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廣紅
(廣西右江礦務局有限公司塘內煤礦 廣西田東縣 531501)
分析煤礦通風的安全隱患管理與有效策略
梁廣紅
(廣西右江礦務局有限公司塘內煤礦 廣西田東縣 531501)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當前已經獲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但由于開采煤炭礦井外部環(huán)境較復雜,礦井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火災、水災或頂板災難等,嚴重的甚至還會引發(fā)瓦斯煤塵爆炸等災害,主要原因在于煤礦通風,要想有效規(guī)避此類重大災害,必須制定科學的、合理的通風管理制度,以達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策略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通過落實煤礦通風措施,可為煤礦井下工作人員提供質量優(yōu)良的、風量充足的新鮮空氣,并且還可有效排除煤礦井下開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有害氣體與浮游礦塵,從而為煤礦開采人員提供優(yōu)良的工作環(huán)境與舒適的心理環(huán)境。煤礦開采單位若是沒有意識到煤礦通風工作重要性,并且未真正落實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措施,極有可能煤礦井下開采重大安全事故,進而威脅到煤礦企業(yè)發(fā)展安全與經濟效益的獲得。
煤礦安全生產核心在于一通三防,當強化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通風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通風系統(tǒng)具有關鍵性作用,如果通風安全隱患無法獲得有效的保障,將會直接影響到煤礦的安全生產。例如瓦斯爆炸災害的發(fā)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通風安全隱患,煤礦災害的發(fā)生不僅會導致巨大的傷亡,在人力、物力與財力方面的投入也是無法估計的,在后續(xù)搶救時還極容易出現安全隱患,進而給無數人造成難以磨滅的傷痛。
通常情況下,礦井在地質結構中較為復雜,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大,無論是地應力、瓦斯應力,還是地表溫度的提升,都會增加事故發(fā)生概率。此外,瓦斯的大量增加也會導致其與煤之間的沖突增大,從而引發(fā)火災、煤塵爆炸等隱患,最終對煤礦安全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的影響。
3.2 人為因素
除了煤礦開采自身環(huán)境因素之外,人為因素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就當前情況來看,煤炭是我國主要能源,其具備較高的市場價值,大多數礦井管理人員僅重視開采量,忽視開采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而導致管理工作沒有充分落實,降低安全意識,再加上通風安全隱患防范措施未充分落實,導致高災害頻繁發(fā)生。
在礦井工作中,礦工安全意識直接關聯著煤礦通風隱患,一旦處理不當,必將引發(fā)爆炸等災害。長時間下礦操作還會提高礦井空氣中的煤塵、瓦斯密度,如果此時出現火苗,就會引發(fā)爆炸等災害。針對此,在進行礦下操作時,礦工必須嚴格依據安全守則進行操作,并且還要充分落實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3.3 設計因素
煤礦通風系統(tǒng)在煤礦開采作業(y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關聯著企業(yè)系統(tǒng),由此可知,煤礦通風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巷道斷面小是煤礦通風系統(tǒng)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但由于斷面較窄,進一步影響了通風效果,導致巷道內風速過快,進而降低煤礦安全生產度。
在煤礦開采實際過程中,對巷道的要求較為嚴格,一旦巷道布置不合理,極容易引發(fā)安全隱患,但由于存在過多的巷道,通風線路越長,則通風阻力越強。在合理布置巷道時,必須明確目標巷道服務時長、井田內煤層的存儲、開發(fā)煤礦的技術條件等因素,以實現設計預期效果,避免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3.4 設施因素
中國電力新聞網近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著力補齊能源等領域短板,加快推進跨省跨區(qū)輸電,推動實施一批特高壓輸電工程。
在進行通風系統(tǒng)構造設計時,需要對礦井環(huán)境結構進行充分的考慮,以確保通風有效性。如果在系統(tǒng)設計階段存在安全隱患,必定給礦井操作帶來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礦井通風需要依賴通風設施,如果通風設施運轉率不滿足相關標準,必定無法將礦井中的有害氣體進一步排出。而一旦通風設施出現問題,其運轉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后就會導致極為嚴重的事故。
在進行通風設施設置時,如果設施選取不合理或是放置位置不適宜,都會導致安全隱患。主要原因在于:在進行煤礦開采作業(yè)之前,開發(fā)商就已經安裝了簡易的通風設施,但有的承包商可能會為了節(jié)省成本,而不予更換設施,導致通風設施雖然能用卻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煤礦安全隱患造成影響。此外,雖然更換了相關設施,但是設置位置不正確,此種情況下,不僅無法發(fā)揮通風效果,還會對礦工正常作業(yè)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科學合理選取通風設施,并且還要將通風設施安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以有效規(guī)避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的出現。
