“斜導柱+滑塊” 的側向抽芯結構。模具外形尺寸為860 mm×680 mm×618 mm,總重量約2 t,屬于大型注塑模具。
2.1成型零件設計
模具的成型零件和模板采用一體式,與分體式結構相比,其優(yōu)點是結構緊湊,強度剛性好,模具體積小,避免了開框、配框和制造斜楔等繁瑣的工序。
大燈反射鏡內表面要求很高,粗糙度小,不允許有頂針和鑲拼痕跡,故必須由定模成型,外表面相對要求較低,由動模成型。由于側向抽芯在動模板上,所以開模時成型塑件不會留在定模。
由于本塑件屬于高光件,表面需真空電鍍。在設計本模具時,首先要注意模具材料的選用,因為要高拋光,所以定動模要選用硬度高的材料,如鋼材8407或2344,并需要淬火處理,熱處理洛氏硬度為52~56。BMC流動性差,動模板型腔的四周需要設計溢料槽,溢料槽底部需要設計頂針,便于溢料頂出,如圖2所示。
2.2澆注系統(tǒng)設計
在注塑模具設計中,塑件的進膠方式決定了模具的排位方式與模具類型。
由于成型塑件為透明塑件,不能采用點澆口從中間進料,故采用側澆口澆注系統(tǒng)。又由于透明塑件不能有氣泡、霧暈等成型缺陷,故澆口采用扇形澆口。這種澆口不但成型質量好,而且切除方便,切除后在塑件表面留下的痕跡較小,不會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針對BMC料流動性差的問題,在設計流道時流道要粗且短,澆口設計成側澆口,詳見圖3。
2.3 側向抽芯機構設計
側向抽芯機構是本模具最重要的核心結構。塑件為汽車前大燈左右反射鏡,屬于2個對稱零件。每個塑件外側均有3個倒扣,因而模具外側共有6個滑塊。模具操作側、反操作側和天側各設計2個滑塊抽芯,詳見圖2。
模具的6個側向抽芯機構抽芯距離均為30 mm,結構均采用“動?;瑝K+定模斜導柱+限位夾+擋銷”,動作安全可靠,抽芯方向見圖2。
需特別注意的是,天側滑塊(即向上滑動)由于離開斜導柱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能回位,為保證安全可靠,一定要采用DME(美國標準)或HASCO(歐洲標準)限位夾,只有彈簧很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因為彈簧在重力作用下會收縮,且容易疲勞失效。限位除采用限位夾外,還增加了限位螺釘33,作為雙保險。
2.4溫度控制系統(tǒng)設計
溫度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好壞對模具的成型周期與產品成型質量影響很大。由于塑件采用BMC材料,流動性很差,故模具采用加熱系統(tǒng)而不是采用冷卻系統(tǒng)。加熱管的布置與水路布置類似,與水井相似,既可以設計成豎向布置也可以設計成橫向布置。采用加熱系統(tǒng)的模具,定、動模上下左右都需要設計隔熱板來隔熱,隔熱板厚度為8 mm,材料為尼龍板。
本模具定動模溫度控制系統(tǒng)為:定模設計了62個加熱管,動模設計了58個加熱管。發(fā)熱管直徑有4.9,10.7,16.1 mm 3種。型腔表面距離發(fā)熱管大約40~50 mm,各發(fā)熱管之間的距離大約80~100 mm,發(fā)熱管功率約為80~100 kW。布置加熱管要注意,線槽拐角處需要倒圓角,避免損壞線路。每一模需要設計一支探溫針,布置加熱管間距要均勻,發(fā)熱管孔要比發(fā)熱管大1 mm,深度也要深1 mm,因為發(fā)熱時會膨脹。
圖2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注塑模具結構
圖3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注塑模具澆注系統(tǒng)
2.5導向定位系統(tǒng)設計
在汽車注塑模具設計中,由于模具大,塑件外觀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也高,因此對模具的導向定位設計非常嚴格,導向定位系統(tǒng)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成型塑件的精度和模具的壽命[2]。
本模具在4個角上各設計了1支圓導柱和4個0°精定位結構,見圖2。其中4支圓導柱尺寸為60 mm×310 mm,安裝在定模側,由于塑件開模后留在動模側,這樣就不會影響塑件取出。同時4支圓導柱在開模時還起到支撐腳的作用,方便配模。
2.6脫模系統(tǒng)設計
本模具的推出結構為頂針(即推桿),模具在定、動模開模后,依靠推桿推出塑件與流道凝料,模具安裝后,推件固定板通過連接柱37與注塑機頂棍連接在一起,頂針、復位桿等推件由注塑機頂棍推出和拉回復位。4支復位桿旁邊不用再加復位彈簧,但在與之接觸的定模板位置要設計硬塊40,材料為45#或S50C鋼,表面氮化處理。推桿設計要大些,推桿數(shù)量要多些,這是因為BMC的塑件很硬,對模具的抱緊力較大,要求頂出力也較大。
2.7 模具強度與分型面定位設計
在汽車注塑模具設計中,設計者首先必須保證模具強度和剛性,這是保證模具壽命和塑件精度的必要條件。要保證模具強度和剛性,首先模具結構要合理,尤其是分型面定位結構的大小和位置要合理,其次還必須保證成型零件尺寸和模架尺寸合理,既要滿足成本要求,又要滿足強度要求。
