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路上的路人來說,可能攝影對于他來說僅僅是個單反相機,但對于我來說,攝影帶給我的是思想的改變。其實我們也知道如果僅僅是靠攝影本身的話根本無法改變世界,但是我通過對世界攝影史的學習后,也能感受的到,自從銀版術問世以來,攝影和照片對人類的生活、交流、思想產生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從而間接促成了世界的改變。
第一張照片在我小的時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雖然我當時還不能很具體的理解其中得含義。1945年2月19日,太平洋火山島群上的最大的一個島嶼,發(fā)生了一場規(guī)模龐大的戰(zhàn)役——硫磺島戰(zhàn)役。戰(zhàn)役剛開始的階段,美軍就處于異常被動的狀態(tài),國內群眾和媒體輿論也對此報以悲觀的態(tài)度,種種不利都預示著美軍將來可能導致的失敗,甚至這種不利的狀態(tài)在美軍攻入島中心的時候都沒有改變。但是,整個戰(zhàn)爭局勢的走勢隨著一張照片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美國根據(jù)照片中的信息,誤以為美軍已經幾乎要占領了硫磺島,戰(zhàn)爭將要勝利的喜悅和各地增加的物資援助很快便發(fā)往了前線,本來頹廢的美軍頓時士氣大振,很快便勢如破足般的攻克了整個硫磺島。
硫磺島戰(zhàn)役后乃至今天,《星條旗插在硫磺島上》這張照片之后一直被美國人視為勝利的象征,在整個二戰(zhàn)中都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或許有人會說:沒有這張照片美國照樣會贏下這場戰(zhàn)爭。但是這張照片的影響力在當時是無可爭議的,甚至整個二戰(zhàn)的結束都可能推遲許久。在我小時候,看到這張照片其實是不知道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但是照片的張力震撼到了當時還年幼的我。
下面這張1968年所拍的《地球升起》,被當時的自然攝影師、被譽為“不落的山鷹”亞當斯稱之為“前所未有的最具有影響力的環(huán)境照片。”它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觀察過我們的星球。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證明了地球是圓的論證。這張照片印在全世界多張郵票以及書本上,照片當中蔚藍的星球在黑暗的宇宙中露出一半,也是在時刻警示著我們現(xiàn)在賴以生存的星球是多么美麗獨特,也正因此有人說,如今的環(huán)保運動之所以興起,是因為這張照片第一次讓人類認識到了所處的這個星球是那么的渺小和脆弱。
提及到宇宙的話我們不可能不想到另一張照片,1969年在月球上拍攝的《月球行走》。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能在顯示人類創(chuàng)造力方面超越這張。照片當中的主人公是第二位踏上月球的地球訪客-奧爾德利,拍攝者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這張照片如果單從記錄阿波羅11號的月球任務方面可能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這張照片在當時顯示著美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和霸主地位,并向世人展示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的勝利。
讓我們回到之前《地球升起》的照片,雖然在那照片之后人們對地球的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保護提高了些許。但是幾十年后的這些照片(見下圖),才讓我們真正深刻的意識到了:我們人類,這一強大物種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毀滅性的的破壞力,和對除人類以外的物種造成的滅絕性的打擊。
人類的毀滅性和破壞性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Getty攝影社的南非攝影師Brent Stirton在剛果東部自然公園拍攝的公園工作人員搬運死亡黑猩猩的照片。照片當中是被偷獵者殺害的黑猩猩,可以說是被殘害的黑猩猩。Brent Stirton運用了一個極其震撼甚至恐怖的角度和姿勢向世人展示人類的種種暴行?;蛟S現(xiàn)在的人平??吹降亩际呛谛尚扇粘I願蕵返恼掌?,很少人會關注這種形態(tài)下的它們吧?
當然,人類這個擁有極大的毀滅能力的物種,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說到這里我覺得大家肯定想到是二戰(zhàn)當中的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在這里我引用一位奧斯維辛的幸存者說過的話,“第二次大戰(zhàn)時納粹對猶太人所做出的事情告訴我們,與道德淪喪且喪失理智的人們相比,即使是最殘暴的大自然也要顯得仁慈許多?!?/p>
2004年,圖片當中的人所持的照片出現(xiàn)時,全世界都震驚了。這對于極大一部分美國人來說這是不可想象的:世界警察在關塔那摩基地辦著不可見人的事情。這讓伊拉克戰(zhàn)爭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心,有人把這事件與二戰(zhàn)納粹在奧斯維辛所干的相提并論,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這些照片才讓伊拉克的恐怖襲擊更為猖獗嚴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照片永久性地摧毀了那些所謂正義軍的道德底線,成為了全世界反美人士最有利的證據(jù)。
看至此,或許你會對以前你所熟悉的世界有一絲陌生。其實我現(xiàn)在有一種感覺:照片能夠讓多疑和不知情的人產生一種莫名的理解之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世界都籠罩在一種疾病的陰影中,艾滋,甚至患者被妖魔化而被遺棄和拋棄。1987年,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女士:威爾士王妃,用一個簡單而又偉大的動作,在世界面前抱起了艾滋病患兒,消除了人們對艾滋病的種種誤解。大概她比任何人都要知道攝影的力量。攝影既可以傳達我們最嚴峻的問題,也可以只是純粹和有趣的娛樂,我承認我以前第一次看到這張圖時只是以為一位母親在和她的孩子們聊天。
面對一張或者即將有著影響力的照片,我們可以進行選擇。也許每個人通過一次拍攝都會有一兩張不錯的照片,但是作為一名杰出的攝影師,他需要的是在每次拍出精彩的作品之后,要知道如何去用照片來講述一個更為精彩的故事。南非“自由記者”凱文卡特所拍的、獲得1994年普利策獎的《禿鷹與饑餓的孩子》,攝于1993年的蘇丹,照片中孩子的無助與痛苦看了讓人絕望,更讓人窒息的是遠處虎視眈眈的禿鷹。其實扼殺我們心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照片之外的那些東西。凱文卡特并沒有給我們講述一個完整完美的故事,迫于輿論的壓力作者不久便自殺了。我們可以視而不見,也可以直接面對它。幸運的是,這些照片刊登出來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最終蘇丹饑荒的狀況得到了好轉。
總結:相機是個人的,照片是每一個人的
安塞爾·亞當斯曾說過:攝影師不是去拍照,而是去創(chuàng)作。我并不認為他說的是對的,我認為攝影的創(chuàng)作并不是攝影師一個人,而是每一張照片面前的你和我。人與人之間帶著不同的信念和價值觀去觀看,和攝影師一起創(chuàng)作,與世界產生共鳴。我也希望之后每看到一幅能夠引起共鳴的作品之后,能更了解其中的故事和原因,也能夠透過照片來觀看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