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全軍[集美大學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
王昆侖昆劇《晴雯》的改編特色
⊙溫全軍[集美大學文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摘要:昆劇《晴雯》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為指導,帶有濃厚的反封建意識,其主題思想是表現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階級斗爭。在劇本改編時,劇作者王昆侖父女對晴雯這個人物形象的抗爭精神進行了大量的渲染與突出;在故事情節(jié)的編排方面,采取了增刪挪移、集中整合的編排手段,使之成為一部情節(jié)緊密、劇情完整的昆曲劇本。
關鍵詞:昆劇晴雯改編策略抗爭形象
昆劇《晴雯》是著名紅學家王昆侖與其女兒王金陵在20世紀60年代初根據小說《紅樓夢》共同改編的。1962 至1963年,北京市文藝各界都在積極籌備紀念《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誕辰二百周年活動,北方昆劇院院長金紫光先生特邀王昆侖父女擷取《紅樓夢》中某些片段或人物,改編成昆劇,遂有了昆劇本《晴雯》。
在《紅樓夢》小說原著里,有關晴雯的事跡是零散地分布在前八十回之中的,而作為一部以晴雯為中心人物的昆劇,則必須在一兩個小時內,在方圓百十來平方米的舞臺空間上,通過幾個人物形象的表演,把晴雯的抗爭精神生動地展現出來。這就要求劇作者在改編劇本的時候要對小說原著情節(jié)進行必要的藝術化剪輯處理。本文將從改編策略、人物形象兩方面對《晴雯》的改編特色進行一番簡要的剖析。
1.對原著情節(jié)的刪節(jié)修改
昆劇本《晴雯》總共有七場,分別為《護花》《夜讀》《撕扇》《密謀》《抄檢》《思雯》和《死別》。而在小說原著中,晴雯的事跡遠不止這些?!都t樓夢》小說里,晴雯出場在第八回,晴雯等寶玉從薛姨媽家回來,告訴寶玉她親自爬高梯將寶玉寫的“絳蕓軒”貼在門斗上,寶玉聽了很感動。二十六回,晴雯和碧痕拌嘴,賭氣不開門,錯將黛玉拒之門外,導致黛玉傷心了一夜。二十七回,怡紅院的丫鬟小紅得了鳳姐的一個傳話差使,興沖沖地滿園子找鳳姐回話,恰巧被晴雯碰到,晴雯對這種奔競鉆營、攀高枝的行徑十分不恥,對其進行了嘲諷。三十四回,寶玉特意支開襲人,讓晴雯替他送舊帕給黛玉。三十七回,秋紋因得了王夫人賞賜的衣裳而在眾人面前得意顯擺,晴雯不屑,表明了她人人平等,誰也沒比誰更高貴些的立場。五十一回,襲人因母親得病去世回家,晴雯與麝月二人到寶玉屋里陪伴,晴雯趁麝月外出解手想要捉弄她,結果受凍得了風寒。五十二回,晴雯得知怡紅院的小丫頭墜兒偷了平兒的蝦須鐲,大為惱怒,強行將墜兒攆出。五十八回,芳官因洗頭之事與其干娘起沖突,受到打壓,晴雯挺身為芳官打抱不平。
昆劇《晴雯》因受到戲曲舞臺表演形式的限制,不能像小說那般從容地將所有的細節(jié)都一一呈現,只能夠盡量選取最能體現晴雯反抗性格的經典片段進行重新編排,因而劇本中只展示了“夜讀”“撕扇”“抄檢”“死別”等小說原有的情節(jié),小說中其他較為零散且不是主要反映晴雯反抗性格的情節(jié),劇作者只能忍痛割愛。
