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文,喬 杰
(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術應用研究院,浙江 紹興 312000)
?
基于Midas的V型墩連續(xù)剛構橋靜載試驗分析
田小文,喬杰
(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術應用研究院,浙江 紹興 312000)
摘要:靜梁荷載試驗是保證橋梁安全運營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橋梁檢測項目中,靜載試驗能夠了解橋梁實際工作狀態(tài)和承載能力,提供直接可靠的撓度、應力應變數(shù)據(jù)。在此,結合某橋靜載試驗的實際案例,著重分析靜載試驗的工況設置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為以后V型墩連續(xù)剛構橋靜載試驗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靜載試驗;V型墩連續(xù)剛構;Midas;工況設置
隨著橋梁的發(fā)展,剛架橋、拱橋、系桿拱橋、簡支梁橋、連續(xù)梁橋、T構橋、斜拉橋、懸索橋等橋型建設的重復,各種新橋型陸續(xù)出現(xiàn),V型墩連續(xù)剛構橋形式活潑、造型美觀,讓人耳目一新,因此也讓其成為一種近年來比較常見的橋梁形式[1]。
本文以某橋主橋靜載試驗為例,分析V型墩連續(xù)剛構橋這類橋梁在做靜載試驗時的工況設置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
該橋橋寬30 m,跨徑組合為:3×25+(40+70+40)+3×25,主橋采用V型墩連續(xù)剛構,引橋為25 m先簡支后連續(xù)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2]。設計標準:汽車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人行道板(局部構件)的人群荷載按5 kPa;橋梁寬度30 m;設計基準期100年;設計使用年限100年;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1靜載方案
檢測方案主要包括檢測孔選擇、工況設置、靜載布置方案以及測點布置。檢測孔的選擇主要綜合考慮以況設置以及測點布置。本橋選取該橋主橋部分中跨和一個邊跨為試驗跨。
1.1模型建立及加載工況確定
利用MidasCivil2012建立有限元模型(圖1)進行內力分析計算,得到橋跨結構在汽車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包絡和豎向撓度包絡,見圖2、圖3。
圖1 主橋Midas有限元模型
圖2 主橋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包絡圖
圖3 主橋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豎向撓度包絡圖
根據(jù)移動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和撓度包絡圖,確定主橋本次試驗的控制截面,位置描述及測試內容見表1。
表1 主橋控制截面及描述
主橋試驗加載工況如下:
工況一縱橋向按1.1截面最大正彎矩布載,橫橋向偏載;工況二縱橋向按2.2截面最大正彎矩布載,橫橋向偏載;工況三縱橋向按3.3截面最大負彎矩布載,橫橋向偏載;工況四縱橋向按4.4截面最大正彎矩布載,橫橋向偏載。
試驗驗車輛擬選用總重為400 kN的試驗車輛6輛進行加載。
1.2加載位置及加載試驗荷載效率
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各工況均分三級進行加載示意圖見圖4~7,加載效率見表2。
圖4 工況一加載車輛位置圖及荷載下的彎矩影響線
圖5 工況二加載車輛位置圖及荷載下的彎矩影響線
圖6 工況三加載車輛位置圖及荷載下的彎矩影響線
圖7 工況四加載車輛位置圖及荷載下的彎矩影響線
工況加載方式計算彎矩/kN·m試驗彎矩/kN·m荷載效率工況一工況二工況三工況四右側偏載12572.312494.70.9948786.48721.10.993-17897.1-18060.31.00910822.510901.21.007
1.3測點布置
高速公路軟土路基的抗剪強度比較低,我國軟土的結構若是并未對其轉開排水處理,就會導致軟土的抗剪強度<20MPa,軟土內部的摩擦角度一般都是20~35°,這樣就會使軟土的抗剪強度一定程度地下降。不過,我國軟土路基通過排水固結可以大大地提升其抗剪強度,若軟土的排水固結速度可以保持比較快的速度,那么軟土的抗剪強度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3.1撓度測點布置
橫橋向各試驗梁撓度測量采用橋下測試截面處搭設腳手架,在每塊試驗梁下安裝位移傳感器,采用十六點位移測試儀JYC-203進行測讀,這樣可以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獲得撓度在橫橋向分布變化,測點分別布設在試驗截面處;縱橋向橋面布載水準測點,通過測點相對高程的方法得到橋梁撓度,位移采用高精度全站儀進行測量,測點位于各試驗跨墩頂、1/4L、1/2L、3/4L、墩頂處,在橋梁上靠人行道邊緣0.2 m處布設1條測線。
