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貝多芬《第四交響曲》該作品均推克萊伯指揮巴伐利亞國家樂團為佳版。ORFEO公司太重視這一錄音,滿小時CD,僅此一曲。其實這個現(xiàn)場錄音似乎并不完美,論抒情不及切利比達奇版;論氣勢不及卡那揚版;論老辣不及富特文格勒版;論優(yōu)美不如瓦爾特的CBS版;論詩意也許不及加德納版。但該版以其風格之樸素且直率,表情之專注和投入,呈現(xiàn)出貝多芬那生命力奔騰的萬千氣象。第一樂章以樸素而不精細的手法揮灑初蕩人心魄的魅力;第二樂章柔板,樂隊滾動的齊奏似乎流淌在夢的深處春意盎然,如此生命之美讓人陶醉不已;而第三樂章諧謔曲只是通往頂峰的鋪墊,陽光下的舞蹈,齊奏的群舞與弱奏的慢舞回旋交替,生命以自己的節(jié)律長流不息;末樂章的來臨,帶來了極致的狂歡,近乎癲瘋牛命力的狂舞似乎表明迷狂才是生命最終目的??巳R伯的演繹,不借助刻意的技巧與觀念化的理解,呈現(xiàn)了真實且生動的貝多芬。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這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文革的中國曾推崇備至:“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正好選上了這首《命運》,國人為此最熟悉的也是這首當時被扭曲的佳作。該作優(yōu)秀版本并不很多,小克萊伯版從來都是好評如潮;卡那揚三個年代版本也不差,只是少了些滄桑感;富特義格勒在EMI這一版,錄完沒多久就去世,所以極為珍貴。聽聽這絕妙的?;ㄖP:第一樂章格言式主題頓挫有力,正如作家申德納描述的“命運在敲”,感受到那生命一往直前;第二樂章沉靜的抒情襯映著翱翔九天的幻想,散發(fā)出無比圣潔的光彩;第三樂章那勇武的主題所生出的悱惻之情,給人觸及隱傷的顫栗,最剛健的生命意志力中竟隱藏著最空寂的虛無感;第四樂章回憶性主題生出一種頓釋的輕松卻又纏繞著無限的感慨,偉大的精神化作滿天燦爛的彩虹。貝多芬說得好:音樂,當發(fā)自心靈,抵達心靈。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有著明確的標題,5個樂章的設置從頭到尾洋溢著鮮明的鄉(xiāng)村色彩。貝多芬在總譜上標明了各樂章的主題:1.到達鄉(xiāng)村的愉悅感覺;2.小溪景色;3.村民的快樂聚會;4.暴風雨;5.暴風雨后的愉快與感恩。但貝多芬本人同時提示這部作品“寫情多于寫景”,所以賞聽時不要過多地把作品中的內容當作對外部景物的描繪(盡管有些水流、風聲和鳥鳴的細小段落),其實就是主人公在大自然懷抱中情感的釋放。只有在與自然融合至深的狀態(tài)中,才能體會出貝多芬所以傾心自然的奧妙所在,才能表現(xiàn)出貝多芬從自然中得到的豐富情感。非常喜歡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版,其以細膩的情感詮釋該部作品聞名。音樂整體外形處理得勻稱、和諧、舒緩,緊張,段落搭配得錯落有致,轉承恰當,樂隊的音響始終豐滿、柔和。不用說,只要沉浸地聆聽一會兒,就能充分感受到高境界的精神享受,入夢的抒情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