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嫻
(福建省中望建設有限公司)
試論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鄭嫻
(福建省中望建設有限公司)
園林景觀設計作為一種自然景觀與人為設計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人們對藝術與文化追求的體現,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在借鑒自然景觀的前提條件下對藝術與文化理解相結合進而打造出適合人類審美觀的藝術景觀園林。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得到了升華與發(fā)展,具有體現一個民族藝術審美情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文化;園林景觀設計;應用探討
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發(fā)展經過數千年沉淀下來的藝術精品具有一個民族所特有的品質、追求以及精神。園林景觀作為一種人文景觀,是人們對生活品質不斷追求的體現。當代,我國在對園林景觀設計中,將文化與園林設計結合與運用的環(huán)節(jié)稍顯薄弱,對景觀設計結合文化運用尚處在一個不斷探索的階段,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科學的研究與探索。
園林景觀設計是人們對大自然環(huán)境進行的有意識改造的思維探索與策劃設計。它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景觀使用、外形、功能與意義等各方面的需求。我國在現階段對園林景觀設計主要偏重于對園林外觀以及形式的設計,對于園林設計中最重要的文化內涵的打造與體現卻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園林景觀設計只有“形”沒有“意”,故現階段的景觀設計方向應向文化發(fā)展等方面進行深化。倘若將園林景觀設計與當下人們所追求的文化方向相結合,與人們所向往的文化意蘊相融合,那么結合后的園林景觀將會給人們帶來景觀意蘊之思、建筑文化之思、文化想象空間之思等,即使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依然可以給人們足夠的想象空間。園林作為一種傳播文化的載體,從中感受到的民族性、地域特色,何嘗不是一次精神思想的傳播與升華。因此,園林景觀設計以及結構的塑造,需要通過加強對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才能發(fā)揮出其最大的觀賞價值。
2.1 因地制宜
園林景觀設計最重要的前提是勘察現狀、契合規(guī)劃,也就是園林設計的地形選擇。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同的地形規(guī)劃,就會產生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不同的人文環(huán)境;不同的地形對園林景觀規(guī)劃具有一定的決定性作用且對于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的制定以及布局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充分利用當地地形,發(fā)掘一些隱藏的自然美景為景觀設計創(chuàng)造更多的有利條件[1]。
2.2 地形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在進行園林設計中需要注重園林地形的連續(xù)性特征,由于園林中現狀地形與其中各設計組成部分之間具有相互聯(lián)系性、相互影響性、相互制約性且他們之間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彼此之間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地形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協(xié)調性的特征。
2.3 地域特色與景觀設計相融合
景觀設計首先應該與地域特色相聯(lián)系起來,這一點是根據景觀設計需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結合的特性而要求的。園林設計與文化相結合包括園林設計中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風俗習慣結合要求,園林設計需要挖掘一些能夠體現當地特色以及民族文化風情的文化元素,繼而實現園林設計與當地自然、人文、風情相統(tǒng)一的文化色彩與設計理念。
2.4 山水與藝術相統(tǒng)一
園林景觀設計包括對山水的園林設計;山水園林設計是需要逐步回歸大自然,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它的本真、純真以及自然屬性,在保持它的本真的同時,將一些詩情畫意式的小創(chuàng)意小設計融入其中是山水與藝術相統(tǒng)一的完美體現[2]。
筆者所參與設計的“泉州·聚龍小鎮(zhèn)”就是依托與當地自然的大寨山與聚龍湖水庫所完成設計的一個全省模范生態(tài)園林式的文化人居小鎮(zhèn)。整個項目的園林景觀設計宗旨緊扣山水園林設計的本心,保持周邊自然山水環(huán)境最本真的自然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進行合理的建筑布局規(guī)劃與人文景觀的合理式結合設計,保證了整個項目的山水藝術完整融合。
福晟-錢隆大第項目,該項目的初期規(guī)劃建筑定位為Art Deco的外觀設計,故景觀園林也根據此風格進行了前期設計,且前期的景觀風格定位以Art Deco簡歐的設計理念去構思,整體設計效果帶有較為明顯的歐式軸線設計感,筆直縱深的景觀大道,花瓶式的連廊,中庭規(guī)則的疊泉花缽,無一不體現出設計上的歐式貫徹始終的感覺,見圖1。
