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高中校園作為學生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其文化建設情況直接影響了學生是否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管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校園文化對高中生的巨大影響作用,爭取讓校長牽頭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工作中,以充分發(fā)揮校長的導向作用,從而切實提高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成效。本文就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導向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導向
校園文化是高中辦學風格與環(huán)境氛圍的具體反應,其涵蓋人際關系、價值觀念、心理趨向、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校風校紀、校容校貌等內容,可彰顯出個性化校園精神的震撼力、感染力與凝聚力。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校園文化管理占據(jù)重要地位,其管理成效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是否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學校管理工作者尤其是校長應努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工作,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導向作用,盡可能為高中學生營造出積極向上、團結奮進、勇于進取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從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中健康成長、快樂成才。
一、以特色建設為導向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特色學校的展示形式是多層面的,假如從文化的內涵方面分析的話,學校的個性特點主要包含以下幾點:①學校在價值規(guī)范、思想觀念方面的特色。這兩個方面是精神文化的內容,是學校特色形成的支配力量與思想動力,也是辦學特色中的關鍵內容之一,其體現(xiàn)的是學校特色中有深度的內涵性內容,不具有明顯的外在性。②學校在結構、模式、制度等行為方式方面的特色。這三點屬于學校行為方式與制度方面的內容,其受精神文化的影響很大,同時也是學校精神文化的客觀表現(xiàn)形式。③學校在校園建設、物質環(huán)境等方面的特點。這幾點是物質文化方面的內容,其是學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屬于表層化的東西。因此,以文化視角來分析,辦學特色與校園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從根本上來講,學校特色應借助自身建設來體現(xiàn),具體來講,學校特色應借助文化建設體現(xiàn)出來。從某種意義來講,特色學校就是在文化建設方面有一定特點的學校。而個性化學校,也是在文化建設方面和其他同類學校有一定的區(qū)別,從而展示出本校獨具特色的個性與風格,是學校最核心的東西。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哪個學校只要形成了具有自身獨特個性的文化,就會對其各項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制約與影響作用,逐漸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差壓式全校師生共同遵守學校的行為準則與價值觀念,并為高質量落實黨和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而做出不懈努力。因此,建設別具一格的校園文化是建設特色高中的有效途徑。
二、將活動為載體開展各種文化建設工作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豐富多樣,不僅有海報、校報、黑板報,而且還應包括各種形式的活動。而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還可讓學生在親自參與中對各種積極向上文化信息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有助于校園文化積極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因此,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活動中,管理人員應將班集體建設作為重點管理目標,以班級為單位鼓勵他們經常性組織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教育及成人教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基礎文明宣傳活動,比如運動會、藝術節(jié)、主題班會等,努力在高中校園中營造出遵紀守法、團結互助、奮進好學、尊敬師長、關心集體、愛黨愛國的良好風氣。校園文化建設管理人員還應將心理健康、健康生活等作為主要內容對高中生展開教育,從而引導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與生活習慣。大量的實踐證明,在各種內容與形式的主題活動中,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目標都能得以高質量落實,并可使得學生在生動、真實的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科學的行為習慣,有助于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工作實效的顯著提高。
三、以科學輿論為導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給高中生營造出積極性上、活潑激進的校園環(huán)境,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應始終將高雅健康的輿論作為文化建設導向。比如,校內文化環(huán)境涵蓋:校報、簡報、廣播站、宣傳櫥窗、文化走廊、黑板報等都應充分發(fā)揮為廣大教職工及學生服務的作用。這就需要校園文化建設管理人員將科學輿論作為文化建設管理的唯一依據(jù),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散發(fā)著正能量的、可對師生產生正面影響的文化環(huán)境。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應明確校方領導的各種管理責任,尤其是校長作為學校的第一領導人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帶頭與導向作用,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工作中來,可親審校園文化稿件,嚴把質量關,杜絕存在錯誤觀點及導向作用的報告或演講上臺,嚴禁不健康、低級的文化作品在校內演出、播出或宣傳,以確保高中校園文化的健康性、積極性、先進性。
四、以制度為保障有效提高文化建設質量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制度是各項文化建設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與前提,只有確保制度的完善性、健全性與合理性,才能使得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具體的高中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加強與改善學校應征部門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形式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高質量、順利開展的保證。在實際操作中,學校黨辦應將校園文化建設提上議程,學校年度工作方案中應涵蓋有校園文化建設管理的詳細內容,堅持行政、科研、教學等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同步部署,共同檢查與落實。學校中各個部門中應安排專人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將校園文化建設目標計入各個部門的管理任務中。健全與校園文化建設有關的各種制度章程與壯大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團隊是切實提高管理成效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講,學校應逐步完善各項校園管理制度,涵蓋《升降旗制度》、《綠化制度》、《衛(wèi)生制度》等,并將這些制度的完善進度計入學校各個部門的管理目標中。另一方面,應重視對高中校園文化陣地、保衛(wèi)、衛(wèi)生、綠化等專職團隊的建設工作,重點增強各個團隊的業(yè)務素質與管理能力。學校還可引導學生成立各種自律組織,積極發(fā)揮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永利.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現(xiàn)狀與建構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韓韜.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王遠賀. 普通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制約因素及措施[J]. 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3,08:37-40.
[4]張清敏. 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高中班級文化建設[D].遼寧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