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展開,高中政治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如何激發(fā)高中學生在政治課堂上輕松學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促使政治課堂最大程度地活躍起來,是新課改后高中政治教師應進行摸索的教學實踐。在高中政治教學探索中,教師應淘汰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模式,牢牢秉承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實行高效課堂分組討論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政治;分組討論
新課改后的高中政治教學,應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貫徹新課改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作為高中政治教學中重要的實施者,高中政治教師應改變過往的“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家長式”的教學模式,應積極倡導“貼近生活,貼近課堂,貼近學習”的新課程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敢于參與、樂于參與到高中政治學習中,故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中的分組討論模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高中政治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展現(xiàn),扭轉(zhuǎn)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無味狀態(tài)。
一、精心設計小組討論問題
1、問題設計應具備規(guī)律性與針對性
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課堂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應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進行相關分組模式討論。采用分組討論教學模式時,各組討論的問題應有相應的啟發(fā)性與層次性,能使學生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啟發(fā)與延伸,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討論,主動地探究相關政治領域的知識,促使學生之間形成合作學習、小組幫扶的團隊意識,使學生能更系統(tǒng)地掌握高中政治知識。同時,分組討論的相關政治學習問題應精心挑選,不宜過簡,應將具備規(guī)律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作為高中政治教學中分組討論學習的重要載體,并有效有序地安排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相關政治學習模塊知識點的掌握,促進學生學習的提高。如教師在講授《和平與發(fā)展:時代的主題》一課時,教師可呈現(xiàn)《一個攝影記者的故事》: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在蘇丹采訪活動中因及時捕捉到令人落淚的一瞬間而出名:在通往救濟站的路上,蘇丹小女孩眼快要支撐不了,小女孩瘦弱的身軀將無力撐起自己的腦袋。而此時,荒野路邊有一只禿鷹正虎視眈眈地等待著這頓將要到口的“飯菜”。該畫面充分展示了蘇丹的災情。攝影記者及時捕捉的鏡頭獲得了優(yōu)秀新聞攝影獎??蓛蓚€月后,這名年僅33歲的攝影記者卡特卻自殺于約翰內(nèi)斯堡。原來卡特在獲獎后,不僅要應付接踵而至的贊譽,還要接受紛沓而至的批評,連其好友也責問卡特在當時為何不及時出手幫助小女孩??纱蠖鄶?shù)人卻不知道,該現(xiàn)象在非洲幾乎舉目皆是,其個人力量是微乎其微的。教師講述完該故事后,立即在課堂上拋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參與討論:上述故事反映了什么問題?為何非洲會出現(xiàn)上述情況?上述情況只存在于非洲嗎?
2、問題設計應含有趣味性與新穎性
在高中政治分組學習中,教師應設計帶有趣味性、新穎性的問題,以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使其自覺地融入學習活動中。在新課教學時,教師可借助相關的小故事、漫畫等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qū)⒄闻c其他學科加以聯(lián)系與融合,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多視野、多學科來看待與思考問題,深入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或提出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實踐探究,增強知識體驗,體會學習樂趣。
3、問題設計應具備適度性與實用性
高中政治課本身具有很強的思想性與理論性,因而不少學生對政治缺乏學習興趣。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教師應把脈好相關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不宜過難,以免造成學生緊張情緒,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可太簡單,不然缺乏挑戰(zhàn)性,學生也會興趣缺失。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或在教師提示、啟發(fā)與幫助下,順利地完成相關篇幅的政治學習。思想政治內(nèi)容本身較為抽象,較為枯燥,若教師只是針對相關知識進行單一的講解與分析,課堂會顯得沉悶與壓抑。但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二、小組合作應擺脫表演性
在現(xiàn)實的高中課堂中,我們許多一些教師沒有真正領會新課程的要領和精髓,認為課堂上只要采取了合作探究討論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討論交流,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功能,就是課程所倡導的高效合作課堂??墒?,有些課堂的合作討論,學生只限于配合教師的教,學生只是按照教師預設好的思路往下走,學生成了教師預設學習過程和行為的執(zhí)行者,成了教師手中的“提線木偶”,課堂合作討論只是教師裝點門面的需要,課堂合作討論只是作秀的表演方式。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中,自主是課堂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高中政治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建構(gòu)有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師應學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教師應做到:首先,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理念。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強調(diào)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強調(diào)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因此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的學作為教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課堂討論中不管學生回答的問題天方夜譚,還是偏離你預設的軌道,教師都應積極地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做到真正地賞識學生,以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我們要善待學生的問題,特別要善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封閉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人翁意識,讓其揚其所長,補其所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fā)展的動力,張揚學生青春的個性,促進樂觀向上的課堂氛圍。
三、角色扮演充實小組探究
高中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還比較貪玩。高中政治教師可通過“玩”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不斷增強學習興趣,從而建立新型的高中政治有效課堂。如學生學習“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一課時,教師以小品形式將教學內(nèi)容展示出來,新穎的教學模式即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將以小組為單位,選編小品內(nèi)容,分配演員角色,設計臺詞、動作。學習通過“玩”的自主學習模式,將游戲得來的學習內(nèi)容與與書本內(nèi)容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更好地理解了書本知識上的社會理想,也走進了生活中的社會理想,容易地理解并及時地消化了了本框架學習主題。再如教師在講授《股票、債券與保險》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設計為這樣的情境:在班級里分為三個部門——股票部、債權(quán)部與保險部,每個部門推選一位能力強的學生擔任部長,分別帶領部門成員去推銷自己部門的理財產(chǎn)品。為保證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可提前布置各組學生利用相關方式形式去搜集有關資料,了解保險、債券、股票的相關知識,如每種投資方式的優(yōu)劣、影響投資收益的各種因素等。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增加了學生感悟、體會、了解本章節(jié)的內(nèi)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毙抡n改后,高中政治教學之路對于每位新時期的高中政治教師而言,任重而道遠,如何吸引學生眼球,如何將高中政治教學上到最新的高度,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合作討論課堂,將是高中政治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去實踐與探索的。我們要玩出有韻味的高中政治課堂,上出有活力的政治課堂,應牢記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