4.1 加強員工安全意識
對員工進行煤礦通風安全方面的培訓,可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基礎,具體措施如下:①管理人員可通過在生活區(qū)進行專欄、標語等形式的宣傳,以生活化方式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的培訓學習。②定期開展煤礦安全知識比賽,將比賽所得成績納入工作績效的考核。③開展安全通風的講座方式,使得員工充分了解一通三防,以及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的必要及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礦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隨時隨地的認真參與到通風管理的工作中。
4.2 完善管理制度
在提高礦工安全意識之后,必須制定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還要向員工印發(fā)安全管理手冊,確保員工人手一本,為相關事項提供規(guī)范依據。同時,還要在員工手冊上注明獎懲制度,一旦員工沒有依據員工手冊進行操作,必須實施嚴厲的、實質懲罰,但如果生產中員工表現較為良好,還應當依據員工手冊中涉及的獎勵制度進行合理的獎勵表彰。完善的故障制度能夠為管理人員合理落實獎懲措施提供幫助。
此外,還要對技術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技術人員所操作的部位大多為重點部位,如果不依據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極有可能引發(fā)各種災害。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人性化管理是企業(yè)重點關注的事項,這就要求對礦井內部安全與員工身體健康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且還要確保員工適當休息,定期為員工進行身體檢查,避免員工由于疲勞操作而導致體力透支等情況的發(fā)生,進而導致不必要安全隱患的出現。
4.3 完善通風系統(tǒng)的設計
通風系統(tǒng)設計是煤礦安全生產關鍵部分,通過對通風系統(tǒng)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設計,能夠有效消除所有的安全隱患,并且還可為礦工人身安全及正常運行提供進一步保障。在煤礦通風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尤其是要遵循其中的硬性規(guī)定。
同時,還要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適當改進初步設計,不重視通風系統(tǒng)設計原本價值,降低成本,避免實際操作不必要麻煩的出現。最為重要的是,煤礦的通風系統(tǒng)設計必須要確保節(jié)能減排、經濟適用,并且還要注意巷道尺寸的減少,提高巷道質量,不必要的巷道要盡量減除,確保通風設計科學化、合理化,有效防范煤礦通風安全隱患。
4.4 通風設施的管理
煤礦通風設施管理不規(guī)范現象主要體現在設施器械的選取與設施器材位置放置方面。針對此,在進行通風設施的選取時,必須確保其滿足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要求,嚴禁為了節(jié)約成本而選取即將被淘汰的或是質量不達標的設施,應盡量選用國家推行的節(jié)能型通風設施。同時,在通風設施位置放置方面,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并盡量不放置在不符合常理的位置上,以發(fā)揮通風效果。在進行通風設施放置操作時,需要對煤礦分布基本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科學、合理安放,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通風設施效果。
此外,還要依據煤礦具體情況,適當更新、改進原本使用的通風設施,例如通風參數檢測儀等設施的規(guī)格、質量及性能等,但需確保其能夠滿足煤礦日常管理需求與數量要求。而對于風墻、風門等這些設施,必須保證其符合通風工作中的實際需求,即為確保其具備高性能特征,并且可長時間使用。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礦通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煤礦企業(yè)應當落實的安全管理措施,具體為:煤礦企業(yè)應不斷強化對通風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并且還要充分做好煤礦通風工作管理措施與煤礦通風工作監(jiān)督保護工作,以煤礦安全生產為理念,做好煤礦生產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發(fā)生概率。
[1]顧 春.關于加強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管理措施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23):75.
[2]張新倉,王瑞義.淺談煤礦通風安全隱患與管理措施改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2):187.
[3]蘇杰.煤礦通風的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4(7):69~70.
[4]謝忠元.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7):75~76.
TD724
A
1004-7344(2016)13-0171-02
2016-4-21
梁廣紅(1972-),男,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煤礦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