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云
寡婦改嫁,女訟師十六字劇情大反轉(zhuǎn)
呼延云
訟師是我國古代司法史上一個十分獨特的角色,他們幫人辦理訴訟事務(wù),出主意、寫狀紙,在各種錯綜復(fù)雜的尖銳矛盾中,利用自己對法律條文的熟悉和人情世故的練達,鉆空子、出怪招,經(jīng)常搞得高高在上的各級官員也無可奈何。
有個人跟老爸吵架,吵急了眼,給了老爸一拳。在我國古代,忤逆不孝是重罪,位列“十惡不赦”,所以,這個打了老爸的人嚇得半死,萬般無奈之下,想起當訟師的楊孝廉一向很有辦法,大半夜的上門去求他。楊孝廉說:“你先回家,我等會兒再給你想辦法?!扁枘孀又缓檬仉x開,他前腳走,楊孝廉后腳就跟了上去,到了一處清寂無人的街角,楊孝廉突然撲上去,一口把忤逆子的右耳朵給咬了下來,疼得他狂叫。楊孝廉把血淋淋的耳朵吐在地上,笑道:“可以了?!扁枘孀用偷匦盐蜻^來。
第二天在公堂上,縣令審訊忤逆子,責(zé)問他為什么要打老爸,忤逆子摘下包著右耳的棉布,一邊哭一邊說:“家父因為一點小事責(zé)罰我,用刀砍傷我的耳朵,我疼得不行,不小心揚手推了他一下,實在不是有心的?!笨h令一看,那耳朵上的傷口是新的,血塊凝結(jié)不久,便相信了他的話,而老父親心疼兒子的傷,也不再追究他打自己,忤逆子僥幸逃過了一劫。
后來,一個新上任的縣令聽說楊孝廉這個訟師很難對付,決心整治他一下,聽了幕友的話,指使一群坐牢的強盜誣陷楊孝廉是他們的“窩主”。這一天,楊孝廉正坐在家里讀書,捕役們忽然上門抓人。事情來得突然,家里人都慌成一團,楊孝廉卻很平靜,請捕役們用些茶點稍候,然后走進了內(nèi)室。
片刻,楊孝廉走了出來,他的“裝束”讓所有的捕役目瞪口呆——他在腦袋上套了個蒙著黑布的鳥籠子。楊孝廉說:“各位捕頭能否通融一下,就以這套行頭拘捕我,如何?”捕役們平時與他私交甚好,只好答應(yīng)了。
等到楊孝廉被帶到縣衙,在堂下一跪,差點把縣令的鼻子氣歪了:“你這個打扮,分明是故意搗亂!來人啊,立刻除去他腦袋上戴的那個籠子!”楊孝廉道:“我要是真的犯了法,您可以在我的判決書上追加一條‘藐視縣署’的罪名,但是現(xiàn)在無端逮捕我,算怎么回事?”縣令冷笑道:“我馬上讓你知道你做的好事,看你還怎么狡辯!”說著讓衙役把那些強盜押了上來。
強盜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描述楊孝廉怎么指使他們搶劫、銷贓,每一條罪名都夠砍頭的,楊孝廉卻始終跪在那里靜靜地聽著,等這幫人叫囂完了,才淡淡地道:“既然這些兄弟說是我策劃的搶劫,又是我?guī)退麄兂鲋饕怃N贓,那么想必與我極熟悉了,那么能否逐一說一下我的相貌?”
強盜們一時啞口無言。楊孝廉大笑,將蒙著布的籠子一摘,扔在地上,揚長而去!
某甲,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掙得了個小康之家,他的表弟某乙卻“貧而無賴”,經(jīng)常向表兄借貸,某甲也盡可能地周濟他。這一年冬天,某乙又到表兄家里來借錢,某甲覺得這個表弟貪得無厭,就把他推出家去,反鎖大門。某乙本就是個潑皮無賴,一看要錢不成,竟破口大罵起來,一怒之下,動了“要死一起死”的念頭,找了根繩子,在某甲家大門的門梁下面上了吊。
某甲在屋子里,突然聽見外面沒有了聲音,打開門一看,見門梁上掛著一具尸體,不由得倒退了三步,坐倒在地上,老婆孩子出來看見了,也嚇得放聲大哭。
某甲咬緊牙,對老婆說:“趁著還沒人看見,我去找縣里最好的訟師想想辦法?!?/p>
某甲冒著風(fēng)雪趕到訟師家,訟師正在跟一群朋友打牌,某甲將他請到外面,把事情說了一遍,然后捧出巨金請他幫忙,訟師很不耐煩地說:“我打牌正輸著呢,沒心情管你這些事情!”某甲一聽,不禁哭泣起來,說自己對這個表弟也算仁至義盡,沒想到竟會是這么個結(jié)果,這世間哪里還有什么善有善報??!訟師皺起眉頭說:“你這人好煩,先回去把尸體解下,放在一旁,不要讓其他人發(fā)覺,完了再來找我吧!”
