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陽,王 威
(1.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辦公室,天津 300061;2.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濟南 250014)
?
天津某工程項目取用地熱水的合理性分析
陸陽1,王威2
(1.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辦公室,天津300061;2.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濟南250014)
摘 要:為保證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建設項目取用地下水必須遵循合理開發(fā)利用原則。天津市地下熱水資源供暖利用廣泛,以某建設項目為例,計算分析項目取用地熱水的合理性,為相關水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建設項目;地熱水;天津
為促進水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可持續(xù)利用、保障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據(jù)《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規(guī)定,直接從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請取水許可證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利用水資源,必須遵循合理開發(fā)、節(jié)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1,2]。天津是全國開發(fā)利用地下熱水資源最早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國利用地熱水供暖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在開采地熱水過程中,對地熱水大量無序的開采,加之地下水補給不足,造成局部地區(qū)地下水位顯著下降[3,4]。筆者以天津某建設工程項目為例,從項目開采地熱水合理性和項目合理取用地熱水水量2個方面著手分析項目取用地下熱水的合理性。
天津某建設工程項目位于北辰區(qū)西堤頭鎮(zhèn)內,擬建地熱供熱系統(tǒng),供熱面積為8萬m2,由于項目地點供熱配套設施不能滿足用戶供暖需求,擬在項目園區(qū)內開鑿采、灌井各1眼,開采地下熱水為建筑物冬季地板供暖。項目隸屬華北地區(qū),該區(qū)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按日平均溫度≤5℃的采暖起止溫度計算,采暖期為120 d。根據(jù)天津市氣象統(tǒng)計資料和《采暖通風設計規(guī)范》的基本設計參數(shù)(見表1),該項目地熱設計建筑的熱指標為40 W/m2,散熱器系統(tǒng)退水水溫為34℃,取用地下熱水時同層等量回灌,達到采灌平衡。
表1 天津地區(qū)采暖熱負荷基本設計參數(shù)
2.1區(qū)域地熱地質條件
項目位于天津山嶺子地熱田內,山嶺子地熱田屬天津市區(qū)及其近郊的四大地熱田之一,位于東麗區(qū)一帶。地熱田范圍內地勢平坦,地表坡降在2.5‰~4.8‰,平均海拔標高3.4~3.9 m,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山嶺子地熱田位于滄縣隆起北端的大、小東莊凸起之上,東側、東南側和西北側分別與黃驊凹陷和冀中凹陷相鄰,北起潘莊凸起南緣,南至海河斷裂,西依天津斷裂,西南側與白塘口凹陷相接,滄東斷裂斜穿其間。區(qū)內發(fā)育有兩組最大的斷裂,一組為NNE向的滄東斷裂、天津斷裂,另一組為NWW向的海河斷裂、程林莊斷裂[5]。項目區(qū)域構造及地熱田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區(qū)域構造及地熱田分布
