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莉
明明就在人群中,可是卻找不到一個可以交流的人;漫長的一個暑假,手機里除了爸媽每天“定點”查崗電話之外,就再也沒有人來電了……仿佛放假之后,自己就成了一個獨行客,孤獨感讓自己總覺得游離在別人的生活之外。
孤獨會讓生活一團糟
青春期的孩子都非常敏感,有時明明置身熙熙攘攘的鬧市中,感受到的卻是無法訴說的孤獨感。“很多人覺得,孤獨就是一個人呆著,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孤獨是你在人群中,卻找不到與你有共鳴的人,心里很多話卻無人交流,那樣的無助感和挫敗感,這才是真正的孤獨感?!毙睦韺<覘钛罄蠋熣f。每一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有的人可以調(diào)整自己來擺脫孤獨感帶來的無助,但有人卻被這樣的感覺侵蝕,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低落,變得消極,生活變得一團糟。
“人是群居動物,需要社交,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來不斷地獲得外界的新信息。”楊老師說,孤獨感是指因離群而產(chǎn)生的一種無依無靠、孤單煩悶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它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會產(chǎn)生。想要在社會上正常的生活,就必須要打敗孤獨感,但是對于社交圈有限的中學生來說,他們渴望熱鬧,害怕孤獨,所以如何打敗孤獨感就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自我評價是否正確很關(guān)鍵
要打敗孤獨感,就要找到產(chǎn)生它的緣由,從根源下手,才能解決問題。很多時候的孤獨感是來自周圍環(huán)境給我們的陌生感,人在一個不熟悉的環(huán)境里,孤獨感就特別強烈。楊老師說,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并建立,開始產(chǎn)生了解別人的好奇心,同時也需要被他人認同,“他們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關(guān)心自己在集體或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對于別人的評價也是很重視?!闭驗樵絹碓蕉嗟脑谝?,他們希望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讓自己的秘密被別人發(fā)現(xiàn),不愿與他人交流;但同時他們又希望有人能理解了解自己,與自己達到共鳴,“正是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陷入惆悵和苦惱,進而產(chǎn)生了孤獨感。”
同時,她指出,很多同學心理都有一桿秤,會去悄悄地與他人比較,給自己一個自我評價,而這個自我評價如果過低,會打擊到自己的自信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人交往,這樣就有了孤獨感。相反,如果自視甚高,容易讓人自大,產(chǎn)生自負心理,看不起別人,表現(xiàn)出不合群、不尊重他人的舉動,很容易被他人不滿,使他人不愿與之交友,缺乏朋友的人當然會孤獨。
此外,還在人生起步階段的青少年,在人際交往方面缺乏技巧,“人際交往需要真誠、需要熱情、也需要技巧。”楊老師表示,有的人因為沒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壞自己的形象。同時在與人交往中,還會產(chǎn)生很多情緒,這也是人際交往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害羞與恐懼情緒會使人產(chǎn)生逃避行為,從而避開與人交往的情境,離群索居,封閉自我,當這兩種情緒占據(jù)主導地位時,就會誘發(fā)孤獨感。
鼓起勇氣打開社交圈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孤獨感呢?楊老師建議同學們,先從家庭中走出來,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積極建立與同齡人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首先是要修正自我評價,克服自卑心理?!坝行┤丝傆X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不敢與他人接觸,從而造成了孤獨狀態(tài),這就如同作繭自縛,如果你不沖破它,那么就難以走出孤獨?!睏罾蠋煴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相比,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人人都是既一樣又不一樣。所以,一個人只要自信一點,就會鉆出自織的繭,從而克服孤獨。她還鼓勵同學們要主動地多與外界交流,獨自生活并不意味著你要與世隔絕,人都需要朋友,當你覺得孤獨的時候,不妨主動給朋友同學打個電話,約個時間聚一聚,友誼帶給你的不止是熱鬧,還有溫暖。
當我們置身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時,尤其是語言不同、無法與人交流的情境下,你的孤獨感會被成倍的放大,無法融入的挫敗感會讓你特別無助。這時不要退縮,鼓起勇氣,有可能只是一個微笑就會讓你打開新的社交圈。因此,在與他人相處時,無論是什么樣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設(shè)法為他人做點什么,你應(yīng)該懂得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會溫暖你自己。
還要學會享受生活,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尋找生活中各種樂趣。這些樂趣所帶來的美妙,會讓你改變心情,比如說當你心情郁悶時,你又不想與人溝通,不妨找個空曠的地方去大喊發(fā)泄,這樣你的心情會好起來,而它帶來的孤獨感也會煙消云散。
其實孤獨感并不可怕,因為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孤獨感。但你要及時地去疏解自己這樣的情緒,把不好的東西丟掉,而不是成為背負的包袱,最后導致自己性格改變,孤僻古怪。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多余他人交流,你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