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女士:
看到你們雙方提出的想法,我不由得輪番點頭,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沒有顯見的不當之處,作為一位專欄回信者,這其實是最彷徨的時刻。
這時候我會想起抓鬮呀拋硬幣呀什么的建議——對了,不是有許多科學家表示上帝也擲骰子嗎?他們以此說明,“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是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根本方面”。雖然愛因斯坦也反對這個觀點,然而在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這句話卻值得我們思量。
若干年前我讀過一本很厚的書,叫《苦境:中國文化怪杰心錄》,那么多絕頂聰明的人,遇上不富足、不太平、不公正的時代或境遇,也是不可預測,無可選擇,于是他們中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堅持一種活法——“我們也許可以在任何一種偶然的生活境遇之中,開出一種必然的花來?!?/p>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了不得的本事,所謂“隨遇而安”。佛家更有一種智慧,就是雖然苦海無邊,然而某處卻有凈土,“常樂我凈”,也是安然。
浮想聯(lián)翩,點到為止。
回到你的生活。如果把你的故事接駁到上面的邏輯里,是不是可以這樣簡單地做一個描述:
“曹女生于沈陽,有才,識文斷字,嫁南京某男,輾轉滬、京,后居深圳,各種快意,經十余年,起因婆媳生隙,家人決意歸寧,于是黯然隨返,消沉之至,后轉安處,故有詠嘆詞曲,清雅特立,時人引為佳作……”
我這樣描述,是按古人前人的邏輯,用情懷來救現(xiàn)實的意思。
也就是說,現(xiàn)實是條大腿,你或許是條胳膊,擰不過的時候,得抓抓頭發(fā)來消解。
也就是說,我多多少少在暗示你,要學會梳理現(xiàn)實,甚至準備接受不舒服的現(xiàn)實。
我的理由之一:你可以列出許多理由來做某個決定,然而這些理由不是平等的,而是分輕重緩急的,你得找出最重要的來堅持。而目前來講,最重要的似乎是家庭的價值觀統(tǒng)一(需要各自做出一些讓步)。
理由之二,城市大環(huán)境再好,并不意味著對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利好。小環(huán)境(家庭、可利用的直接資源等)的影響顯然更為強大。
理由之三,從文中看,你所追求的還是“過得好”,而非與深圳單一對應的特殊目標。比如,如果你的目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或者“我一直有一個愿望,在深圳成為……”,那么,參見理由之一,堅持它。
理由之四,依你的實際情況,如果財務自由、時間自由、遷徒自由、思想自由都略備基礎,這些自由應當可以使你不再受地理之限,關鍵在于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
理由之五,世界花花綠綠,房價起起伏伏,一個女孩子家家,不要那么累,輕盈一點,瀟灑一點,不要跟隨著他們去想什么漲價啊盈利啊,那可是殺豬于無形的衰老刀??!
最后我建議,只要你丈夫愿意去面對“工作、戶口、社保,孩子的學籍等等,都得推翻了重新來一次”的問題,你就隨他們去吧,每年回深圳小住一段時間,挑最好的時段,最美的地方就是了。
以上僅供參考,只擔負良心上的責任哈。
你們忠實的朋友:胡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