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乾榮
?
貪官的最后時刻
文| 王乾榮
一大貪官去世,有報紙說他“一命嗚呼”——似無須這般修辭。但因為死,其人便被宣布“免于起訴”,當然是“依法”,卻叫人覺得,他似乎“死得便宜”——他若活者,依案情,考罪行,至少當判無期徒刑,乃至死緩,一亡呢,死有余辜,卻連在庭上受審,也幸免了。
然而他死得安然嗎?近讀焦加寫的《我眼中的風景——生·死》,令我深深悟到,貪官臨終,心里一定翻江倒海。是的,他會心緒不寧。也許他感到遺憾。想想貪墨億萬金錢,以及無數財寶,一“作古”,財富豪宅不能續(xù)享,美眉嬌娃無法消受,俗謂“帶不到棺材里去”,他只好落得個凄凄惶惶。他會覺得,福沒享夠,這輩子“虧”透了。對了,平常提到死時,他定愛自炫將來“見馬克思”去,這回怕馬克思斥他忤逆、背叛,只好“見閻王爺”去啦。
柏拉圖在《國家篇》中說,“人離世之時,會想一些過去不愿想的事?!必澒倨匠nU指氣使,紙醉金迷,只覺天天“好日子”,哪有憾事,何曾想到嗚呼哀哉?但大限臨頭,則把死和遺憾聯(lián)系起來,垂死三嘆,想必難免。
雖然不上人間法庭了,但貪官也許仍然懼怕在陰間受到嚴厲懲罰。我知道,貪官多信神佛,上述貪官當不例外?,F(xiàn)假設神在佛在吧。且瞧那貪官,他不是虔誠教徒,卻每遇神殿佛廟,立馬叩頭禱告,慷慨捐出巨額“善款”,祈求或神或佛保佑自個兒官運亨通,財源茂盛。當彼之時,他升官發(fā)財心切,只盼神佛成其好事,卻不去深思,從宗教教義上說,神佛絕非貪財之輩,恰恰是是非分明、懲惡揚善的主兒。
人之行為,在民間,有“舉頭三尺神明在”之說,即人在做,天在看。人民就是“神”,已經替神清算了你。死去的世界既有天堂,也有地獄。天堂是幸福的處所,是為善人準備的,貪官肯定上不了天堂,而注定下地獄。地獄是惡人的歸宿,由鬼的頭兒“閻王爺”管著,有十八般磨難候著呢,其酷無比,他能不懼怕嗎?
說到底,天上地下并無鬼神,佛也已經虛化,而“地獄”,那是存在于罪惡靈魂之中的。民諺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必澒倥R死心虛膽怯,知道自己這輩子弄權枉法,欺上瞞下,陰險狡詐,賣官鬻爵,淫亂荒唐,狂吸民脂民膏,造了不少孽……于是“常做噩夢,一次次從夢中嚇醒,甚至大白天疑神疑鬼”,時刻難寧。
是啊,陰間也許真需要一間“地獄”,用于懲處那些死而未及得遭“報應”的罪人。這個報應,不必把它當成迷信,而要從“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方面去理解。它可以使“神明”,即真誠善良和美麗夢想永駐人心,給人鼓勵,予人驚醒,促人行善,戒人作惡。
責任編輯 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