《撕扇》這一場戲,劇作者雖然大致保留了原著的情節(jié)脈絡,但在具體細節(jié)方面還是做了較為特別的改動。小說里,寶玉因為此前諸多事端,在王夫人設下的端午酒席上尷尬無趣,所以感到心情郁悶,碰巧晴雯替他換衣服時不小心跌折了扇子因而責備了兩句,便引起晴雯的不滿,二人鬧起了矛盾。而在劇本中,王昆侖將寶玉心情不佳的原因設置為賈政要寶玉去會見趨炎附勢的國賊祿蠹賈雨村,而晴雯跌壞的扇子正是用來陪客的。這樣的安排,既推動了寶玉跟晴雯之間口角的產生,同時又巧妙地展現了寶玉憎惡趨炎附勢的小人,輕視功名利祿的一面。同樣,劇作者把后面寶玉歸來與晴雯和好,讓晴雯撕的扇子也設置為是賈雨村所送。如此一來,晴雯撕扇的舉動就成為對那些身為國賊祿蠹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蔑視和抗爭,劇作者借由晴雯之口對封建官僚進行了諷刺批判:“可恨這些做官為宦的人兒,穿袍戴帽,作威作福,在人前還拿著一把扇兒,這么搖搖擺擺,假作斯文,我倒要將它撕個粉碎,撕掉它的假面皮,假斯文!”在這場戲中,劇作者將賈寶玉和晴雯的反封建精神進行了強化和提升,而相對地弱化了小說原著中寶玉與晴雯的曖昧情愫。
第七場《芙蓉贊》,寶玉前去看望身染重病而被逐出大觀園的晴雯。在《紅樓夢》小說原著里,作者通過遺贈指甲、換貼身內衣的描寫表現了寶玉與晴雯之間朦朧的愛情。而昆劇《晴雯》將這一段情節(jié)作了根本性的刪改,運用大量的唱段讓晴雯直接抒發(fā)自己的無辜冤屈,表明自己的清白,對王夫人的狠毒迫害進行了控訴,申明自己為奴不服奴卑賤,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壓迫抗爭到底的決心。這樣的刪改處理大大地突出了晴雯作為大觀園堅決反抗者的抗爭形象,鮮明地體現了“奴隸反抗奴隸主階級斗爭”的主題思想。
2.對原著情節(jié)的挪移增飾
昆劇《晴雯》的第一場為《護花》,是講清明節(jié)這天晴雯同芳官、四兒、藕官、蕊官等眾姐妹在大觀園游玩,見到嬌艷欲滴的鮮花被王善保家的掐下扔了一地,心生憐惜,于是簪花斗草贊美鮮花,王善保家的看到她拿來賣錢的鮮花被丫環(huán)們拿去玩耍,心里憤憤不平,便以糟踏花草為由對晴雯等人肆意打壓侮罵,紅樓女兒們平白無故遭受一場欺辱。對應的情節(jié)在《紅樓夢》小說文本第五十九回“柳葉渚邊嗔鶯咤燕,絳云軒里召將飛符”,而參與事件的人物則是薛寶釵的丫鬟鶯兒、蕊官、藕官、春燕與春燕的姑媽和春燕的娘,春燕的姑媽因鶯兒折了她們看管的柳條編花籃,藕官、蕊官又掐了她們的鮮花玩,十分生氣,礙著薛寶釵的面子不好對著鶯兒,便拿在一旁的春燕撒氣,惹得春燕的母親不分青紅皂白就來打罵春燕,上演了一出嗔鶯咤燕的鬧劇。
王昆侖把這一段內容結合簪花斗草的情節(jié)作了整合,搬到昆劇《晴雯》里作為開場,并把沖突對立的人物替換成了晴雯等丫鬟與王善保家的,這樣既讓晴雯等人物在春光明媚的場景中閃亮登場,又在一開場就制造一場不大不小的沖突,為后面晴雯等人對以王夫人為代表的統(tǒng)治者陣營進行抗爭及其最終不幸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在《紅樓夢》小說原著里,撕扇情節(jié)出現在三十一回,而夜讀情節(jié)則遠在七十三回。王昆侖父女按照整部戲的節(jié)奏緩急和晴雯反抗精神的外在表現的強弱程度來安排情節(jié),把《夜讀》安排在第二場,《撕扇》安排在第三場?!兑棺x》這場戲的內容是,賈政第二天要查問寶玉的功課,襲人奉命督促寶玉連夜攻讀,寶玉最討厭讀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但迫于父親的壓力,不得不痛苦溫書,晴雯為了幫助寶玉過關,暗中指使芳官搞出動靜,繼而揚言有人跳墻而入驚嚇到了寶玉,教寶玉趁機裝病,以此逃過一關。在這一場戲中,主要展現的是寶玉蔑視功名利祿,不愛讀道德文章,在精神上抵制封建禮教思想的鉗制與壓迫,同時也著重刻畫了襲人的奴性,并通過晴雯設計幫助寶玉逃過賈政的功課查問的這一舉動來展現晴雯的機智勇敢與無所畏懼的反抗精神?!