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不要去追尋超出自己操作能力范圍的目標,只做熟悉的股票,只用熟悉的模式。
股市永遠都不缺賺錢的機會,可以說賺錢的機會天天有。但是,股市投資的成功與否并不是看你賺多賺少,而在于你能在股市中活得多久。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茉诠墒兄小盎畹镁谩蹦兀抗P者借鑒鱷魚的生存之道用于股市,以求在股市長存長勝。
鱷魚是現(xiàn)存年代最久的爬行動物,它與恐龍基本上是在同一時代。在環(huán)境非常惡劣的冰川世紀,地球上沒有陽光,食物鏈幾乎斷絕,絕大多數(shù)物種相繼滅絕,包括當時地球的統(tǒng)治者——恐龍。然而,鱷魚卻奇跡般地存活下來了。筆者總結(jié)了鱷魚的生存訣竅,再結(jié)合長年在股市實戰(zhàn),創(chuàng)立“鱷魚戰(zhàn)法”。因篇幅限制,下面僅擇兩點以饗讀者。
“省體力”,以逸待勞
鱷魚絕對不去追逐很難得到的目標。它通常處于平靜狀態(tài)中,飄浮于水面紋絲不動,只露出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觀察著水面和陸地上的動靜。當發(fā)現(xiàn)岸邊有可捕食的動物時,就將身體躲到水下面,然后慢慢地朝獵物所處的方向游去,緩緩接近目標,趁其不備突然一躍而起,將獵物一口咬住,再用力將其拖到水中。
這種方法是用最少的體力消耗獲得獵物,看似被動,卻在惡劣環(huán)境中逃脫被滅絕的命運。而如霸王龍等兇猛的食肉恐龍,依賴自己的高速度奔跑不斷主動追捕獵物,場面是壯觀,但是消耗很大。到了冰川世紀食物極度短缺時,因其獲取的食物不能滿足消耗而最終被徹底滅絕。
大熊市就是股市的冰川世紀,相關行業(yè)的利潤率和項目投資的成功率都大為降低。借鑒鱷魚“省體力”的智慧,可助投資者度過難關。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放棄那些成功率不是最高的項目。
鱷魚只會攻擊相對弱小和進入攻擊范圍的目標,因為這些攻擊目標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在牛市中可能隨便投資個項目也大概率會成功,但到熊市中賺錢的項目肯定是極少部分。只投把握最大的項目,成功率就會比較高。實際上放棄部分中多數(shù)在熊市都是虧本買賣。
2、減少出擊的次數(shù)。
鱷魚出擊前都要經(jīng)過觀察、跟蹤、等待,在條件很成熟時才出擊,因為每次出擊都要耗體力。同理,投資者每次出手投資也都會有一定費用。若急于賺錢,今天追這個,明天買那個,費用就會很高。實際上熊市中的出擊成功率是較低的,尤其是追漲,多數(shù)是錯的。出手頻率越高,成功率就越低,費用卻越高,實不明智;出擊次數(shù)少,才能提高成功率,從而減少消耗,為大智慧。
3、控制出擊的時間。
兵貴勝不貴久。鱷魚如果捕獵成功,不會立馬出擊下一個獵物,而是休養(yǎng)生息;如果出擊失敗,也不會上岸追擊,而是回到水中等待下一次機會。因為出擊的過程是很耗體力的,久耗則疲憊,疲憊是危險的狀態(tài)。我們投資的項目如果表現(xiàn)不如預期,或者利潤達到了預期目標,都應該收手休息,等待下一次成熟的機會。若長期耗在里面,怕“大意失荊州”或“被意外的利空所傷”,熊市中意外的利空多于意外的利多,中性的消息也會被市場解讀為利空,所以不能長期持有風險敞口,要控制出擊的時間。
“得地利”,精準出擊
鱷魚守在水中,安全,無天敵。倘若到岸上,許多肉食動物都可能襲擊鱷魚,但在水中它們就不是鱷魚的對手。實際上鱷魚咬住獵物后都是拖到水中淹死嗆死,而不是靠蠻力咬死,所以鱷魚很少離開水域。 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不要去追尋超出自己操作能力范圍的目標,只做熟悉的股票,只用熟悉的模式。
筆者再展示自創(chuàng)的一招“鱷魚張嘴”,供有緣的讀者參考。
用法:在發(fā)現(xiàn)“鱷魚張嘴”的技術圖形時,鱷魚眼睛一帶擇機買入,主升段即將到來。
(作者系潤德盈喜基金(深圳)公司投資總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