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人平臺數(shù)量眾多,質(zhì)量如何呢?記者注意到,在此前有關(guān)租人平臺的報道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為“亂”“爽約多”等;而法律界人士則給網(wǎng)民敲響了警鐘:租人模式下暗藏著不少風險,甚至存在犯罪的可能。
注冊門檻低
在租人平臺“約單”找人練球的第三天,家住北京的張晶終于見到了“教練”。
一向熱愛運動的張晶,最近迷上了打高爾夫。但面對高爾夫球高昂的培訓費用(其所在練習場教練費為一對一800元/小時),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在7月1日于“約單”APP上發(fā)布了高爾夫需求——預約教練7月2日教球,服務方式為“他來找我”,需求有效期7天。需求發(fā)布沒幾分鐘,張晶就陸續(xù)收到了5位服務者的應邀信息,仔細篩選后,她選定了其中兩位“教練”并在線支付了訂金。這是張晶第一次使用租人軟件。
“租完之后就覺得很差!兩位教練中的一位失聯(lián);另一位則說7月2日沒時間,推遲了一天見面,但見面后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是專業(yè)教練,而竟是球場的球童”!體驗失敗之后,張晶想要回在平臺支付的訂金?!翱头f要核實情況后處理,到現(xiàn)在還沒退還?!痹诘却头幚碇啵瑑晌弧敖叹殹币彩?lián)。張晶告訴記者,在“約單”APP只要填寫手機號就可完成注冊,身份認證、技能認證、綁定微博都是用戶自愿的,只是認證后可以增加相應積分。而根據(jù)8月1日起實施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程序提供者應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
記者在7月15日用手機號注冊約單后,目前尚未收到平臺要求實名的通知。
“還有很多平臺,出租者發(fā)幾張照片就可以坐等被租,他到底是何真面目、危不危險、有沒有前科?這種毫無標準的注冊方式,對于出租者和租人者來說,存在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弊悦襟w人、互聯(lián)網(wǎng)分析師張陽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為了規(guī)避風險,大部分的租人平臺用戶協(xié)議中都會注明“不對用戶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以“我要租人”平臺為例,其用戶協(xié)議中寫明:“本平臺所提供的服務為信息平臺服務,本平臺不保證出租人上架信息的真實性,本平臺對于出租人和雇主是否履行租約不承擔責任?!?/p>
非標準化流程難定價格
在租賃價格方面,各平臺多是按小時計算的,一般在50到500元每小時不等。例如,在“我要租人”中,一般年輕女性的出租價格多在100元/小時以上;而男性的出租價格則多低于100元/小時,甚至還有標注“倒貼50元/小時”的?!皟r格是用戶自行選擇的,赴約時間、地點則由租賃雙方自行聊天決定?!薄拔乙馊恕钡目头嬖V記者。在張晶向記者展示其7月1日“約單”的5位高爾夫教練應邀者中,線下服務的價格從10元/小時到260元/小時不等。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
“約單”客服表示,價格是由服務者按照自身技能自行確定的,平臺不會干預。對此,張陽認為,由于租約的內(nèi)容往往不同,提供的租賃服務也都是非標準化的,租人價格標準很難界定。
除了價格不一外,同一租人平臺,在出租者賺取租金后提現(xiàn)到賬的時間標準也不同。記者在“約單”貼吧中看到多個用戶反映“沒辦法提現(xiàn)”、“提現(xiàn)永遠在審核”等問題。
淫穢信息潛藏其中
而用戶使用租人平臺遇到的風險,還不僅僅是平臺運營不穩(wěn)定,來自“其他用戶”的危險性也同樣存在。此前有媒體在“閃電租人”“來租我吧”體驗接觸的10位女性出租者中透露,有4位愿意高價提供性交易服務,要價在2000元到3000元不等。
記者注意到,很多租人平臺上的出租者為了吸引租人者,會采用帶有性暗示的圖片做配圖;當然,也有一些圖謀不軌的租人者存在于租人平臺。
一位“約單”APP的瑜伽教練Niki就在“出租自己”時多次遇到約會風險。Niki對記者表示,由于她是專業(yè)的瑜伽教練,出租授課費用標注300元/小時在同類出租者中是屬于較高的,就經(jīng)常有租人者直截了當?shù)貑栕约菏欠窨商峁╊~外服務,遇到這種情況,她會立即結(jié)束交易并舉報對方。
既然有很大的潛在風險,一旦用戶通過租人平臺達成租約、卻在履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人身或財產(chǎn)損害,平臺需要承擔責任嗎?
記者注意到,很多租人平臺在用戶協(xié)議中都寫明了對用戶安全的提示。
還有的租人平臺會在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對出租者和租人者雙方進行完成租約時的位置定位;同時,鑒于租人者所付的租金是先交到平臺的,平臺可以借助銀行查到租人者的基本信息。
不過,當記者詢問多家租人平臺客服“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在約租期間不發(fā)生其他違法交易”時,對方均只表示平臺有舉報系統(tǒng),一旦舉報屬實會封號。
在法律評論人士周銘川看來,如果平臺明知用戶發(fā)布淫穢信息后進行線下犯罪行為,仍不聞不問,即使進行了相關(guān)提示也不可免責,甚至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租人平臺一般不會直接發(fā)布賣淫嫖娼信息,很難直接認定租人平臺構(gòu)成非法利用信息網(wǎng)絡罪。但很多租人平臺實際上是對其平臺上發(fā)布的賣淫信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平臺明知用戶可能在其平臺明示或暗示發(fā)布淫穢信息,且明知用戶在線下可能從事賣淫嫖娼交易,仍允許潛在的賣淫者、嫖娼者使用其平臺,在刑法理論上,可以構(gòu)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違法信息的幫助犯。”周銘川指出。
(《法治周末》2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