山嶺子地熱田地層自上而下有新生界第四系、新近系,中生界,古生界石炭一二疊系、奧陶系、寒武系,元古界青白口系、薊縣系。新近系陸相碎屑沉積層劃分為新近系熱水系統(tǒng),分為3個熱流體富集段:新近系明化鎮(zhèn)組上段、新近系明化鎮(zhèn)組下段和新近系館陶組,地熱水溫度30~57℃。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沉積層歸并為基巖熱水系統(tǒng),分為3個熱流體儲集層:奧陶系熱流體儲集層、寒武系府君山組熱流體儲集層和中上元古界熱流體儲集層。奧陶系地層僅分布于海河斷裂與程林莊斷裂之間的局部地區(qū);寒武系下統(tǒng)府君山組熱流體儲集層巖性為府君山組角礫狀灰?guī)r和泥晶灰?guī)r,總厚度7.0 m左右,巖溶裂隙發(fā)育,鉆進中上、下段均有漏水現(xiàn)象,井口溫度75~96℃;中、上元古界熱流體儲集層為霧迷山組厚層狀白云巖夾少量泥灰?guī)r和石英砂巖薄層,一般呈致密塊狀,區(qū)內霧迷山熱儲最大溫度目前監(jiān)測為102℃,單井出水量約80~110 m3/h。霧迷山組地層在3 000 m深度內均可揭露,地層內地熱水溫度高、壓力大、產水量大,是本區(qū)具有開發(fā)前景的熱儲層。在地熱水開采過程中,地熱水水位下降較為顯著。霧迷山組熱儲層集中開采區(qū)在天津市區(qū)、張貴莊地區(qū)分別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分析區(qū)內該熱儲層靜水位埋深在98~125 m,降幅在2~7 m/a。
2.2地熱水開采層位選擇
針對項目熱負荷需求,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地下熱儲層情況,進行開采層位選擇。
項目所在地新近系明化鎮(zhèn)組出水溫度為30~50℃,地熱水直接利用溫度不高于16℃,故明化鎮(zhèn)組熱儲層不能滿足熱負荷要求。
項目所在地新近系館陶組有效厚度11~47 m,為低產水層,西北部天津斷裂下降盤已有館陶組地熱井(大參二井)出水水溫僅52.5℃。此外,依據(jù)天津市地熱水回灌試驗研究成果以及當前館陶組的回灌現(xiàn)狀[3,4],發(fā)現(xiàn)館陶組熱儲地層不易回灌,難以實現(xiàn)同層等量回灌的目標,由此可見,館陶組熱儲層不宜作開采目的層。
奧陶系熱儲層在項目5 km半徑范圍內缺失。
項目所在的山嶺子地熱田寒武系地下熱水資源儲量僅11.78萬m3/a,而項目開采總量為8.1~22.8 萬m3/a,所以不宜選用寒武系熱儲層作為目的開采層。
項目選定薊縣系霧迷山組熱儲層作為開采目的層,原因如下:①項目所在地區(qū)薊縣系霧迷山組熱儲層地層巖性為厚層狀白云巖夾少量泥灰?guī)r和石英砂巖薄層,2 460 m埋深以下可揭露該熱儲層,且山嶺子地熱田內霧迷山組熱儲層地下熱水溫度70~102℃,單井出水量80~110 m3/h;②山嶺子地熱田霧迷山組地熱儲量達824.6萬m3/a,項目所在地屬于霧迷山組富水性中等地區(qū);③薊縣系霧迷山組熱儲層巖溶發(fā)育,單井涌水量大,易于回灌。經綜合分析,認為薊縣系霧迷山組熱儲層可作為本項目的主要開采目的層。
2.3地熱水直接利用溫度區(qū)間確定
建設項目所在地相應的供熱配套不能滿足新建項目的供熱要求,而項目所在地處于山嶺子地熱田內的潘莊凸起邊緣,依據(jù)地熱普查資料,該層平均地溫梯度達到3.5℃/100 m[6]。綜合考慮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認定選用地下熱水作為熱源是合理的。在熱負荷設計方面,工業(yè)用途建筑的熱指標為40 W,符合天津市相關節(jié)能標準;鑒于地板采暖對水溫要求,本項目退水水溫為34℃,符合天津市散熱器系統(tǒng)供/回水溫度32~42℃的要求。同時,本項目取用地下熱水資源,在地下水利用方面采用的是采灌平衡技術,不會造成地下水資源的浪費;在運行過程中采用的全封閉技術僅僅提取水中的熱能源,不會造成地下水水質的污染。經綜合分析,認為本項目開采地熱水是合理的。
參照《天津市地源熱泵系統(tǒng)管理暫行規(guī)定》中關于“采用的地源熱泵系統(tǒng)提取溫差低于10℃情況下不予批準”的規(guī)定,本項目地下熱水直接利用溫度不得低于10℃。
本項目所在地區(qū)地表以下分布有新近系熱水系統(tǒng)和基巖熱水系統(tǒng),地下熱水水溫為40~102℃。本項目地下熱水取水用途為直接地板供暖,地板供暖要求供熱溫度為32~42℃,考慮到供熱回路中2次測量的溫度波動,本項目地下熱水的尾水溫度為34℃。由此可見,本項目地下熱水直接利用溫度不超過70℃。通過上述分析,認定本項目地下熱水直接利用溫度10~70℃。
2.4地熱水開采水量區(qū)間分析
在一定熱負荷條件下,地下熱水井開采量與直接利用溫度相關。參照天津市采暖季不同室外溫度條件下的延續(xù)時間、采暖負荷比和項目的總熱負荷情況,單純采用地熱供熱一級供熱情形下,由式(1)計算直接利用溫度相應的地下熱水開采量,結果見表2。
表2 最大注采量及全年注采總量計算
式中:Q為地熱流體注采量(m3/h);Qp為地熱流體可開采熱量(kW);Cw為地熱流體比熱[4.186 8 kJ/ (kg·℃)];ρw為地熱流體的密度(kg/m3);ΔT為直接利用溫度(℃)。