兑棺x》這場戲,整體節(jié)奏較為沉滯舒緩,大量運用寶玉、晴雯、襲人三人的對白將封建禮教對人的壓迫、寶玉和晴雯的抵制、襲人對封建禮教的維護和執(zhí)行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如果說《夜讀》這場戲晴雯的抗爭表現還較為婉曲內斂,那第三場《撕扇》則是將晴雯為奴不服奴卑賤,要求人格平等的反抗精神直接地表現出來,晴雯與襲人的對立沖突也得到了升級外化,戲劇節(jié)奏陡然趨急,抗爭陣營與統(tǒng)治者陣營之間的緊張關系得到了強化。
《密謀》這場戲講的是,王善保家的為了泄一己之私憤,趁奉命查訪繡春囊一事之機在王夫人面前添油加醋無端構陷晴雯、芳官、四兒等,襲人又向王夫人進獻讒言,王夫人怒火中燒,下令查抄大觀園,玉釧為晴雯等講好話求情,也被牽連囚禁。劇作者在這個情節(jié)當中,安排了玉釧出來為晴雯等人求情并被牽連囚禁的戲份,這在小說原著里是沒有的。這里通過玉釧之口將其姐姐金釧被王夫人逼迫而亡的事件揭露出來,側面突出了以王夫人為代表的統(tǒng)治者兇狠殘暴的手段和面目。
在《紅樓夢》中,晴雯是大觀園諸丫鬟當中最具反抗性的一個女奴。王昆侖和王金陵選擇晴雯作為劇中的主要表現人物,就是期望通過晴雯這個人物,“在一定限度內,能表現出在以賈府為特定環(huán)境的封建社會里,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的一個側影,并借以反映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一以貫之的反奴性的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薄芭`反抗奴隸主的階級斗爭”是昆劇《晴雯》的主題思想。因此,在這部劇中,劇作者將劇中人物鮮明地分成兩大對立陣營,一是以晴雯為代表的芳官、四兒、玉釧等奴隸反抗陣營,另一個就是以王夫人為代表的兇殘奴隸主和王善保家的、襲人等奴才奸小組成的統(tǒng)治者壓迫陣營。在兩大陣營的激烈斗爭中,晴雯的抗爭形象得到了升華和強化。
晴雯的反抗性始終貫穿在昆曲劇本《晴雯》之中。在晴雯出場不久,劇作者就通過晴雯之口唱出“莫道秋深花少力,挺身敢向寒霜拒”的響亮宣言,以芙蓉花剛強不懼寒霜的品格來象征晴雯的抗爭精神。面對王善保家的咄咄逼人,晴雯敢于據理力爭,打壓王善保家的囂張氣焰;寶玉被逼夜讀封建道德文章,晴雯不與襲人一道盲目執(zhí)行統(tǒng)治者的命令,一味強迫督促寶玉讀四書五經,而是堅決地站在寶玉的立場上,共同抵制封建禮教的思想鉗制,并設計幫助寶玉過關;如若是公子賈寶玉,因為一時心情不佳而重物輕人地數落了晴雯,晴雯也不免要頂撞回去……
在《抄檢》和《芙蓉贊》兩場戲中,晴雯的抗爭精神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突顯?!肚琏分?,王善保家的是一個完全被統(tǒng)治階級馴化的窮兇極惡的幫兇走狗,她就是魯迅先生口中所說的“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贊嘆、撫摸、陶醉”的“萬劫不復的奴才”。王善保家的在第一場《護花》中就以十分兇惡的面目登場,狗仗人勢地對晴雯等丫鬟進行打壓侮罵,并在她們面前露骨無恥地宣揚統(tǒng)治階級的奴隸哲學:“主子