某甲莫名其妙,但眼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聽他的,于是回到家,把表弟的尸體解下,然后再急匆匆地回來。訟師見了他說:“我今晚手風(fēng)不順,打牌一直在輸,你在旁邊看著,別說話,不然你的事兒我可不管了?!?/p>
某甲恭立在旁,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似的,催問了好幾遍,那訟師打牌不順,沒好氣地說:“你回去,把尸體重新吊上!”
某甲目瞪口呆:“先生……你是在捉弄我嗎?”
訟師大怒,一拍桌子:“你不聽我的,破家就在眼前!回去之后,把尸體吊回原處,關(guān)上門睡你的大覺,明天有人要是敲門,別搭理他,等當官的來了,問你什么,你就說不知道,別的一概不用管!”
某甲算是徹底糊涂了,回到家中,把停放在院子里的那具尸體重新吊回去……
天蒙蒙亮?xí)r,就聽見外面有人砸門,一邊砸一邊喊某甲的名字,是保長的聲音。某甲聽訟師的話,閉門不出。一會兒,縣令帶著捕役、仵作等人來了,解下某乙的尸體,然后叫門,某甲趕緊出來??h令指著那具尸體問他:“你認得這個人嗎?”某甲裝成第一次見到,吃驚地說:“這是我的表弟,怎么會死在我家門外?”
保長對縣官說:“既然死的這個人是某甲的親戚,想必是被他逼迫上吊的?!笨h官道:“你看尸體的脖子上有兩道縊痕,一道深一道淺,任何人自縊,只會有一道縊痕,所以這分明是有人把尸體從別的地方解下,重新吊在某甲家的門梁上,從而陷害他?!闭f完命令某甲將他的表弟安葬了事。
直到這時,某甲才明白,訟師實在是給他出了一個絕妙之極的計策!
疙瘩老娘是浙江湖州人,當?shù)赜袀€大富之家,男主人去世了,留下一個寡婦,年紀輕輕的,想找個人再嫁。誰知這家的老公公是個極其古板的人,為了家族能掙塊貞節(jié)牌坊,死活不讓兒媳婦改嫁。女子十分痛苦,找到了疙瘩老娘,疙瘩老娘倒也痛快:“你給我一千六百兩銀子,我給你寫十六個字的狀紙,把這事兒擺平?!?/p>
寡婦立刻獻上一千六百兩銀子,疙瘩老娘提筆給她寫了狀紙,拿到衙門里呈上,縣令一看,上書十六個大字——
“氏年十九,夫死無子,翁壯而鰥,叔大未娶?!?/p>
這意思很明白,一個十九歲的女人,正當芳齡,成了寡婦,家里有個老公公正值壯年,還有個小叔子更是激情似火的年紀,這倆老爺們兒天天把個漂亮女人關(guān)在家里“守節(jié)”,總讓人覺得“別有用心”,一旦出了“事兒”,豈不成了更大的丑聞?縣令一看,言之有理,當即下令允許寡婦改嫁了。
寡婦改嫁的案子結(jié)束沒多久,突然發(fā)生了一件更大的事情。當時江北一帶歉收,饑民嗷嗷待哺,很多人來江南買米,江南的米商怕米被搶購一空,拒絕賣米。有個江北的人聽說疙瘩老娘的大名,花了三千兩銀子請她寫狀詞,請求官府下令江南開倉賣米。狀子寫成,第二天官府就下了賣糧的命令。
這篇狀詞沒有收錄齊全,但其中有一個對聯(lián),讀來氣魄宏大,撼人心腸:“列國紛爭,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統(tǒng),何分江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