但是該前期設計風格提出后,無論是成本的投入控制還是在人居其中的漫步體驗上以及人文深度來看,該設計成果都不能很好的符合一個60畝中等樓盤的人居功能及文化體驗,前期設計的元素尺度都過于冰冷。故再重新推翻原設計的頭腦風暴之后,一種英式田園風情溶合了福州特意的山水文化內涵的自然式景觀躍然出現。不再是生硬冰冷的花崗巖步道,取而代之的是環(huán)保天然的陶土燒結磚步道,不再有令人產生距離感的大型雕塑跌水缽,取代而成的是人們親水的自然水系及小巧的木橋棧道。整個項目案例經過重新的修改,更為合理貼近人居使用的概念轉化,以富有人文內涵的感覺更好的呈現在人們眼前。
圖1
圖2
3.1 地域選擇
園林設計地域選擇通常都與我國傳統(tǒng)風水學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盡管風水學在當代中國被認為是不符合科學技術的學說,但是在在一些實際的園林建設中風水學依然廣受追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風水學在傳承發(fā)展的過程中開始慢慢延伸出一些與地理文化相關的知識學說,園林建設本身是需要對結構設計進行探究的,選擇依山傍水。自然風光優(yōu)美的地域對其審美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具有一定升華作用[3]。福晟-錢隆大第項目在園區(qū)的建設中很好的運用了風水學原理,盡管初期的純歐式風格設計也有其亮點存在,但是由于布局上的中軸對直線,令到業(yè)主或者其他看過該方案的專家人士,都認為這樣的直線對沖設計,對建筑布局上有著比較不好接受的心理暗示及影響。因此在充分考慮人文需求以及結合傳統(tǒng)的風水文化學說,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柔和貫通,通過設計改造將水-山-人三者結合,一些休閑區(qū)建造起了一些親水的自然水系及小巧的木橋棧道,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舒適悠然的田園風情式景觀。
3.2 意境塑造
園林景觀設計意境的塑造是建立在對文化充分融合的基礎之上的,通過文化的融合為園林景觀創(chuàng)造獨特的觀賞價值。園林景觀設計是需要通過創(chuàng)造一種優(yōu)美的風景環(huán)境以及文化氛圍,進而通過這種氛圍的熏陶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與觸動為人們奉上一場精神與視覺盛宴。例如:福晟-錢隆大第項目在進行園林外觀設計時,延續(xù)了建筑Art Deco的外觀設計的理念與風格,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即便推翻了前期的純歐式景觀設計風格體現,但在后期的設計處理上,除了融入自然式田園風情的人文景觀大基調,在園建構筑物、小品、花缽、雕塑、圍墻等細節(jié)景觀構成元素上也注重體現出與建筑風格相一致的Art Deco風格。這種建筑風格與設計風格以及文化意蘊融為一體的理念為人們營造了一場視覺盛宴,為人們在進行園林景物觀賞時創(chuàng)造情感共鳴的機會[4]。
3.3 景觀布局
我國在園林景觀的設計方面很多時候都是采用一種多層次單一結構的方式,許多園林設計布局看似復雜,但是當你走入其中你會發(fā)現它的結構卻又是如此的分明單一,且富有層次感,在復雜單一結構的基礎上還不乏美感。由于受到一些當代文化或者是流行元素的影響,一些大型園林通常會設計成一個中心點多種結構布局圍繞的形式,在保證園林景觀設計氣勢恢弘的同時又不乏文化意蘊。我國在對建筑的布局方面向來不乏創(chuàng)意與氣勢,受中國古代文化影響我國園林設計多會采用一種全局化的視角出發(fā)對整體進行規(guī)劃與設計,整個全局雖工程浩大且不乏文化意蘊以及結構特色[5]。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文化生活要求越來越高,園林景觀設計在為人們奉上視覺盛宴的同時,還可以滿足人們在精神方面的更高層次的需求。園林景觀設計將人-山-水-文化四者完美結合,為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文化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產物,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人類發(fā)展人文、風情、經濟、地域特色的見證者。將文化與園林景觀設計相結合既能夠體現我國文化建設地域特色同時又能推動我國文化產業(yè)的傳承與發(fā)展。
筆者認為,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地位,發(fā)揮文化在園林景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從地域選擇、意境塑造、景觀布局等多個方面著手,通過實地考察、人文分析達到地域特色與景觀設計相融合、山水與藝術相統(tǒng)一的景觀設計目標。
[1]李曉慶.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山西農業(yè)大學,2013,12(3):123~124.
[2]陽柳溪.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象應用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2,9(03):89~90.
[3]李永鋒.試論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5,08(5):198~200.
[4]王振,楊晨.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分析[J].現代園藝,2014,20(12):96~98.
[5]彭 俊.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環(huán)境與生活,2014,22(9):379~380.
TU986
A
1005-7897(2016)18-0036-02
20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