為天,奴才為地,主子為貴,奴才為賤,想我們做奴才的,吃的、用的,哪一樣不是主子的恩典,就是咱們的身家性命、骨頭渣子,但凡主子想要,誰敢哼個不字?”也就是這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對晴雯等肆意誣陷構害,直指晴雯私情勾引賈寶玉,直接導致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在抄檢過程中,晴雯不甘受辱,奮起反抗。怒不可遏的王夫人撕下她偽善敦厚的面具,露出兇狠殘暴的本來面目,蠻橫無理地將“私情勾引寶玉”的罪名強加在晴雯、四兒、芳官等人的身上,并對其進行毀滅性的殘酷打擊,將已經身染重病的晴雯粗暴地攆出大觀園。在王夫人暴烈的淫威面前,晴雯并沒有絲毫屈服,劇作者在這里沒有讓晴雯直接被拖走,而是讓晴雯把滿腔的憤恨直接噴薄而出,將賈府統(tǒng)治者平日所犯下的所有罪行一一揭露出來。晴雯的控訴就像一把銳利的匕首直接插進了統(tǒng)治者卑污的心臟,使其駭懼失色、張皇失措,在強烈的對比之下,晴雯的抗爭形象得到了強化,整個劇情也推向了高潮。
在《芙蓉贊》中,劇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賦予晴雯大段的唱詞,讓晴雯再次表達自己的冤屈無辜,表明自己“為奴不服奴卑賤”的立場,并最后讓其高唱出“你只見大觀園里風波險,你不見遍人間到處都陰慘,界限太森嚴。硬叫人生來分貴賤,硬把人貧富隔天淵,讓那國賊祿蠹常榮顯,讓那豪門富戶逞兇頑。淫威下,貧富良善,萬萬千千。啼號宛轉,代代年年,盼不到云開霧散。在這荊天棘地,有數不盡的晴雯,無聲死去,誰為她雪恨申冤!”通過這段唱詞,本劇就由同情晴雯一個人的悲慘遭遇上升到對整個封建社會的聲討和批判,讓晴雯代表千千萬萬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對整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進行強有力的控訴,升華了“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階級斗爭”的主題,晴雯的反抗精神和反抗形象得到了質的提升和強化。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特殊的政治大背景下,昆劇《晴雯》的創(chuàng)作是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為指導,具有濃厚的反封建意識,其主題思想就是表現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階級斗爭。在編排本劇時,王昆侖和王金陵在保留小說《紅樓夢》原著中基本的故事框架的原則下,對晴雯這個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進行了大量的渲染與突出,將奴隸與奴隸主的階級矛盾和沖突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強化,而對原著中晴雯與寶玉之間朦朧的情愫進行了相應的弱化;在故事情節(jié)的編排方面,劇作者采取了增刪挪移、集中整合的編排手段,將分散在小說各章回中有關晴雯的片段做了藝術化的統(tǒng)籌處理,使之成為一部情節(jié)緊密,劇情完整的昆曲劇本。
參考文獻:
[1]王昆侖,王金陵編.王昆侖文集[M].北京:團結出版社,1988.
[2](清)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3]魯迅.魯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作者:溫全軍,集美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書評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