1.3.2應變測點布置
各控制截面應力采用表面式應變計進行測試,應力測點布置見圖8,主要測試各控制截面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和受力性能。
圖8 工況一至工況四控制截面應變計布置圖
1.3.3裂縫觀測
試驗前,對全橋進行外觀調查,特別是對橋梁各控制斷面處進行外觀檢查,主要檢查是否存在裂縫。試驗中,觀察橋梁在試驗荷載作用下是否有裂縫產生。若有,則記錄裂縫產生部位、長度、寬度、間距、方向和性狀,以及卸載后的閉合情況[3]。
2靜載試驗成果
通過試驗加載得到撓度和應變、應力數(shù)據(jù),下面以工況一數(shù)據(jù)為例,見圖9~14,表3、表4。
圖9 工況一主要測點撓度增長曲線
圖10 工況一1-1截面測點撓度橫向分布曲線
圖11 工況一順橋向撓曲線圖
圖12 工況一主要測點應力增長曲線
圖13 工況一1-1截面應力隨梁高分布圖
圖14 工況一1-1截面測點應力橫向分布曲線
測點第一級實測值/mm第二級實測值/mm第三級實測值/mm殘余撓度/mm理論計算值/mm校驗系數(shù)η相對殘余/%1-1截面(右)4.868.1010.120.1513.780.731.481-1截面(中)4.947.8410.450.5913.780.765.651-1截面(左)5.418.3210.270.2213.780.752.14
注:1.梁底撓度豎直向下為“+”;2.跨中撓度數(shù)據(jù)已進行支點沉降影響的修正。
表4 工況一主要測點應力測試結果
注:應力受拉為正“+”,受壓為負“-”。
3靜載試驗成果分析
3.1強度、剛度分析
校驗系數(shù)η是評定結構工作狀況,確定橋梁承載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jù)《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J21—2011)》的相關規(guī)定,一般要求校驗系數(shù)不大于1.0。
本次試驗控制截面的撓度、應變校驗系數(shù)從表3中可以看到,主要控制截面的撓度校驗系數(shù)和應變校驗系數(shù)均小于1.0,表明橋梁控制截面的剛度、強度較好,橋梁剛度和強度均能滿足試驗規(guī)范的要求。
3.2彈性性能分析
由測試結果可知,各控制截面在相應控制荷載工況作用下的相對殘余應變、撓度的最大值均小于規(guī)范要求的20%;該橋梁體的實測應變(或撓度)值均小于理論應變(或撓度)值,且在各級靜載試驗作用下,橋體測點對應的理論應變(或撓度)與實測應變(或撓度)關系曲線基本呈現(xiàn)為線性,說明在橋梁結構在此次靜載試驗中,處于良好彈性工作狀態(tài)。
3.3控制截面應力沿梁高度分布圖
控制截面應力沿梁高度分布圖表明,應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方式和理論計算結果基本一致,控制截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3.4加載過程中撓度(應力)增長及撓曲線
加載過程中“各測點撓度(應力)增長曲線圖”表明,控制點撓度(應力)在荷載作用下基本呈現(xiàn)出線性增長的特征,曲線斜率沒有明顯增大的趨勢,表明隨著荷載增長梁體受力基本處于線彈性范圍內。
各級荷載下試驗跨及相鄰跨的實測撓曲線形態(tài)和理論計算值基本一致,即試驗加載跨跨中下?lián)?、相鄰跨跨中上撓?/p>
4結語
橋梁靜載試驗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要求加載方案要盡量模擬真實荷載情況,測試人員具有豐富的檢測技術和經(jīng)驗。近年來我國在橋梁靜載試驗逐漸積累豐富資料和經(jīng)驗,靜載試驗的重要性也日漸突出[4]。
本文結合工程實際,討論了橋梁檢測靜載試驗中的荷載布置原則和工況設計,并且給出了一些有意義的靜載準則和參數(shù),希望能夠為以后的類似橋梁靜載試驗提供參考借鑒。
參 考 文 獻
[1]李曉克,劉世明.V型墩連續(xù)剛構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2]王萍.V形墩連續(xù)剛構橋設計[J].公路,1997(6):12-13.
[3]申明文,周海俊.橋梁靜動載試驗檢測方法[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7(7):158-160.
[4]邵旭東.混凝土橋梁承載力評定的理論與應用[D].長沙:湖南大學,1991.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簡介:田小文(1988—),男,浙江紹興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橋梁檢測工作。
中圖分類號:U4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07(2016)05-0019-04
Analysis of Static Test for the V-Type ContinuousRigid Frame Bridge Based on Midas
TIAN Xiaowen, QIAO 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