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公款存儲中的謀私逐利問題成為備受關注的隱形腐?。阂恍h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相關負責人把單位經(jīng)費、項目資金存到指定銀行。銀行“投桃報李”,或給予高額回扣,或為其親屬安排位子、發(fā)放高薪;有的則將這些好處給了領導、領導親屬或特定關系人,變相搞利益輸送……
公款存儲成為以權謀私新通道
公款碰不得,因此“公款存哪兒”的選擇權就“退而求其次”地成為少數(shù)黨員領導干部以權謀私的新通道。
調查發(fā)現(xiàn),“以權吸儲”的主要表現(xiàn)有:指定銀行存儲;在特定時段轉存公款以獲取銀行給予的利差提成;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以指定、授意、暗示等方式干預公款存儲;利用存款利率上浮空間、銀行存款貼息政策和理財產(chǎn)品等業(yè)務,簽訂“陰陽合同”謀取私利。這些隱蔽性很強的操作,妨礙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更助長了權力尋租的不良風氣,危害不容小覷。
如今,高檔宴請、報銷發(fā)票、安排旅游、贈送購物卡等,已成為基層一些銀行吸儲的“潛規(guī)則”。“以前,銀行將這個費用放在營銷費用里走賬,現(xiàn)在監(jiān)管機構不允許了,采取的方式往往是私下返現(xiàn),只要多拉1億存款的獎勵(比如100萬元)高于買存款的成本(比如30萬元),就有利可圖。”中國建設銀行銀川某支行員工小陳說。
而這些返現(xiàn)的錢就有一部分直接或間接地落入了上述這些黨員領導干部的腰包。
一些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上的影響力,以指定、授意、暗示等方式干預相關單位公款存儲。這些領導干部看似“兩袖清風”,其實身邊的配偶、子女或其他特定關系人,往往就因為吸儲“有功”得了不少好處與實惠。
比如,2010年,江蘇省財政廳原副廳長張美芳因涉嫌巨額受賄被“雙規(guī)”,其受賄的主要來源就是直接或通過特定關系人間接收取銀行的吸儲回扣。
三種方式挪用公款理財
除了“以權吸儲”外,挪用公款理財也是一大隱憂,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采取3種方式操作,分別是借助下屬企業(yè)“瞞天過?!?、賬戶公款私存打“時間差”,以及會計出納偽造憑證監(jiān)守自盜。
一名財政系統(tǒng)人士介紹,隨著國庫集中支付與財政賬戶管理日益完善,直接從財政賬戶中轉出資金用于理財難度大,除非借助用于下屬企業(yè)或機構的獨立賬戶,轉入財政資金后再“瞞天過?!?,由下屬企業(yè)代辦各類理財。
武漢高玉奇案就是如此。在打“時間差”方面,江西吉安一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建設管理站工作人員謝某非常典型。因謝某所在鄉(xiāng)金融機構僅有一家郵政儲蓄所,且不能開設對公賬戶,有關部門必須將管理站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履約金保證金的公款暫存?zhèn)€人賬戶保管,再不定期到縣城將公款上繳至鄉(xiāng)財政賬戶中。
由此,謝某發(fā)現(xiàn)了收取與上繳公款的時間差產(chǎn)生的“商機”,他先后將在其個人賬戶中保管的583萬元公款購買銀行理財產(chǎn)品,獲利2.56萬元。他最終被判刑一年6個月。
此外,一些基層部門與企事業(yè)單位的財務人員,利用出納會計“一肩挑”的財務管理漏洞,偽造相關財務憑證,挪用公款供個人炒股、理財。安徽光電研究所財務部原出納會計朱國華,就以職務之便,采取偷蓋法人章、財務專用章等方式,先后9次挪用公款用于炒股或幫銀行完成攬儲任務。
除這些較為常見的理財手段外,還有的官員用公款放貸來謀取個人利益。
河南省內鄉(xiāng)縣人民防空辦公室原主任楊某,利用職務之便,私自將單位公款挪進個人賬戶,再貸給企業(yè)賺取高額利息。獲利后,他先是玩“人間蒸發(fā)”,最后迫于壓力投案自首。
規(guī)范公款迫在眉睫
財政資金等公款并非都不能理財,但國家工作人員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則涉嫌犯罪。
“挪用公款違規(guī)理財屢禁不止,背后一定是財務內控不完善,尤其是賬戶資金管理疏松所致?!必斦到y(tǒng)人士介紹說,“當前政府性基金收入管理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基層資金收支部門等專用賬戶管理不規(guī)范的機構,往往成為公款挪用理財?shù)母甙l(fā)區(qū)?!?/p>
那么,如何才能堵住財政資金安全的漏洞呢?財政專家指出,一是要避免財政資金沉淀閑置現(xiàn)象,將財政資金專款專用,用到實處;二是要完善政府財務內控,加強賬戶資金管理,真正做到無漏洞、無死角。
而要杜絕“以權吸儲”現(xiàn)象,首先要管住黨員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同時,要用好紀律這把尺子,嚴肅財經(jīng)紀律,加強行業(yè)自律,規(guī)范市場秩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當下,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正在深入持續(xù)地貫徹落實,黨員領導干部更應當注意一言一行,主動報告配偶子女、親屬等特定關系人在金融機構的任職情況,并實行公務回避。
同時,試點實行公款存儲招投標,或者集體決策備選金融機構等制度。比如,龍巖市就出臺規(guī)定,單位公款存儲到哪個銀行要集體討論,形成記錄,并在單位公示。
此外,要用好紀律這把尺子,引導和約束領導干部妥善處理公款存儲過程中的人際關系,明晰行為界限,重點查處公款存儲過程中存在的利用職權為親友謀利、受賄等問題,做到遵規(guī)守紀;對公款存儲謀私逐利的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誡勉,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中新網(wǎng)2015.8.18、《民主與法制時報》2016.3.1等)
手腳麻木:
不看白不看!
別拿麻木病不當回事!
手腳發(fā)麻,胳膊抬不起來,手握不住東西,最嚴重的連上廁所提褲子都費勁,手腳抽筋,手腳冰涼、、、、、、一定要當心!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死于麻木病的患者高達60萬人,而幸存下來的患者有75%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30%重殘!不得不在床上、炕上、輪椅上度過自己的余生,成了老伴的“心病”,兒女的累贅,這樣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每年更有2-5%的患者選擇了自殺,讓無數(shù)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淵。
雖然免費看,但“看了沒白看!”
“不看白不看!”很多麻木病患者初期都是抱著這種心理撥打的免費的申領電話,可看完之后卻不約而同地說:“看了沒白看!它教了我們對付麻木病有效的方法,花錢不多,就能輕松治好病,再也不怕癱瘓了!”據(jù)悉,該書《肢體麻木 苗家有“奇”方》是經(jīng)過中國民族審批并印刷的,書中對老苗醫(yī)黎青天祖?zhèn)髅胤竭M行了公開,很多患者親身驗證了其“止痛止麻,不宜再犯,麻木病治一個笑一個”。
為了響應號召,讓麻木病患者早日康復,863計劃全面康復麻木疾病攻關組特在全國啟動“征服麻木 不疼不癱過晚年”公益活動,我省患者撥打免費申領熱線 400-667-4600報名,即可免費送書上門,在家照做就可以康復麻木病,不得重復領取。