本模具在定模板和動模板的型腔四周設計了整周的、斜度為5°的錐面定位機構,在四周錐面上還設計了耐磨塊。影響模具強度和剛性的主要尺寸包括:型腔邊緣至模具邊緣的尺寸A1,A2,B1和B2;型腔最深處至定模板和動模板底面的距離C1和C2,見圖4。由于本模具一模二腔,二型腔左右對稱,A1,A2為171 mm,左反射鏡與右反射鏡型腔之間距離為80 mm。由于模具的天側由側向抽芯機構,故B1為135 mm,B2為185 mm。厚度尺寸方面,C1為106 mm,C2為100 mm。
圖4 汽車前大燈反射鏡模具強度參考
3模具工作過程
熔體通過注塑機噴嘴,經澆口套5進入分型面上的分流道,再由扇形澆口進入模具型腔。熔體充滿型腔后,經保壓、冷卻和固化,至足夠剛性后,注塑機拉動模具的動模固定板17,模具從分型面Ⅰ處打開。在開模過程中,定模斜導柱7,28,32分別撥動滑塊6,26,35進行側向抽芯。開模行程達到300 mm后,注塑機頂棍通過連接柱37推動推件底板19和固定板18,進而推動所有推件將成型塑件推離動模。塑件取出后,注塑機頂棍拉動推件及其固定板復位。接著注塑機推動動模合模,模具又開始下一次注射成型。
4結語
對于汽車車燈反射鏡模具,其設計要點主要有:1)需要專門的注塑工藝設備,并要采用專門生產BMC塑料的注塑機,對工藝設備要求非常嚴格。2)BMC材料屬于特硬性塑料,在模具設計中需要設計加熱系統(tǒng)與分型面設計排料系統(tǒng),成型零件必須淬火處理以提高耐磨性與模具壽命。3)BMC材料的模具設計頂出系統(tǒng)要平衡,推桿盡量設計大一些,數(shù)量盡量多一些,否則會造成塑件脫模困難。4)高光電鍍件脫模斜度太小會造成脫模困難,所以反射鏡塑件側壁脫模斜度盡量設計大一些,一般建議在5°~10°。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塑件功能與外形。5)塑件不能有尖角銳邊,所有轉角都需要設計成圓角,因為模具的成型零件經過淬火后易發(fā)生應力開裂現(xiàn)象。6)注意左右反射鏡燈頭孔與塑件表面花紋是左右平移,不能設計成鏡像對稱,因為燈泡與燈頭是不分左右的,其余特征都是鏡像對稱。7)本模具由于BMC塑料流動性差,采用了電子加熱管加熱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以提高熔體的流動性。模具四周都設計了隔熱板,有效保證了模塑件的成型質量和電能使用率。模具投產后運行穩(wěn)定可靠,塑件質量和模具的注射周期均達到了客戶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維合.注塑模具設計實用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133-161.
[2]張維合.汽車手套箱斗大型注塑模設計[J].現(xiàn)代塑料加工應用,2015,27(4):54-57.
收稿日期:2015-10-15;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03-24。
作者簡介:張維合(1964—),男,副教授,主要從事模具教學與研究。E-mail:allenzhang0628@126.com。
DOI:10.3969/j.issn.1004-3055.2016.03.015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for Mirrors of Car Headlight
Zhang Weih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08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 headlight mirrors, a large injection mould is designed by using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and heating pipe. The molded parts, exhaust system, gating system,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riented positioning system and stripping 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The advanced and reasonable mold structure was exhibit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mirrors of car headlight; bulk molding compound;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heating pi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