由表2可知,在滿足熱負荷的條件下,地下熱水開采量表現(xiàn)出“大溫差、小流量”的特點,當?shù)叵聼崴苯永脺囟?0℃時最大熱負荷對應注采量達到275.15 m3/h。區(qū)域不同熱儲層的單井出水量統(tǒng)計結果表明,最大單井出水量不超過110 m3/h,即從出水量方面考慮,單井難以滿足該注采量。經類似分析,發(fā)現(xiàn)本項目地下熱水直接利用溫度25℃及以下時單井出水量均難以滿足要求。
由于采灌方式為“一采一灌”即1口開采井和1口回灌井,所以從保證出水量角度出發(fā),在未明確取水熱儲層情況下,進一步明確地熱直接利用溫度為25~70℃,經計算得出地下熱水井單井開采量為39~110 m3/h,年開采總量為81 360~227 808 m3。
2.5地熱水井開采量分析
(1)設計對井水溫度預測。參照項目地區(qū)的霧迷山組熱儲埋深情況,初步設計開采井的取水段為霧迷山組埋深2 460~2 600 m地層,依據(jù)本區(qū)地溫場特征,熱儲溫度依據(jù)式(2)進行推算。
式中:T為熱儲層溫度(℃);D1為蓋層底板埋深,取1 380 m;D2為常溫層埋深,取30 m;D3為熱儲層中點埋深,取2 530 m;Gi為蓋層平均地溫梯度,取3.5℃/ 100 m;Gj為基巖地層平均地溫梯度,根據(jù)區(qū)域資料取1.9℃/100 m;T0為常溫層溫度,取13.5℃。
根據(jù)式(2)計算,取水段熱儲層溫度為82.6℃??紤]井口溫度損失,估算地下熱水井井口溫度為80℃,井口損失2~3℃。
(2)設計對井取水量計算。選定霧迷山組熱儲層作為目的開采層,預測地下熱水井井口溫度約80℃,結合項目熱負荷和取水量關系,計算地下熱水井井口溫度80℃、尾水34℃時的地下熱水取水量,見表3。結果顯示,地熱井最大取水量為59.8 m3/h,全年累計取水量為12.4萬m3。
表3 項目地熱水注采量及采暖熱量
天津某建設工程供熱面積為8萬m2,熱負荷指標為40 W/m2。項目處于山嶺子地熱田內,可開采地熱水作為取暖熱源,供暖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采用的全封閉技術僅僅提取地熱水中的熱量。開采地熱水過程中,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地下熱儲層情況、項目熱負荷對地下熱水開采量和地下水回灌的技術要求,選定薊縣系霧迷山組熱儲層作為開采目的層,取水段埋深2 460~2 600 m,估算地下熱水井井口溫度為80℃,當尾水34℃時地熱井最大取水量為59.8 m3/h,全年累計取水量為12.4萬m3。
建議在開采回灌井成井后進行抽水試驗和回灌試驗,以了解目的層的熱儲層的滲流場特征和回灌能力,分析該井與周邊地區(qū)各地下熱水井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狀況;回灌過程中總結出合理的操作方法后,要嚴格執(zhí)行,保證等量回灌。
參考文獻
[1]張穹,周英.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釋義[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李薇,宋國君,楊靖然.中國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政策分析[J].水資源保護,2011,27(4):83-89.
[3]馬鳳如,林黎,王穎萍,等.天津地熱資源現(xiàn)狀與可持續(xù)性開發(fā)利用問題.[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6,29(3):222-228.
[4]劉杰,宋美鈺,田光輝.天津地熱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建議[J].地質調查與研究,2012,35(1):67-73.
[5]天津地熱勘查開發(fā)設計院.山嶺子地熱資源詳查報告[R].天津:天津地熱勘查開發(fā)設計院,1993.
[6]天津地熱勘查開發(fā)設計院.天津市潘莊—蘆臺地熱資源普查報告[R].天津:天津地熱勘查開發(fā)設計院,2006.
中圖分類號:TV213.9;P6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28(2016)01-0006-04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1.002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簡介:陸陽(1983—),女,工程師,主要從事地面沉降規(guī)律、機理及與其相關的水文、環(huán)境地質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