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清華大學傳播學院讀者任燕飛,讀了貴刊第5期陳世旭的短篇小說《歡笑夏侯》,感覺故事既生動又殘酷。一個學生時代的差生走上社會之后,因為陰差陽錯在官場謀得一職、沾了官場的光,便讓自己的人生如魚得水無限風光,讓學生時代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自愧弗如羨慕不已,讀來令人震驚和反思。我很想知道陳世旭老師是如何構(gòu)思出這篇小說的,小說中的夏侯有原型嗎?能否通過貴刊請陳世旭老師回答?謝謝!
陳世旭:小說中的所有人物和事件都是有原型的。這樣的原型官方媒體上比比皆是,稍稍留意就能看到。順便說明:我從不用網(wǎng)絡(luò)上的材料作小說素材。從純粹寫作的角度說,小說的主人公僅僅是揭示現(xiàn)實的一個媒介。他單純而陽光,終至墮入黑暗而不自知。他的幸運、他的悲劇,折射的都是沉重的時態(tài)。他讓我極端心痛。從精神上毀滅這樣一個孩子,比血淋淋的迫害更令人震撼。“夏侯”的“歡笑”是作者無言的憤怒、無聲的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