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曉蘭
?
聞香識人
文/葉曉蘭
葉曉蘭/愚溪深處 中國畫 60cm×60cm 2006年
童年的時候,我就喜歡畫畫,自以為天資不差,常常憑著無拘的性情橫涂直抹。也許,我的性情中真率的一面使我特別迷戀那氣勢磅礴、一氣呵成的大寫意,真如水流般的暢然,而對于傳統(tǒng)的工筆形式卻不太上心。朱訓德先生知道我的缺點,是他領著我去回溯探源、追蹤高古,我才有了面對古人畫作的驚悸和激動。虔誠的我于是沉下心來細心體悟幽夜里的寂寞、枯樹中的滄桑,不知不覺中書香墨韻早已拂去我心中的火氣與浮躁,使我倍感幽渺與靜寂,有如夏夜雨后的清涼。閑聊中,先生常常對我提起青青的岳麓和山腳下的千年書院,得空時我常到岳麓山轉(zhuǎn)轉(zhuǎn),到書院走走坐坐,這使我的學習、生活變得簡單而又充實。
在靜絕塵氛中,岳麓山林多了我踏在枯枝上的腳步聲。漫步山林,我的思緒也隨著飄零的落葉卷入林中深處。夕陽在山云間,此時,人的心靈已從躁動歸于平和。
我常常被岳麓山上鬼斧神工的松樹所吸引。松有蒼老遒勁、嵯峨挺拔的姿態(tài),有閱盡滄桑卻依然郁郁蔥蔥的氣勢;松會散發(fā)出特別的清香,其香味往往是一陣一陣若有若無、淡雅含蓄的,尤其在那微風明月之夜,清香的氣息撲面而來,幽幽地散開,這種蒼涼而又雋永的意韻使人感到沉厚與純粹。
我也常常為岳麓山的松濤聲和流水聲所陶醉。高風起時,松濤陣陣,“松子聲聲打石床”時臥石聽松,這不亞于心靈散步至遠方?!案呱搅魉?,氣勢洋洋”,因落差造成的流水之聲,或潺潺,或汩汩,或嗚嗚,或涓涓,在空谷中回蕩,猶如八音齊奏,其音律之美更令人傾倒。南田云:“山林畏隹,大木百圍,可圖也。萬竅怒呺,激謞叱吸,叫號宎咬,調(diào)調(diào)刁刁,則不可圖也。于不可圖而圖之,唯隱幾而聞天籟。”山水林木是有形的,可以直接描繪,而狂風怒號,則是無形的,不可畫。閉上眼,聽著松濤聲、流水聲,我不自禁地想起清代俞樾對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澗的描繪:“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惫抛镜乃蓸浔P根錯節(jié),細流的山泉深邃幽奇,淡淡的松香氤氳繚繞,真是形、聲、味俱美。以無形為有形勾勒氣韻,才能得其微妙。
在霧靄墨香中,岳麓書院有了我感悟先賢的身影。通常我獨處一隅,靜思遐想,放縱思緒在無邊無垠中游蕩,使自己漸入虛彌狀態(tài),感悟著千年不斷的文脈。
深冬時節(jié),書院異常寧靜,少了平日的喧囂。在淡淡晨霧的庭院中行走,突然聞到一縷幽幽的清香,似有若無。尋著香味,發(fā)現(xiàn)墻角一株老梅自在開放,是那種少有的帶有山野味的,不矯揉造作,無一絲想引人注意的意念。梅樹當風而立,莖虬而嶙峋,枝瘦而參差,花茂而含蓄,裸露的身影和其他樹木的郁郁蔥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愛梅花,不僅是梅花昭示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美:生的絢爛與枯的絕滅,更在于梅花的香。梅花花朵散發(fā)出的淡淡幽香彌散在書院里、水面上、書本中……是淡若濃,并不因其散淡幽遠而缺乏魅力,更不因其無人問津而失去意韻,相反,這樣的美才淡而悠長,小而永恒?!傲懵涑赡嗄胱鲏m,只有香如故”,在這里,香象征的是詩人生命內(nèi)在的活力和潔凈的靈魂。花海的濃郁氣,香奩的脂粉氣,只是表面的香,缺少內(nèi)在的蘊涵。陸游的《詠梅》其意不在香,而在心靈,他追求的是一種清香四溢的精神境界。
人的生命本來就有“香”,香就在自身,沒有人遮蔽,是我們自己遮蔽了真性而常常嗅不出;或是我們被污濁的空氣包圍,被功利的欲望囚禁,被世俗熏染得失去了自己生命的“香”。去年秋天,我在花市上尋得了一株白梅,枝椏參差,節(jié)節(jié)嶙峋,也沒怎么侍弄,偶爾澆澆水,就靜靜地擺在陽臺一角,沒想到春節(jié)前竟然開花了。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香是無形的,也是畫不出來的,而我的生命卻在清幽的境界中融化了,提升了……
↑ 葉曉蘭/古木斜暉 中國畫 80cm×60cm 2006年
↑葉曉蘭/空山云起 中國畫 64cm×48cm 2006年
↓ 葉曉蘭/松依岸曲 中國畫 64cm×48cm 2006年
我認為,花鳥畫家不是只畫出花和鳥的生動形貌就完事,而必須眼中常有落英繽紛,耳畔似起天籟妙音,心中如同清香蒸騰,于不可出處用心,方能嗅到生命的香。讀書,使我由先前的散亂、空茫變得明了、清晰;生活,使我堅信生命的力量,肯認清潔的本性。品著香茶,伴著墨香,我似乎感受到花鳥畫由于文化的浸潤而體現(xiàn)出的文化內(nèi)涵和生命觀照,覺察到根源于中國人思維模式后潛藏的詩性思維和詩性智慧,意識到具有詩意的花鳥畫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自然的美,而這種美只成就于審美心靈之中。此刻,太陽暖融融地照在身上,我感到時間的流淌也慢了下來。似乎一切都在平和、淡泊、靜寂的氛圍中……心靈的靜寂,懸隔了世界的喧囂,懸隔了物質(zhì)的誘惑,懸隔了悲欣的感受,讓我在永恒的靜寂中體味生命的本真。
葉曉蘭/寂 86cm×180cm 2008年
葉曉蘭/靜 86cm×180cm 2008年
空山無人、云起云收、風吹長林、水流花開是一種靜境,更是一種心境。遠山的淡影與煙云嬉戲,千年的古松同山水對話,松果和梅花散發(fā)的清香無不折射著生命的力量。由此,我以麓山的松和書院的梅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心境》《文脈》《瀟湘云水》《梅花三弄》等作品。畫中的松,干枯嶙峋,蒼老而有內(nèi)蘊;果沉實,繁復而又幽深。畫中的梅枝輕舉,瘦削而有彈性;花凈白,灼目而又憂傷。黑白的畫面描繪著有形的世界,簡樸、素凈;騰起的香霧透露著內(nèi)心的感受,純真、天然。“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就是我理想的清靜世界,不單是幾棵老樹,數(shù)片飛云,而是一個沒有任何喧囂與塵染的心靈空間。人在其中,臥看花飛泉落,靜聽檀幽心香。
香可以熏德,更用來熏心。
葉曉蘭/梅花三弄·水 86cm×180cm 2008年
葉曉蘭/梅花三弄·云 86cm×180cm 2008年
葉曉蘭
1976年12月出生,湖南臨湘人,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講師,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工筆畫藝委會委員,湖南省工筆畫學會理事,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湖南省女畫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長沙市花鳥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