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林到布魯塞爾,很多政界高層人士持類似看法。隨著大不列顛鐵定退盟,對卡梅倫的嚴厲抨擊之聲此起彼伏。
直至最后一刻都在疾呼“英國留盟”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難抑胸中塊壘,在德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圖片報》上一吐為快:“要是哪個人從周一到周六盡在那里罵歐盟,及至周日,人們自然不會相信他會是鐵桿歐洲派”。
容克此言明顯隱射卡梅倫在全民公投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作為首相,卡梅倫首先倡議公投,但同時又始終呼吁英國留在歐盟內(nèi)。而現(xiàn)在,鑒于英國公民作出別樣選擇,卡梅倫宣布今年10月辭職。
對歐盟議會議長舒爾茨而言,這一辭職日期太晚。他在德國電視臺抨擊說,卡梅倫計劃遲至秋季才走人,實在“聞所未聞”。這位德國社民黨籍政治家指出,卡梅倫這一計劃其實是“使整個歐洲再度被英國保守黨內(nèi)部爭議扣作人質(zhì)”。
舒爾茨指出,還在卡梅倫3年前為平息黨內(nèi)競爭對手而提出公投建議時,他就表示過,此舉是將整個歐洲扣為其戰(zhàn)術(shù)談判的人質(zhì)。而在英國人經(jīng)由公投做出與自己之所愿相反的退盟決定后,卡梅倫又再度將歐洲扣為人質(zhì),要一直等到10月份保守黨大會召開。舒爾茨強調(diào)指出,如果真的愿意,完全可以安排明天就召集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